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那年十八 第125章:人家可以搞,咱们也能搞啊(2 / 2)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网络海选嘛,让那些对自己音乐感到自信的音乐人把伴奏发过来,再根据实际效果进行商业化合作,可以是买断也可以是分成。

甚至还能是由用户投票进行选择。

方法路星泽是提出来了,下面的人自然是立马就要付诸行动。

没过几天,一群伴奏就摆在了路星泽的桌上。

路星泽听了几个,便不再听了。

原因很简单,他对音乐属实是一窍不通,在大方向上把控可以,但音乐品鉴这件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所以,路星泽直接把这件事甩了下去,让下面的人自己来决定。

老实说,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企业人数越来越多,公司架构自然是越发臃肿,这时候如果老板再死抓着不放,公司想转过弯来根本没那么容易,许多决策可能就卡在天上,始终无法落地,最终白白贻误机会。

万哒的电商、滕迅的微视,明明都是投资颇巨的超级大项目,但每一个都成功坠了机,归根结底,不是他们的负责人不行,而是公司架构不行,让那些有能力的人空有想法,却无法实现。

虽然就目前来讲,草莓文化的人员还不是太多,才六十几个人,路星泽一个人也能勉强管得过来。

但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路星泽也是个人,不是神,做不到面面俱到。

所以,他就选择了放权。

给下面的人一个表现的机会,看看他们的能力是否能胜任当前的岗位。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员工转向相当之快,能以最快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除非实在解决不了,才会交由路星泽来定夺。

路星泽也不是光放权不干事的,他只是对小细节不在意,大方向还是不允许发生变化的。

而如果下面的人会错了意,甚至传达了错误的意见,路星泽也会及时把负责人给拉过来谈话,让他重新解决好这个问题。

所以,随着人数的增多,草莓文化不仅没出现架构臃肿,传播效率低下的问题,反而提升了效率,带来了更大的效益。

显然,路星泽的方法是正确的。

经过与传媒公司的接触,路星泽很快便得知,他们不是一次性收费买断的,而是要根据使用次数来收钱。

这个使用次数就很让人寻味了。

如果是按个人使用次数来算的话,一人就是只用一次,一次一百,有几百个人使用,那也得花上好几万。

而身为一个公司,一首歌自然是满足不了需求的,那自然只能不断增加次数,以达到吸纳用户的效果。

但这么一搞,传媒公司是赚翻了,路星泽的草莓文化就只能破产了。

路星泽自然是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所以,稍微权衡后,路星泽便大手一挥,宣布公司干脆不跟传媒公司合作了,音乐什么的,人家可以搞,咱们也能自己搞啊!

搞个录音棚也就几十万,花钱招些音乐人来上班,请几个老师帮忙培训培训,让员工们慢慢磨炼技术水准,到时候再把歌给做出来,大概两三年就能实现回本了,这不比花钱找公司简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