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再访诸葛亮(2 / 2)

曹丕大怒道:“曹彰,你不要不知足。”

曹彰反击道:“曹丕,你不要不知好歹。大哥做这些是为了你好,谁让你病恹恹的,没有半点男子汉的模样。大哥是万人敌,我天生神力,就你不行。”

曹昂已经习惯了这一幕。

曹丕会剑术,更偏向于技巧。他不是武人,主要是偏向文士,更擅长谋略等,身体的素质不够好。

曹彰则是一根筋,只想当战场上的猛将,不愿意读书。

恰是如此,曹昂让曹丕一直跑,持续的锻炼身体,反正累了有马车休息。这样的结果,是曹丕每天到了晚上,倒下就睡,完全像死猪一样。

曹昂让曹彰读书,每天晚上都要考验,曹彰是每天晚上都睡不着,痛不欲生。因为背不出来答不上来,真要挨打,或者要背着手蹲着,一直练青蛙跳的。

鲁肃跟在曹昂的身边,看着眼前的一幕,眼中却是赞叹。

曹昂是因材施教。

这很不错。

南下的路上有曹彰和曹丕的闹腾,反而不寂寞了。

队伍进入南阳郡后,曹昂带着人往宛城去。

曹昂去扬州庐江郡,可以走水路,速度也更快。之所以来南阳郡,是曹昂先见一见夏侯惇,说一说荆州的安排,了解荆州的局势。

最重要的一点,曹昂要去隆中见一见诸葛亮。

天下的局势已经彻底明朗,更没有历史上三分天下的可能了,诸葛亮也该做出抉择出山了。

曹昂就是请诸葛亮出山的。

队伍一路到了宛城,军队在城外驻扎,曹昂进入了城内,见到坐镇在宛城的夏侯惇。

这些年夏侯惇一直在南阳,始终没有出战,稳住了曹操的西南方,确保了南阳的稳定。

夏侯惇没有去前线征战立功,功勋却不容抹去的。

曹昂看到夏侯惇,抱拳道:“叔父!”

夏侯惇的性子比较直,也一直把曹昂当作晚辈,拍拍曹昂的肩膀,赞许道:“你小子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叔父老了,跟不上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曹昂摇头道:“叔父是中流砥柱,哪里老了?没有叔父坐镇南阳震慑刘表,荆州的兵马就随时可能北上,对我们是很危险的。”

夏侯惇哈哈一笑,脸上更多了笑容,

得到曹昂的认可很好。

夏侯惇开口道:“子修,你安排来的高柔,老夫见了,也接触了,非常不错,是个能干的小子。”

“你早该安排人来了。”

“南阳的政务,处理起来太费神,浪费时间也繁杂,高柔正好解决这些问题。”

曹昂笑道:“叔父认可了高柔,那就太好了。能跟在叔父的身边,是高柔的福气。除了高柔外,还有杨修,他是杨彪的儿子,颇有才华,性情稍微孤傲些,请叔父磨砺磨砺他。”

夏侯惇问道:“我保证打磨杨修,他去了哪里呢?”

曹昂回答道:“杨修去了凉州,调金城太守阎行、威武太守庞德的兵马来南阳郡参战。他们的兵力会隐藏在暗中,以便于叔父安排。”

“好,好,好!”

夏侯惇捋须笑了起来,赞许道:“你的谋划非常好,老夫不担心了。这一次,一定给刘表一个大大的惊喜。”

“去年的时候,刘表老儿把荆州治所,迁徙到江陵县去。他以为能躲过去,实际上一旦开战,别说是江陵县,就算是他在千里之外,照样灭掉他。”

曹昂嘱咐道:“这一战的成败,关系咱们家能否更进一步,乃至于能否取得天命,请叔父务必慎重。”

夏侯惇眼前一亮。

天命!

不就是改朝换代吗?

夏侯惇心中也期待起来,等到曹家取代刘家,他夏侯惇作为曹家的人,会有诸多的好处,至少也是封侯拜将。

夏侯惇想到事关曹家的天命,也没了刚才的恣意,郑重道:“子修放心,老夫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出兵的时候,也会和高柔、杨修等人商议的。”

曹昂笑道:“我相信叔父。”

夏侯惇问道:“子修现在转道豫州,走豫州去扬州吗?”

曹昂摇头说道:“我要去一趟邓县,在隆中拜访一个朋友。”

夏侯惇说道:“邓县毗邻襄阳,靠近刘表的边界,你一定要当心,要不要我安排人保护你呢?”

“不需要!”

曹昂道:“离开宛城后,我带来的军队会直接去豫州,先一步往扬州庐江郡去。我带着少数的虎豹骑,快马加鞭去隆中。”

夏侯惇不再多说,毕竟曹昂是有主见的人。

曹昂在宛城补给了粮草,又休整一个时辰,就让鲁肃和马超带着曹彰、曹丕和荀恽等人先一步离开,转道走豫州去庐江郡。

曹昂带上许褚,以及十个虎豹骑,以最快的速度往隆中去。

……

二月的隆中,万物复苏。

书房中。

诸葛亮正在看一本天文方面的杂书,上面有对天文、地理、气候变化的各种预判。

在诸葛亮看书时,忽然分神了,想到之前庞家传来曹昂夺取并州斩杀高干的消息。

曹昂实力更强了,曹家彻底蜕变了。

曾经的袁绍气势汹汹,是北方猛虎,对曹操呈碾压状态。短短两三年时间,一切都变了,袁绍死了儿子死了外甥,连并州都丢了,袁绍实力削弱了很多。

曹家反而包围了袁绍,攻守之势逆转。

在诸葛亮分神的时候,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诸葛均推开门进来,笑说道:“二哥,姐夫来了。”

“姐夫?”

诸葛亮眨了眨眼睛,一脸疑惑模样,问道:“哪个姐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