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世间犹有两全法!(2 / 2)

只有实话,才能不假思索,甚至无视一切陷阱。

但若真是实话。

也就更加佐证一点!

这封奏疏,真是出自那“六岁孩童”之手。

朱元璋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些。

可还是那句话。

无法置信!

相比较那奏疏之后“结论”,出自一个六岁的孩童。

他甚至宁愿相信,苏贵渊是反应过来这些陷阱,回答的滴水不漏!

可这个人若是如此急智。

也不会五年都是个检校。

“真是邪门!”

朱元璋有些懊恼的看向那封奏疏,暗骂一声。

“那便回答第三个问题,你们想干什么?”

下方。

苏贵渊的声音再度响起。

“微臣虽然不知道,吾儿到底写了什么,但用意却是清楚的,无非是让微臣,脱离空印案。”

“脱离?”朱元璋摸了摸不多的胡子,“做梦!”

“不把这上面的解释清楚,都别想脱离!”

说完这些。

朱元璋又犯了难。

这苏贵渊一问三不知,自己都不知道这奏疏里面写的东西,他能问出来个什么?

总不能让自己真跟一个小娃娃去问去。

这越来越邪门了!

可要让他不顾这上面说的,直接将其不管扔了,再把苏贵渊砍了,当做无事发生,他自己又根本做不到。

毕竟这封奏疏上面的话,可是跟挠痒痒一样,挠在了他的心里。

“你还知道什么?都一块说出来。”

无来由的,朱元璋只能这么询问。

大殿之外。

苏贵渊闭目回想,经历了大生大死,他的心绪难以平静,好半天却都一句话都说不上来。

正当朱元璋等的着急的时候。

他才想起什么,“回禀圣上,昨夜照磨所照磨李协,前来寻微臣。曾说此次空印案,必然是雷声大雨声小。”

“圣上对此案因由并无所知,所以初闻愤怒,再三思量后,便会理解。故而才有了星象之变,让吾等九品官员都要上奏疏的缘由。”

“所以李协曾说,让微臣与其一同上书……求情辩解即可,到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事发生。”

说完这些。

百官的脸色也有些难看,毕竟他们今天也是这么想的。

“哼!幸亏你没这么写,不对,幸亏这封奏疏上可不是这么说的,要不然,你也不会站在这里,被咱询问。”

“那李协何在?”朱元璋忽然目光一动,问道。

“回陛下,已经被斩,就在微臣左侧。”

“哦?”朱元璋暗骂一声,手快了。

可好几次问不出来,一时半会儿,他自己的心思也难以定夺,已经有些想下朝了。

只是他还有些不甘心。

“你那胆大的孩儿还说过什么?姑且再想想。”

苏贵渊这一次,回答的很快,似乎早就在心里准备好了。

“李协说那些话之时,我儿就在身边。之后,只评价了一句?”

朱元璋好奇,“嗯?”

“陛下,定会开启空印血案!”

朱元璋手指摩挲桌面,微微前倾。

“如此笃定?可知今日早朝,连这朝堂百官,可都念叨咱光打雷不下雨!你那孩儿是能掐会算的神童?”

苏贵渊:“吾儿并无此本事。”

“只是他又言……”

“此次空印案,虽为陛下主动掀起,但空议案所涉及的背景,源自于大明地域辽阔。在此案上,空印一事,大多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没人愿意承担账目出现一丝差错,便来回奔袭,浪费人力物力的责任。”

听到这话。

百官在心里纷纷点头,他们很想说,“听听,这是六岁孩子都知道的道理啊!陛下却非要大杀特杀!”

朱元璋倒是饶有兴趣,“继续说。”

“陛下如此作为,必有目的!他还曾让微臣猜想。”

朱元璋一愣,“猜咱的目的?”

他看向那封奏疏,目中逐渐锋锐,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吧?咱这就抓住伱。

他期待的问道:“说说你的答案?”

谁知下一刻。

苏贵渊却摇头,“微臣没猜出来。”

混账!

狡猾!

朱元璋心中暗骂一声,有种已经逮住兔子,却又被它逃了的懊恼。

“倒是吾儿又说,就算陛下杀了所有涉及空印的官员。”

“到头来,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空印不会因为陛下杀的多就消失,贪污也不会因为陛下杀的多就不会出现。”

“相反……”

“空印一案,陛下杀的越多,往后各地之官吏便能光明正大的贪得越多。”

“陛下为杜绝小贪,却开启了大贪!”

朱元璋猛地暴怒而起,“小儿之话,胡言乱语!”

“请恕陛下念小儿童言无忌。”

此话一出。

诡异的是,刚刚暴起愤怒不已的朱元璋,重新恢复平静。

“世间没有两全法,既是童言无忌,便是一派胡言!”

谁知,他的话刚一出现。

却见苏贵渊忽然拜倒在地,似乎早就等着这一幕。

他高声道:

“非也!”

“回禀陛下……”

“吾儿曾言:世间犹有两全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