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皇帝病重(1 / 2)

穿越之汉武娇主 钟无晴 14697 字 1个月前

安顿好李显君, 李令月带着精心准备的物品来到刘彻身边:“父皇~”

“什么事?”

刘彻见女儿双手藏在身后,笑问道:“姣儿手里拿着什么好东西?”

“拿着姣儿整理编纂的算术书。”

说笑间,李令月将让上官婉儿重新编写、剔除了西汉人不懂的言辞的《算经十书》交到刘彻手中, 解释道:“姣儿听说被父皇派去统筹财政的桑弘羊常为算术问题通宵达旦, 于是和细君姐姐整理皇家书库, 将书库找到的算术内容编纂成册,或许可以帮到父皇, 减轻桑弘羊大夫的辛劳。”

“哦?”

刘彻接过《算术十书》, 打开第一本《周髀算经》,发现此书以周公之名写作,记载了勾股定理、勾股测量以及表、圆和方的使用, 又借周人用测影日表在周的都城进行观测之事,教导如何用观察日出日落来确定子午线,并详尽描述了测量岁时的长度、二十四岁气、天文南北线、太阳半径、北极四游、二十八宿距离等等,可谓精彩纷呈又实用性极强。

“这本书很好,必须多多誊抄,不仅桑弘羊他们要学, 太史令更是要将这本书的内容学得滚瓜烂熟!”

“喏。”

然后刘彻又翻开《九章算术》, 只看了眼目录就对《九章算术》记载的内容惊叹不已:“这是一本好书!非常非常好,安排各地官员学习,尤其是负责征收运送粮食、给百姓分田地的官吏。”

“喏。”

因为要删除西汉人看不懂的言辞,李令月交给刘彻的《算经十书》只有前两本《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是完整的,其余八本则用删改后的《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术》、《夏侯阳算经》、《缀术》、《缉古算经》、《三等数》、《数术记遗》等十本算术著作编纂而成,并去除朝代词语。

即便如此,《算经十书》记载的大量实用性极强的内容依然让刘彻惊叹连连,立刻下令组织超过百人的誊抄队伍,将这些书推广给全国。

“父皇, 姣儿今天除了给父皇献上《算经十书》,其实还有一件东西。”

李令月击掌,上官婉儿端上托盘,盘子里有一张文字木雕版、一叠纸、一盒油墨、两支做工精巧的马毛刷子。

“这是什么?”

“印刷术。”

说着,李令月将雕版放在案几上,用第一支马毛刷给雕版刷上油墨,将纸盖上去,再用第二支马毛刷划过纸张,揭下时,雕版上的字已经全部印在纸上。

“此法效仿印石,用刷子给雕版刷上易干的墨,将文字印在纸上,一印一刷,所以命名为印刷。”

“有意思,有意思。”

刘彻瞬间看懂印刷原理,赞道:“印刷不复杂,难的是以前从未有人想到可以用此法将大片文字印在丝绸、纸张之上。”

“而且有印刷术做纸书,父皇不必召集大量人手负责誊抄,不用担心誊抄出现错误,以讹传讹。”李令月道,“只要雕版的内容是对的,印出来的纸书就是对的。”

“姣儿所言极是。”

誊抄容易出错这个弊端,刘彻早就有所察觉,但他忙于国事,加上市面上常见的誊抄书主要集中在五经,因此无暇顾及这个问题。

如今女儿想出印刷雕版,誊抄容易出错这个问题顿时迎刃而解。

“召集工匠,让他们学习制作雕版!今年结束以前,朕要看到全套的算术书印出来。”

“喏!”

“朕还要开设专门的算学科,培养算学生,为朕勘测天相、计算财政和田亩粮食。”

“喏!”

……

一番命令下达后,刘彻看向女儿:“姣儿为父皇悉心筹备这么多好东西,想要什么奖励?”

“姣儿唯一想要的奖励是父皇的江山能够千秋万载,永世传承。”

李令月选择以退为进。

刘彻对女儿的回答非常满意,有意重赏,但因为当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于是将目光投在上官婉儿身上:“方才姣儿说《算术十书》是你协助姣儿从书库里整理编纂而成?”

“回禀陛下,细君戴罪之身,可以为四公主服务,实属万幸。”

“但你此举确实为大汉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朕决定赦免你的罪行,恢复宗室身份,如何?”

“谢陛下。”

上官婉儿以刘细君的身份跪地感谢。

“除了恢复你的宗室身份,朕还要赐你一千户作为封邑,地方定在——”

刘彻看了眼墙上的大汉地图,用朱笔在预定给二皇子刘闳的齐国封地旁圈了一下:“你的封邑暂时定在这里!”

“谢父皇!”

“谢陛下恩典。”

李令月和上官婉儿异口同声道。

她们想做的事情太大,达成目的前消耗的金钱无法计算,因此,名下的封地是越多越好。

“至于姣儿——”

刘彻语锋一转:“朕暂时不奖励你,因为朕打算在你的及笄之日给你一份大惊喜!”

“父皇打算给我什么及笄礼物?”

李令月无比好奇:“是更大更好的封地还是父皇为姣儿挑选的好夫君?”

“你猜——”

“姣儿猜不到。”

“所以才是惊喜。”

刘彻宠溺地看着女儿,笑问道:“姣儿希望未来夫君是什么模样?”

“盖世英雄,英俊无双。”

“还有呢?”

“疼我爱我宠我,对我千依百顺。”

“还有吗?”

“除我一人之外,他不可以喜欢别的女人。”

“好,好,好,朕都答应你。”

刘彻满口承诺女儿。

这时,张汤入甘泉宫禀告调查进度,刘彻让李令月和上官婉儿先行退下。

李令月知道自己当下是个孩子,早早过度介入政治反而可能引起刘彻的不适,因此,虽然急切想知道整件事的幕后黑手身份,刘彻让她下去的时候却毫无抱怨,只是和张汤擦肩而过时露出些许好奇神色。

“陛下,四公主似乎对长陵大案颇有兴趣。”

正式禀告前,张汤提起四公主。

刘彻道:“逆贼田吉安是她抓到的,虽然她的本意是抓出所有可能伤害霍去病的贼人。”

“原来如此,四公主此举竟是歪打正着。”

张汤礼貌地夸了夸四公主,呈上调查取得的名册:“陛下,这些人半数以上与被灭口的赵密一家过从甚密,臣建议将他们严查!”

“朕之前就说过,此次调查中凡是发现可疑的,全部抓起来先定罪再审判,不必拟个名册交给朕,得了朕的许可以后再处置。”

刘彻对张汤突然表现出的妇人之仁感到不满。

张汤却道:“陛下,臣并非不遵陛下指令,实在是这份名册上的部分人的身份或尊贵或微妙,没有陛下得允许,臣不敢也不能抓捕。”

“有多尊贵?有多微妙?竟然能让张汤都感到为难?”

刘彻打开名册,大略看了一眼,发现其中竟有半数是太子身边的儒生博士:“原来如此,难怪你都不敢抓捕!”

“陛下,太子年幼,他绝不可能和此事有牵连!”

张汤以退为进,表明自己绝无勾害太子之意。

“朕当然知道太子不可能和此事有牵连,卫青可是他的舅舅!不过——”

刘彻语锋一转:“他身边的儒生确实一直对朝堂对外用兵颇有微词,暗地里辱骂朕是穷兵黩武的暴君!既然这些人和赵密有牵连,那就全部带去盘问吧!”

“喏!”

张汤得到皇帝手谕,行礼感谢。

随后,他向刘彻报告目前的调查进度,表示此事牵连甚多,且蹄氏观卷入其中。

“蹄氏观……”

刘彻表情复杂。

长陵神君对外祖母和太后都有大恩,所以皇家建蹄氏观供奉,没想到——

“朕虔诚尊奉祂,祂却不知感恩,还与逆臣贼子勾结!妄图颠覆朕的江山!可恶!实在是可恶!传令,即刻将蹄氏观拆除!焚毁!从今往后,所有人不得供奉长陵妖女!违令者,斩!”

“喏!”

张汤领命退下。

“还有,所有以长陵妖女之名送入宫中的丹药,全部烧掉!”

“喏。”

中常侍领着阉人们为皇帝翻找存放在甘泉宫各处的丹药,找到一颗就把一颗扔进炉子里。

看着掉进炉中迅速褪掉鲜亮颜色变得晦暗丑陋的丹药,刘彻的心情依然起伏不定。

笃信神灵的他此刻非常痛苦,痛得心口一阵绞痛,竟然——

“陛下!陛下!”

……

皇帝突然病倒的消息迅速传遍甘泉宫。

聚集甘泉宫的内臣们经过反复商议后决定压下此事,一边请太医积极诊治,一边派人去长安通知皇后、太子及正调查北军内务的大将军和骠骑将军,请两位大司马联合皇后主持政局,稳住大汉江山。

然而,早在刘彻突然倒下前,甘泉宫就已经暗潮涌动。

即便内臣们有心封锁消息,包括窦太主在内的多位居住长安的皇室宗亲也还是第一时间收到了皇帝病重的噩耗。

……

“女儿!女儿!出大事情了!”

收到消息的窦太主顾不得年老体弱,一路小跑找到正在后院莳花弄草的陈阿娇:“甘泉宫传来消息,陛下突然病倒!”

“什么?”

陈阿娇闻言,大惊失色:“他怎么会……上次见到他的时候还……”

“听说是因为吃了太多丹药,”窦太主苦笑道,“另外,我还听到一个消息,长安城内有人秘密反对皇帝,这几日挂在北城曝尸的逆贼就和此事有关。”

“这……”

陈阿娇神色震惊。

她想到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母亲,姣儿现在何处?甘泉宫还是长安?”

“甘泉宫。”

意识到女儿在担心什么的窦太主的声音分外沉重。

她紧紧握住女儿的双手:“你可是担心有人趁乱发动政变?”

“陛下有上天庇佑,必定可以逢凶化吉,但是姣儿……我听说侍奉长陵神君的巫者宛若曾对姣儿做出‘慧极必夭’的谶言,我担心谶言会……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