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国家有力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2 / 2)

顾绫雪这一番话说完,餐桌上直接就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所有人都仔细思考着这事的可行性与意义。

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他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和接受。

最后,他们发现,除了过程很复杂,需要文武百官们共同协作,并且要被不停地鞭策着往前走直到完成制定的目标之外,似乎还真没有什么坏处!

半晌后,少府率先打破了沉默,皱着眉头,有些不解的问道:“顾大人说的有理,但向百姓宣传其目标与意义,真的有必要吗?”

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愚民,能听得懂吗?

“当然有必要。”顾绫雪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缓缓说道:“正所谓,国家有力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

“百姓虽不识字,但不代表他们就蠢笨,有人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有些偏颇,我认为每一个百姓,无论他们身处何地,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陛下灭六国时,为何赵国、楚国、燕国的百姓激烈反抗?魏国、韩国的百姓却显得无动于衷?甚至还有齐国百姓对秦国的统一持有期待和认同?”

“先说赵国,因为赵国与秦国长期处于对抗状态,尤其经历了阏与之战、长平之战等重大战役,双方积怨较深,赵国百姓在心理上对秦国有强烈的敌意,是吗?”

“没错,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因为赵国本身实力强大,国民自豪感强烈,所以才会对亡国有更激烈的反抗情绪!”

“这直接体现在长平之战上,主力部队明明都已经损失殆尽了,却还坚持了三十多年,即便在最后关头,赵国还两次挫败秦国的攻势,百姓不愿轻易屈服。”

“然后楚国,楚国地域广大,自春秋战国起便是南方大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百姓对楚文化也有较强的自豪感,因此在郢都被秦军攻破后,楚人的复国思想激发了强烈的抵抗意愿。”

“燕国虽然实力相对较弱,但也有着自己的历史荣誉和民族自尊,故而也在临灭亡之际,有激烈的抵抗行为。”

顾绫雪顿了顿,看着众人,面色变得有些凝重起来,“而魏国、韩国为何却相对平静?”

“虽然魏、韩两国虽然有过辉煌的历史,对本国文化有一定的自豪感,但随着秦国的强大,他们不断的战败和割地赔款,这种自豪感逐渐减弱,再加上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和背叛,抵抗才不如以往。”

“最后,齐国百姓为何会期待与认同?”

“因为齐湣王时期的骄奢淫逸导致五国伐齐,齐国受到重创,当秦国以和平方式接受齐国时,齐国民众看到的是终止战乱、恢复秩序的可能性,再加上秦国承诺的改革措施和福利政策,所以才对统一有所期待。”

“由此可以看出,百姓是否有信仰,是否对国家有自豪感也是相当重要的。”

这……

李斯、冯去疾、王翦等人全都怔住了,眼中也纷纷露出了诡异的光芒。

所以,秦国在兼并各国的过程中,远交近攻、连横联姻、种种离间计、收买敌国官员,分化瓦解、拉拢人才、派遣大量细作深入敌国内部,收集情报,操纵舆论,甚至直接干预敌国决策等等等……你是一字不提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