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天上少有,地上无双(求订阅、月票)(2 / 2)

“抢?他们敢?我崩了他们!”

“哈哈开玩笑,我这就去公社。”

“对了,听说你们那个厂长,正在炼钢?”

“公社的那批机器,也是他炼制出来的钢材造出来的?”

“这也太玄乎了,传得你们的那位厂长,天上少有,地上无双,都成神仙了。”

赵二娃的脸色有点发黑,因为他最清楚,那些传言真没有一点夸张。

“还能炼钢?真的假的?”

白胖中年人白映秋,一脸八卦的问道。

“不用怀疑,我们厂长不止是会炼钢,还会造机器。”

“看看周围的窑口,不管是石灰窑,还是砖瓦窑,都是我们厂长烧制的耐火砖建成。”

“其他都不说,我们石灰窑厂那边新建的奇怪大窑,看到了没有?”

“知道那是干什么的吗?告诉你们,那是烧水泥的。”

赵二娃这么一说,本来周围吵吵嚷嚷的声音,反而全都消失了。

窑厂之内的人,谁会不关心赵二娃?

不是关心他长得好看不好看,而是因为他现在是石灰窑厂的厂长,掌握着每天石灰的分配份额。

虽然很多人在一边说话,并没有影响到他们这边。

但是这些人都直蹦着耳朵,听着他们这边说话呢!

没想到,这一次居然听到这么一个劲爆的消息。

“水泥厂啊?”很多人都无意识的重复这么一句疑问。

如果是原来,周围很多村子的社员,哪里会管什么水泥?就不要说水泥厂。

恐怕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水泥是干什么的,毕竟这东西距离他们比较遥远。

这可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对于现在的农民来说,他们也许十几年,几十年都不会走出所在的公社。

但是现在不同以往,现在他们的见识增长很快。

毕竟外来人员多,加上手中也有点钱,他们已经愿意走的更远,去见识更远处的风景。

比如县城,只要是有孩子结婚的家庭,或多或少都会去一次。

加上红旗公社放开经营的是建筑材料,水泥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所以,赵二娃一说他们石灰窑厂要生产水泥,而且已经修好炉窑,这哪里能让他们不震惊?

新修建的那座窑,只要是来石灰窑厂的人,都见过。

现在却突然间听到,那是用来烧制水泥的,所有人都很好奇。

不由自主的,他们就全都跑过去看。

不过,这些人怎么看,都感觉跟烧制石灰的窑口,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秦军也跟着人群走过来,他发现,这座立窑修建的还算不错。

至于之前说的回转窑,那肯定是修不成的。

因为修建现代化的回转窑,需要用到大型钢管!

很显然,秦军没有办法制造大型钢管。

虽然他有卷板机,但是那台机器太小,根本卷不出太长的钢管。

当然,卷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简单,他要真想做,也可以。

但是,卷出钢管之后,还需要焊接。

而管道焊接可不简单,因为焊接不好,到处是焊缝,那还能用?

太过麻烦,秦军也就不在想什么回转窑,而是直接使用最早的立窑。

“这怎么看都像是一座石灰窑,你确定这个可以烧制水泥?”

看了一会儿,没有看出朵花来,那名纺织厂的白映秋采购,有点怀疑。

“不用怀疑,就连烧制石灰的粉料,我们都已经准备好。”赵二娃自信的道。

他没法不自信,因为秦军不管说干什么,都干的很好。

就算是原来从来没做过,他也能做的让你无可挑剔。

现在这一次自然也会是一样,因为他相信秦军。

“那就烧啊!还等什么?”

纺织厂白映秋采购有点着急,因为他们是真缺水泥。

就算以此时纺织厂的优势地位,也抢不过很多更加强势的单位。

“还没验收呢!这个虽然修建成功,但是得让秦军看看。”赵二娃不为所用。

“你不是骗人的吧?我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座石灰窑!”

其他人还没说什么,赵二娃的战友却是笑着道。

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因为最早的水泥烧制采用的是立窑,也就是烧石灰用的。

而到了1877年的时候,才出现第一台回转窑,至此水泥工业基本成型。

秦军就没想着做大做强,所以就选择了最为传统的方法来烧制水泥。

赵二娃一看,就知道这小子没憋好屁。

“不用想,就算烧制出来,一般人也买不到,我们盖厂房,还需要很多水泥呢!”

“你们能盖多少厂房?总不可能盖起来没完吧?”白映秋笑了。

“对啊!厂房才使用多少水泥?”旁边也有人开口。

赵二娃直接道:“盖房子也需要,秦军家规划了四套房,还有他们村子的很多人,都需要用水泥。”

“这才消耗多少水泥?这座水泥窑,一次怎么也能出个十吨八吨的水泥吧?”

“一座房子消耗三五吨最多了,一次出窑就可以盖两栋房子,速度很快的。”

“你这是怎么算的?这么一座立窑,每次不出个几十吨,对的起它这体积吗?”

“是啊,这座窑怎么不得装上七八十方粉料?一次烧个百十吨都行。”

“过了,肯定烧不了,我听说烧制水泥,温度要求很高。”

“不用听说,好像是一千四百度,比烧制石灰的温度可高多了,一般人可不会烧。”

“这个我知道,好像是耐火材料砖的问题,耐火砖不合格,就烧制不成。”

秦军看向最后说话的人,发现他们还怎懂行。

再听了一会儿,发现是专业拉砖的司机。

建筑材料现在哪里都缺,只要买到,加价就可以卖出。

所以,此时的很多司机,只要跑空车,就想着顺带捎一些紧缺物资。

这也会是司机在接下来十几年,最为吃香的原因。

这时有一句话,说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

“停,都不要说了,现在水泥产量我不管,这个产量好像是有刘官庄大队的书记来分配。”

“不要问我为什么,问就是刘官庄大队的书记,极力建议秦军造得这个窑,窑也是他们修的。”

“我最多也就是可以弄出几吨,再多就没有了。”

有一座水泥窑,稍微安抚一下这里的司机就可以了,其他赵二娃可不会答应。

“别介啊!赵厂长,你们需要多少布?需要什么布?”

“不管多少,我都给你送来,今天晚上就送过来。”

“对了,你们需要口罩、毛巾、劳保服?”

“我们那有现成的,今天晚上就会送到。”

“我没别的要求,就是每天的水泥产量,怎么也要分配给我们一部分。”

“你是不知道,我们纺织厂建一座宿舍,到底有多么不容易,几乎三天两头停工。”

“为什么?不是缺水泥,就是缺砖头。”

“今天缺钢筋,没等多大一会,沙子又没了,真不容易啊!”

说着说着,眼看这位白胖中年人就要掉泪。

周围一群人听得也不舒服,这是闻者伤心,见者掉泪啊!

“停停停,你们有这么可怜?”

“算了算了,我说了也不算,咦?那不是大厂长吗?”

顺着赵二娃的手指,所有人都看见秦军离开的背影。

只是看现场情况,秦军就知道,这里是个是非之地,还是早走为妙。

“那就是秦厂长?秦军?”

“看着像,我在砖瓦窑那边经过几次。”

“怎么走了?”

“不走,留下了干什么?给你们烧水泥啊?”

“嘿嘿,以后这边还真的多跑两次,万一水泥产量提升了呢?”

秦军一边走,一边乐,赵二娃是真心不错。

之前的机器,是因为他的战友帮忙给弄回来的。

现在还是因为他的战友,让他解决了布料不足的问题。

跟纺织厂联系上,以后哪里能缺了布料?

纺织厂这宿舍里盖的好啊!

如果他们不盖宿舍里,秦军他们还真进不去他们厂的大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