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份考卷引发的动静!(2 / 2)

可看着看着,他自己都不由得入了迷,因为这篇理论观点当中,从合成编组变成了合成化,并且还提到了比师更小的旅,甚至是营的合成理念。

以军一级的编组作战,分析到营一级的协同作战,更是从多地形出发,描述营级作战单位的优势。

从重型,轻型,空突,山地,两栖等多模板化嵌入式作战体系。

从机动速度,到全天候全地形开始分析。

只是看着稿纸上的文字描述,都似乎在他眼前展现了一副全新的作战体系雏形。

其中还融入展望未来作战指挥的多源感知,作战要素高度融合,作战空间多维扩展等等,更是让他看得颇为惊讶。

类似的部队发展前景设想,这几年上面没少研究,一直致力于在这方面进行开阔。

成果自然也是很显著。

军校学员知道这些并不稀奇,因为各军事学院,也要与时俱进的学习类似的前沿思想。

李军政今天批阅的试卷中,同样的前景设想描述,不下几十个。

但问题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描述的这么细致,这么全面。

更让他惊讶的是,这份军事理论,和今年京都军部召开的年终大会上,要提起的其中一项不谋而合。

甚至,规划的还要更细致。

李军政拿着这整篇理论,足足看了将近两个小时,连续从头到尾研读三遍。

这才长出了一口气,他抬手摘下眼镜,将手中的稿纸塞进旁边桌上的牛皮袋中。

接着,他拿起牛皮纸袋,起身大步离开。

他要去见总政的首长,将这份理论交上去,让上面的人做决定。

阅卷的大厅在总政办公大楼的二楼,而他这次要去的是六楼。

六楼拐角第二间办公室就是主任的办公室,主任名叫王建平,既是总政的主任,也是总负责人。

李军政大步来到主任办公室门口,他抬手轻扣房门。

声音洪亮的喊道:“报告!!”

“进。”

不多时,办公室传出一声低沉且威严的声音。

听到声音,李军政这才拉动门把手,将办公室门推开,大步走进屋内,站直身躯,抬手敬礼:“主任好!!”

“嗯,老李,有什么事?”办公室内正低头伏案,身穿军装的老人,正是王建平。

他听到声音后,抬头看了眼来人,随口问道。

闻言,李军政可不敢怠慢,他急忙将手中的牛皮纸袋放在主任面前的办公桌上。

他们这位主任,是去年才上任,而这次的强军计划,也是主任最先提议,最终通过大会成员一致同意。

才将消息下放到各学院。

“报告,我发现一篇标题为《新时期强军目标》的军事理论,这篇理论观点非常新颖独特,而且内容极为深入,作者是西京陆军边防学院那边的一位学生,在不久前的考试中所写的。”

说完,李军政将牛皮纸袋递放在王建平的桌上。

“他的观点和军部今年年终大会,提出的几个军改观点几乎一致,甚至还要比我们目前所设想的,还要更详细,更全面一些。”

“哦?”

原本强军计划考试的考卷,是不会交到王建平这里,他也没时间去看这些。

可听到老李这么一说。

他反倒是有了些许兴趣。

因为李军政自己就是军部相当有名的军事学理论专家。

有足够的判断力和资格,来对各院校考生考试的试卷,做出最终处理。

王建平看着面前办公桌上,摆放的牛皮纸袋,他微微沉吟片刻,没有过问太多。

而是放下手中的文件,将袋子拆开,取出里面一摞字迹密密麻麻的稿纸。

认真看了起来。

至于李军政,则是站在原地等着。

只是他没想到,这一等,足足等了半个小时。

起初,王建平看到这篇理论中的前一小部分内容,并没有什么表示,就跟李军政一开始的感觉一样。

有关85年的军一级合成编组延伸出的前景设想,这些年不止是国内,国外也有很多国家在尝试。

在军中都不是什么秘密了。

可看着看着,王建平的表情开始变得凝重,纵观近代战争史,许多军事学家,甚至带兵的军官将领,都比较推崇大纵深战术、大军团作战。

这本无可厚非。

正是因为这种观念的影响,也会连带着很多军事学的观点,甚至军校的课程教学,也都会朝着这个方向进行授课。

这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可这份军事理论当中展望的前景设想,并非像以前那样,只是阐述大军团的优点,大纵深战略的发展前景。

而是从大到小,逐步分析,从军一级,一层层下放,分析到师,到旅,到营。

将重心放在了机动作战能力,全天候,全地形作战设想上面。

单从这一个方面来看,这份军事理论当中阐述的前景就很有不同的见解了。

当然,军事理论嘛,这就跟搞学术一样,可以大胆的假设,大胆的构建,没有想象力,就不会有科技的进步。

可这份理论它不仅大胆,还紧紧贴合了当下军改的整体走向,甚至还要比他们高层的设想更详细一些。

王建平看了一遍,尤其是看到最后营一级协同作战,指挥扁平化,多源感知的设想时,更是反复认真的看了两遍。

才将手中的理论文稿放回桌上。

他抬头看了看还在自己办公室等着的李军政,再看了看这篇《新时期强军目标》的撰写人名字。

随后笑道:“老李。”

“到!!”

“你去把西京陆军边防学院有关于陈钧同志,在这次强军计划中,考试的所有试卷,以及个人成绩记录,都带过来。”

“这位同志的试卷先放我这,你去继续忙吧。”

“是,主任。”

李军政再次敬礼,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看到他离开,王建平又重新拿起这篇军事理论,从头至尾的看了一遍。

这才拿起桌上的红色座机,拨了一组数字,将话筒贴在耳旁。

“我是王建平,通知组织部的人,调取西京陆军边防学院,一名叫陈钧的同志档案,将他所有档案资料调过来,送我这里。”

说完,王建平“啪”的一声挂断电话,起身走到办公室的窗台前。

望着外面忙碌的总政干部们,他微微眯了眯眼睛。

没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但刚才的那通电话,却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消息,很快传到了陆军边防学院这边。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