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1 / 2)

蜀汉 雨落未敢愁 321 字 4天前

襄平。

自燕将秦开袭破东胡,东胡却千里之后,襄平便在汉人的统治之下。

到了东汉末年以后,中原大乱。辽东太守公孙度趁机割据自立,自封为辽东侯,称平州牧,以襄平县为平州和辽东郡治所。

此刻。

辽东太守府中。

已是中年老男人模样的公孙恭,此刻面色不是很好看。

“渊侄儿想要夺权?”

魏国使者的话语,公孙恭不愿意相信。

“此事千真万确,我校事府探子已经看到,公孙渊与间军司探子密谋,准备起事,公孙渊人在辽隧,手握重兵,将军不能不防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公孙恭冷冷的看了魏国使者一眼,说道:“我家侄儿,乃是忠厚良善之辈,况且我待他不薄,兄长病逝之后,我待他如同父亲一般,他绝对不会夺权,也绝对不敢夺权,使者想要离间我叔侄,不会觉得太过份了吗?”

辽隧有辽东军一万多人。

主官虽然是永宁乡侯公孙渊,但掌兵的却是辽隧城将卑衍,那是他公孙恭的人,便是他那个侄儿有这个胆子夺权,也没有能力能够真的夺权成功。

“卑衍在辽隧城时常与公孙渊宴饮,此人到底是听将军的,还是听公孙渊的,亦未可知也!”魏国使者在一边意味深长的说道。

公孙恭眼神闪烁,心中不自觉的生起了些许疑窦出来了。

当年公孙度去世的时候,将辽东的权位交给公孙康,而他被封为永宁乡侯,虽然无权,但是备受重视,过得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是故,公孙康去世之后,他虽然继承了辽东基业,但对两个侄子并没有赶尽杀绝,反而是优待有加,更是封公孙渊为永宁乡侯,便是为了效仿兄长故事。

尤其是在他不能人道之后,无有子嗣,其实已经是将公孙渊当做继承人来培养了。

否则,也不会让公孙渊出外镇守辽隧,掌握军队。

但是现在听了魏国使者的一番话,公孙恭心中不禁多了几分警惕。

权位一旦是坐上去了,就没有一个人想要下来的。

他公孙恭因为身体原因,确实是不能人道了,不能有子嗣继承人了,但是

也得等我百年之后了,你再来做这个辽东王,我还活着,你就想做辽东王,你有将你叔父放在眼里吗?

见公孙恭的情绪已经是被自己引动起来了,魏国使者心中微喜,知晓他的目的已经是达成一大半了。

“如今乃是大争之世,我大魏与大汉争鼎,自然是要北方安定的,此番告知将军公孙渊谋逆之事,便是我大魏的诚意,若是将军能够襄助我大魏对付汉国,则未尝不可为我大魏之辽东王。”

呼~

成为魏国的辽东王,公孙恭眼神闪烁,已经是心动起来了。

“天使放心,若陛下诚心实意,我公孙恭也是识时务的人,必会襄助陛下,对付逆汉。”

辽东与魏国接壤,与魏国搞好关系,那是必须的。

为此,便是恶了汉国,也无关紧要。

毕竟汉国不可能发兵来攻打他。

而魏国却是真的能够提兵来打他的。

公孙恭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只想要在辽东做土皇帝一辈子,并且能够让公孙家的富贵延续下去,不愧对祖宗便好了。

“哈哈哈。”

魏国使者大笑一声,说道:“那便要看将军能否将辽东的动乱平定下来了。”

是啊~

他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公孙渊的能力,他是看在眼里的。

若是能够作为继承人,辽东必定不会衰败。

但.

既然你连等都不愿意等,那也别怪叔父心狠手辣了。

公孙恭眼神逐渐变得坚毅起来了。

辽东是我的,谁也拿不走。

侄儿你若是安分点,等个十几二十年,未尝不能成为辽东之主。

但你现在要抢,那叔父只能送你去跟兄长团聚了。

“公孙渊若是想要谋逆,我必讨伐之,然而,辽东后继不能无人,请天使告知陛下,让公孙晃回辽东。”

公孙晃是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公孙康之子,公孙渊之兄。

公孙恭继承辽东权位的时候,不敢忤逆魏国,因任子制,便让公孙晃入洛阳为官,实际上就是质子。

这个公孙晃也是倒霉非常。

历史上,在公孙渊没有宣布独立之前,公孙晃不断指出公孙渊可能会生叛乱,请曹魏政府出军讨伐,魏帝曹叡不听。

后来公孙渊叛乱于辽东,曹叡派司马懿讨平辽东,公孙晃按罪当被连坐诛杀,魏帝曹叡因公孙晃之前的劝谏不忍心将他于闹市公开斩首,想将他囚禁于牢中让其自杀。

虽然高柔上书《谏就狱杀公孙晃疏》请求曹叡赦免公孙晃之罪,曹叡也欲留全公孙晃的性命,但曹魏有司却坚决表示反对。

曹叡只得派人赐公孙晃及其妻子吞金自杀。

公孙晃可谓是被公孙渊这个倒霉弟弟给牵连死了。

“这个.好说,好说。”

魏国使者只是思考片刻,便欣然点头了。

他到辽东的目的,便是引其辽东内乱,然后王师直驱辽东,彻底掌控辽东。

到了那个时候,公孙家都不在了,公孙晃这个质子,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我这便上表,言明将军之意。”

“如此,便谢过天使了。”

见魏国使者如此好说话,公孙恭心中最后的顾忌也消失了。

现在

就是吃饭睡觉打侄子了!

是夜。

辽东太守府中。

公孙恭当即在书房召见手下大将杨祚。

杨祚身姿挺拔,身着戎装,金戈铁马之气扑面而来。他的面容沉稳,眉宇间透露出威严与坚毅,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

一身塑体武服,将壮硕的身型勾勒无疑,腰间佩剑,更显英勇霸气。

“末将拜见主公!”

杨祚对着公孙恭行了一礼。

杨祚是年冀州士族出身,因为当年袁家不敌曹操,致使其被迫逃离家园,到了辽东。

因为知兵事加上颇有勇武,于是被公孙康任用,在与高句丽、乌桓、扶余的数次小战之中,他立下不小的功劳,因此被公孙恭重用。

如今襄平近两万大军,都是在他的统领之下的。

“老夫接到消息,公孙渊在辽隧意欲谋反,若是我派你前去平乱,你可有把握拿下乱党?”

杨祚愣了一下,当即问道:“这个消息从何而来,渊公子应当是不会谋逆的,还请主公明鉴。”

公孙恭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也希望这个消息是假的,然而事实摆在面前,让我不得不信。”

公孙恭将魏国使者给的证据都放在书房案牍之上。

之后其眼神直视杨祚,厉声道:“证据便在此间,你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难道连我的话都不信了?”

被公孙恭这么一吓,杨祚终于是反应过来了,他当即跪伏下去,道:

“末将安敢如此?主公放心,公孙渊在辽隧不过万余兵马,便是全部能够调用,只要我等重兵驻守首山,以襄平互为犄角之势,公孙渊谋逆,便也只有败退一途,其粮草后继无力,无须攻伐,其军自溃。”

辽隧的万人大军,后勤是靠襄平调度的。

只需切断粮草供给,几个月后,其军自乱。

至于杨祚为何如此强调首山。

那是因为首山是襄平城外的一座高山,且在要道边上,谁先占据此地,谁便有战略主动。

历史上,司马懿表面上与辽东军在辽隧对峙,暗地里却派遣奇兵偷袭襄平,第一步,便是先行占据首山,待据守辽隧的辽东军回援襄平,在首山以逸待劳,消灭了辽东军的主力,进而能够围困襄平,奠定局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