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重游旧地(2 / 2)

“目前在金城军区档案部实习。”

“今天带她过来,就是协助记录一些关于155团以往的历程,将这些事迹登上军报进行收录。”

“走吧,我已经都快不记得多少年,没来过这里了。”

赵云峰和煦的说着,抬脚率先走向基地。

看似很平静,很普通的几句对话,却听得陆院几人暗自咂舌。

国防科大,实习就安排到金城军区档案室。

啧啧啧...不简单。

当然,李钊他们也不是八卦的人,只是简单思考了下,便快步跟上老团长的脚步,走进基地。

刚走进基地没多远,老团长再次停住脚步,抬手指向一排排新建的营房宿舍。

笑道:“变化真大啊,我记得以前这里是装甲修理连的驻地位置,那时候我刚提干没多久。”

“就跟....”老团长说着转头看向李海瑶,“对,就跟你一般大的时候。”

“那时候,我和我的老战友们,也曾放飞青春,也曾风雨同舟,那是一段如诗如歌的岁月,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更是一种亮剑式的英武人生,可是变化真大啊,当年的营房已经不见了,那时候条件可没这么好。”

“这块地都是我们从山上挑石头块,一点一点垒起来的。”

“嗯,这个干部宿舍还在。”老团长笑呵呵的指向远处的电教楼。

“这里也翻新了,炮兵营地小,那时候各连驻地都挨着。”

老团长每到一处,都会提几句往事。

负责报道的李海瑶则是一边拍照,一边记录,别看她年龄不大,工作起来倒是挺认真,记录的很详细。

重游故地,老团长有些伤感,他也是普通士兵入伍参军,最终提干,可以说是从基层一步步走到现在。

当年,正是军旗的召唤,让他和老战友们共同汇进这一股铁流之中。

也是军装的诱惑,让他和许许多多的老战友,共同化作一片绿洲。

那时候的155团南征北战去过很多地方。

在大漠边关,他也曾与哨楼相伴,在河西走廊挥洒过青春汗水,书写过硝烟历史。

火热的军旅生活,锻炼了他的身体,锤炼了他的意志,凝结了不灭的军旅情,行成了坚韧不拔的军人气质。

只是岁月悠悠,光阴荏苒,当年龙腾虎跃的年轻战士,如今已跨入老年。

回首往事,故地重游,他又怎会忘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怎能忘记这如火如荼的军营。

怎能忘记这煅石成金的军营熔炉,怎能忘记在这里朝夕相处,苦乐与共的日日夜夜。

可惜啊,老团长眸光中闪过一丝遗憾。

如果老部队撤编,这些所有的过往都将成为纸张上记录的文字。

不再是一桩桩一件件带着回忆,带着温度的过往。

老团长在前面走着,区队长他们在后面远远跟着,插不上一句话。

众人不知不觉的走到了训练场,这里也经过了翻新,但很多地方还是如当年一样。

翻新的毕竟只是器材设备,并非地理地貌。

而这时候,训练场一分区已经开始了五千米的徒手考核。

由于王恒再三叮嘱,一定要保持队列,保持高昂的口号。

带队的责任交给陈钧,整个班,列成一路纵队,七人口号喊得震天响。

整個训练场就数他们最显眼。

正巧老团长带着缅怀,走进训练场时,一班的队伍从跟前路过。

他一眼就看到了陈钧大声喊着口号,高昂着头颅。

青春迷彩飞扬的姿态,吸引了老团长的注意。

这,不正是当年的他嘛?

也是这般意气风发,也是这般肆意张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