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贾诩乱武(1 / 2)

邺城,皇宫。

“陛下,光禄勋和郭主簿求见。”

刘协正在伏案看书,听到高览的禀报,顿时眼睛一亮。

距离袁绍亲征公孙瓒,已经过去快一个月时间了。

郭嘉和贾诩在此期间,可谓是各显神通,将脏、狠、毒发挥的淋漓尽致,几乎每日都有收获。

今日入宫,怕是又有好消息带来。

“快快带来!”

高览领命而退,不多时便带着郭嘉和贾诩进入了宣室。

刘协放下手中竹简,赐两人入座后,说道:“文和、奉孝,可是又给朕带来什么好消息了?”

袁绍离开邺城之后,刘协虽然依旧不敢随意出宫,可一直紧绷的心弦,得到了从所未有的放松。精神上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

“启禀陛下,的确有几个好消息。”郭嘉难掩喜色,眉眼都笑开了花。

“温公在汝南大破曹军,歼灭夏侯惇五千精锐!曹贼要提防袁谭的青州大军,已无力增派人马染指扬州。”

“如今扬州九郡有五郡落入温公和皇叔手中,孙策仅占了四郡,局势一片大好!”

“除此之外,温公还射瞎了夏侯惇一只眼睛,险些取了他性命!”

郭嘉的语气充满了激动,扬州虽被三家割据、战事激烈,可吕布骁勇,关刘张亦非常人,最近频频传来捷报,如今彻底击溃曹军最后的主力,可谓是大捷。

“奉先当真是勇猛!”

刘协闻言大喜。

吕布和刘备这才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扬州九郡就已占其五。

无双猛将的含金量,还在不断拔高。

贾诩轻轻摇晃着羽扇,笑道:“曹贼败退,如今只需拿下庐江,便能将孙策逼回江东。届时,只待甄氏提供钱粮,扬州便是温公的囊中之物。”

有了扬州和徐州,便有了坚实的立足之地。

能够彻底在这乱世站稳脚跟,成为一方霸主。

郭嘉问道:“陛下,不知甄贵人何时回宫?”

甄宓出宫已经有三个月了,至今都还没有回来。

刘协道:“此前甄氏派人向朕告罪,称甄贵人回家之后生了病,需要在家修养,暂时无法返回邺城。”

生病这种事是没办法的,刘协对此也很担心。

既担心甄宓的身体,也担心她能不能说服甄氏。

如果没有甄氏支持,将极大拖延他霸业的进展。而且他还有一些赚钱的法子,需要通过甄氏去实施。

将心头的忧愁稍稍压下,刘协问起了幽州那边的情况。

“袁绍和公孙瓒目前的战况如何?”

比起扬州的战事,刘协更加担心幽州。

倘若袁绍如历史上一般夺取幽州,以四州之地,再加上他这个天子,席卷天下之势根本无法阻挡。

贾诩回道:“虽然袁绍此番攻打幽州去势汹汹,但公孙瓒早有防备,一时难以取得太大进展,目前双方还在僵持之中。”

“还有些时日便至冬季,在此之前袁绍还没能取得优势,便要偃旗息鼓,等到来年开春后再做他想。”

北地苦寒,冬季尤其如此。

隆冬时节大雪封路,那时候别说打仗,士卒们会不会被冻死都是个问题。

如非必要,没有人愿意在冬季行军打仗。

“可惜。”

刘协叹了口气,脸上浮现一抹遗憾。

他最希望看见袁绍在幽州吃一场败仗,以此遏制一下袁绍的发展势头。

“奉孝,文和,公孙瓒不能败。你们回去之后,想个谋略,如何助公孙瓒击退袁绍。”

贾诩和郭嘉一听,立马明白刘协心中的担忧。

“陛下,我和奉孝也知幽州战事关乎甚大,公孙瓒不能败,至少在陛下掌控冀州之前不能败。

可我们目前没有外部力量可以借助,思来想去唯有让袁绍祸起萧墙,才有机会。”

贾诩话音落下,郭嘉紧接着说道:“陛下,袁绍祸起萧墙的时机到了!臣入宫向陛下禀报的第二件事,便与审配和许攸有关。”

“在奉孝和文和的暗中唆使下,他们彻底撕破脸了?”刘协一听是这两个死对头之间的事,顿时来了兴趣。

郭嘉回道:“袁绍此番出征,带走了田丰、沮授等人,留下了审配和许攸。许攸负责大军的后勤,而审配则代袁绍处理邺城的军政事务。”

“不久前,审配和许攸在臣和文和的谋划下矛盾激发。昨日,审配以许攸儿子贪污粮饷为由将其抓捕入狱,等待问罪。如今两人剑拔弩张,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

好家伙!

听到这如此熟悉的发展,熟悉的配方,刘协不由精神一振。

这题他可太熟了,这剧情他也太了解了!

果然死对头就是死对头。

不管历史怎么改变,一些锚点和事件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审配和许攸之间的矛盾也是如此!

历史上,许攸和审配是在一年半之后的官渡之战时期,爆发冲突,最终许攸投靠了曹操。

那么现在……

“文和,奉孝。”刘协心中浮现一个大胆想法,目光灼灼地看向郭嘉和贾诩,“许攸此人,能否拉拢。”

如果是审配、田丰之流,刘协完全不会有半点想法。

可许攸不一样,历史上写的清清楚楚,他背叛了主公兼好友袁绍。

甭管是什么原因背叛,反正能挖!

“拉拢许攸?”郭嘉面露迟疑之色,“陛下,恕臣直言,许攸虽然和审配有矛盾,但却深受袁绍信赖,与袁绍乃是发小,交情深厚。”

“让许攸背叛袁绍,臣以为不太可行。”

许攸与他还有贾诩不一样。

他对袁绍本来就没有什么忠诚可言。

如果不是刘协的出现,他可能就答应荀彧去投奔曹操了。

贾诩来袁绍这里,也不是抱着投奔的想法而来。

可许攸就不一样了。

他和袁绍一样都是汝南人士,自小相识。

当年袁绍逃到冀州,身边仅有两人跟随,其中一个就是他。

如今和袁绍一起打下一片偌大的基业,可谓是功勋老臣。

这样的人,难道会因为与审配发生矛盾,而选择背主?

郭嘉觉得这不太可能。

“奉孝所言太过绝对。”贾诩摇头道,他持有和郭嘉完全不同的意见。

“许攸虽然早早跟随袁绍,但并没有受到如沮授审配那样的重用,心中不可能没有怨言。”

“接下来就看袁绍会如何处理许攸儿子贪污一事,若不能让许攸满意,那他原本藏于心中的不满必定会爆发。”

“而袁绍背后错综复杂的势力,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汝南派和冀州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