43.三子封王(2 / 2)

穿越之汉武娇主 钟无晴 13211 字 2个月前

李令月淡然自若。

比起关心爱护刘据,她更在乎即将到来的元狩四年(公元119年)。

这一年,汉武帝刘彻集中国家几乎所有的骑兵力量发动了漠北之战,大胜而归,从此西域成为大汉的实际控制区,但国库也因为漠北大战彻底空掉。

为了敛财,汉武帝开始重用桑弘羊等人,进行以盐铁专卖为主的一系列官营买卖改革,同时推行白鹿币、白金币、算缗钱、口赋、马口钱等。

也是在这一年,老将李广因为在漠北之战中犯下迷路失期的大错,心高气傲却天生命奇的他在军营中愤而自杀,引发了李敢袭击卫青、霍去病射杀李敢、霍去病早逝等一系列后续。

李令月并非阴谋论者,但她坚信霍去病的早逝和李敢事件有脱不开的关系。

既然无法通过支付代价让系统逆转霍去病的早逝命运,她索性从源头开始,强行改变历史!

大汉需要霍去病。

她更需要霍去病。

……

……

李令月绕到刘彻身后,冷不防抱住他的脖子。

“父皇~”

“怎么回事?又和那些迂腐儒生们吵架了?”

早就看到女儿的小动作的刘彻笑着将女儿抱入怀中:“跟你说过多少次,别在乎这群成天知道发牢骚的家伙!”

“可是太子哥哥很信任他们。”

李令月提醒刘彻:“他们不仅反对父皇的政策,还试图鼓动太子哥哥顶撞父皇。”

“那又如何?”

刘彻冷笑:“如果太子会因为这群人的牢骚和鼓动就看不清真相,认为朕的决定有错,那只能说明他不配做太子!”

“父皇所言极是。”

李令月赞同刘彻的观点。

对匈奴的战争确实让汉武帝统治期间的大汉百姓承受了极大的负担,但它洗刷了持续百年的耻辱,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国家的边关问题,彻底打通西域后获得的政治、经济、民生收益更是绵延千年,无法估量。

何况,汉武帝虽然频繁对外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他从未忽略内政。

终武帝一朝,洪涝、地震、干旱等天灾频繁发生,这些灾难放在后续任何一个朝代都可能造成饿殍千里人相食的惨烈景象,但在汉武时代,接连不断的天灾竟没有造成户籍人口大规模减少,武帝的内政能力可见一斑。

反而是那些成天抱怨牢骚国事、自诩怀才不遇的文人被派往地方任职后时常不是把地方治理得一塌糊涂就是靠贿赂周边维持政绩。

“不过——”

刘彻转念,对李令月道:“现在朝堂上确实有一些声音,希望朕尽快将你的三个弟弟都分封为王,送出长安。”

“这……”

史书上的三王分封这件事是发生在元狩六年,现在才元狩三年啊。

李令月有点意外。

刘彻见她露出震愕神情,以为她也和自己一样震惊于固守经典、礼法的外臣们的狠毒。

“且不说老三和老四才刚一岁,即便是年纪最大的闳儿如今也还是个三岁稚童。这些建议分封的家伙简直居心叵测!”

闻言,李令月脱口而出:“父皇可是怀疑有人要害二弟?”

刘旦和刘胥是双胞胎,刘彻可将他们的封地划在相邻的郡县,让失宠的李姬与他们一起去封地,不出意外的话,两个孩子都能平安长大。

反倒是稍年长些的刘闳,情况非常艰难。

他出生没多久便失去了母亲王夫人,虽然有父皇的宠爱和宫娥们的悉心照顾,但如果将小小年纪的他送去地方做诸侯王,即便照顾他的人没有害他的心思,他也很难活到成年。

刘彻点了点头:“这些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想法很好猜!他们知道朕喜欢闳儿,不喜欢太子,担心闳儿久居长安会让朕废长子立次子,所以一个个借口礼法要朕早早将三个儿子都分封为诸侯,打发他们去地方。”

“但他们的建议并非毫无可取之处。”

李令月心中一阵盘算。

刘闳年幼丧母,因此被父亲怜爱,留在宫中确实很难让支持太子正统的外臣们安心,以至于外臣们集体动心思,想把他赶去地方。

而李姬这边——

她如今彻底失宠,与其在宫中战战兢兢孤苦度日,不如儿子们能够早早封王,让自己可以照顾年幼的儿子们的名义离开长安,成为王太后。

“姣儿以为,既然他们无不希望弟弟们能够早日封王,父皇为何不称了他们的心意?”

“姣儿也希望给你的弟弟们封王?”

刘彻有点意外,但又不意外。

毕竟,女儿至今不知自己的身世,以为皇后是自己的生母,太子是自己的同胞兄长,难免为他们的利益考虑。

“姣儿觉得可以撤郡县,列诸侯国,调配官吏,让天下都确信父皇随时会把三位皇子封为诸侯,但不必现在就下封王诏书,等弟弟们年长一些再做考虑。”

“如此……倒也不错……”

刘彻接受女儿的想法。

毕竟,他虽然对刘据的平庸有不满,却完全没有废太子的打算,等三位皇子长大,即便没有臣子上书催促,他也会将他们分封为王,送出长安。

之所以对外臣们的上书感到不满,因为这是严重的僭越。

……

皇帝有意将二皇子刘闳封为齐王、三皇子刘旦封为燕王、四皇子刘胥分为广陵王的消息很快传遍长安。

支持正统的外臣们收到消息,无不欢欣喜悦。

钻营之徒开始四处奔走,企图担任即将设立的诸侯王国的国相或是其他重要职位。

后宫中也是一片欢愉,尤其是李姬。

她已经失宠,生下的两个儿子也不得皇帝喜欢,与其在宫中苦耗青春,不如以照顾儿子的名义祈求皇帝放她去封地照顾儿子们。

唯独随时可能成为三子封王的最大受益者的皇后卫子夫,收到喜讯后并无笑容。

她派人请来弟弟卫青,摒去左右,小声问道:“三子封王之事,莫非是弟弟建议陛下?”

“此事与我无关。”

“那是——”

卫青于是将博士们联名上书请求三子封王以巩固太子地位、陛下收到请奏后勃然大怒最终在四公主的劝诫下接受三子封王的整个过程说了一遍,并提醒卫子夫:“陛下至今未有废太子之心,不争对姐姐和太子而言才是上策。”

“弟弟,你这意思莫非是——”

卫子夫脸色大变。

她之所以听到三子封王的消息后面无笑容,正是害怕被皇帝怀疑她和太子高度参与三子封王之事。

以刘彻对后宫干政的厌恶,如果他认定三子封王是她和太子的策划——

“姐姐从未想过干涉前朝,太子那边,我也一直让他谨言慎行,大小事务听从你和霍去病的建议,不要胡乱发言顶撞陛下。”

“弟弟自然是相信姐姐的,但是——”

卫青的暗示很明显。

卫子夫也明白他的暗示,送走卫青后立刻找来刘据:“据儿,你跟我说实话,博士们上书请求三子封王这件事,是不是和你有关?”

“母后,你在说什么?”

刘据装傻。

卫子夫:“你舅舅刚来过,他说你父皇怀疑我试图后宫干政。”

“那又如何?母后你可是皇后,皇后管教妃子的孩子,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刘据不以为然。

毕竟他确实没有参与三子封王之事,只是在博士们面前反复感慨父皇宠爱弟弟,才出生没多久就承诺将来至少封他为齐王。

卫子夫说不过儿子,只好再三叮嘱,让他务必谨言慎行,不要仗着自己是太子就行为乖张得罪人却不自知。

“儿子明白。”

刘据沉浸在小手段获大成功的喜悦中,对母亲的话是左耳进右耳出。

虽然三子封王的诏书需要在过几年才可能正式颁布,但只要父皇有这份心思,比自己更得父皇喜欢的弟弟刘闳就会很快送去齐地做诸侯王,不再对自己构成威胁。

当然,听说妹妹刘姣在这件事上为自己出了不少力的时候,刘据并没有任何感激之情。

在他看来,刘姣和自己同母所生,维护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元狩三年就这样在一片暴风雨前的平静中走到尽头,迎来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元狩四年。

……

……

早春时节,长安城的冰霜还未融化,通往定襄、代郡的道路已经拥挤不堪。

十万精锐骑兵,数十万步兵,再加上用于中途替换和驼送物资的数万马匹,以及沿着官道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运送粮草补给物资的百万劳役队伍——

为了发动这场对匈奴的大决战,刘彻不惜顶着天下人的骂声把国库掏空!

毫不夸张的说,他这是孤注一掷!

被他寄以厚望的将军们也只能胜利,不能失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