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漫卷黄沙望长安 第39章 七月狼烟(1 / 2)

那五百第一批服徭役的工匠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在回家的时候还能领到一贯工钱。

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象的事。

当得知这是陆简明的主意后,他们看陆简明的眼神变了,除了敬畏多了些感激。

甚至有人痛哭流涕地给陆简明跪下磕头。

“诸位都是咱们西夷僻工业城的奠基者,在这里你们付出了汗水,这是你们应得的!”

陆简明环顾四周,郑重宣布道:“随着咱们工业城的完善,以后还需要人手,我寻思着待大战过后这里将不再采用服徭役的方法,而是都护府雇佣你们,每天十五个大子,到时候希望诸位踊跃报名!”

“陆公子,某在龟兹也没家人,所以某不回去了!”

一位年轻的工匠站了出来。

“某家婆娘在这里做饭,某也不回去了!”

很快至少三分之二的工匠表示愿意留西夷僻守捉城,为安西都护府的工业城建设添砖加瓦。

陆简明压手示意安静,叽叽喳喳的人群立马安静了下来。

“有钱不赚是傻子,但是也不能不回家啊,赚的钱就是给老婆孩子花的……这都三个月了,之前每天回去一两天能解得什么渴,赶紧都回去,给你们半个月假,别让家里婆娘等着心急了!”

陆简明话音刚落,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小郎君放心,某还是光棍一条!”

“光棍更不能亏待自己了,赶紧回去!”陆简明哈哈一笑,“还不赶紧回去讨一个媳妇,如果人家姑娘不答应的话,你就告诉她别后悔,今日不同意,以后咱工业城的人他们将高攀不起!”

一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陆简明指着一位呲着黄牙的汉子道:“别亏待自己是指让你们也吃好喝好,哄好媳妇,可不是要你们去赌博啊!”

随即陆简明脸色一变,威胁道:“要是让我知道你们谁赌博,不管输赢咱这西夷僻工业城都不要你们,考虑好后果哈!”

这一次众人声音小了很多:“要得,要得!”

陆简明挥挥手,“知道了就都回去吧,走吧走吧!”

“陆守捉,那半个月后再见!”

“大人,你也要照顾好自己,你都瘦了!”

一众工匠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如今往返龟兹方便多了。

自从工业城开建之后,带动了好多营生。

最主要的行业是运输业,一些妇孺还有残疾老兵驾驶着牛车、驴车将龟兹附近的煤炭、硫磺、石灰、各地练好的生铁锭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城。

一趟两百文钱,到工业城管一顿饭,一个月跑三四趟,挣的钱足够一个六口之家吃饱饭了。

这些运输车辆满载而来,然后空车返回龟兹,牛车驴车一般得走三到四天。

所以这些工匠正好坐着这些源源不断的送货车辆返回龟兹。

据说至少有五千辆马车往返于这条道路上。

有了这漫长的运输线,就对应有了沿途的酒肆、茶楼等生意了。

这又解决了一部分百姓的生计问题。

其中最大的一支运输车队叫速达车行,据说这个车行的名字就是陆简明亲自起的。

这个车行清一色是伤残军人,为首的汉子叫郑屠。

那日在烽燧陆简明虽然救了他,但还是没保住他的腿,所以从榆林返回龟兹后,在陆简明的支持下这支车行正式成立。

“陆兄弟,我们走啦!”

一个络腮胡子等空车上坐满了返回龟兹的工匠后,骄傲得超陆简明挥挥手。

“走吧,路上注意安全!”陆简明挥挥手,“过两天回来找我,我有好东西。”

“好嘞!”

郑屠扬起鞭子,马车缓缓启动,半截空裤子随风飘荡,就像一道旗帜一般。

他身后跟着的五十多辆马车也缓缓动身。

一位工匠看见郑屠与陆简明关系熟络,于是套近乎道:“这位壮士和咱们的陆守捉熟悉?”

郑屠胸膛一挺,骄傲道:“何止熟,某在榆林前线的时候,还一起浴血奋战,某的命都是陆兄弟救的。”

郑屠话音刚落,惹得一众人羡慕不已。

“这一路就辛苦壮士了,这一次某等也深受陆守捉恩惠,这才有底气坐诸位的车。”

郑屠脸色一瞪,如牛眼一般大,将那工匠吓了一跳。

“这是顺路捎你们,不要钱……再提钱,这就下车去!”

面对暴脾气的郑屠,那工匠连忙赔着不是,不再扯这个话题。

这座工业城已经初具规模,如果从高空俯瞰的话就会发现在拉依苏河西岸的工业区是方方正正的,是边长达六里的正方形区域内。

白色的水泥砖块围墙正拔地而起,负责生产水泥的地方生石灰与水后腾起的蒸汽直冲云霄,工匠们带着一种叫口罩的东西忙碌着。

得益于距离拉依苏河不远处的石灰石矿,这里的水泥产量日间增多。

往后扩建,这里对水泥的需求更多。

“哟,这是在建的大门吧,看着挺壮阔的哈……”

眼看车队就要驶入荒漠了,一位工匠回头感慨道。

“看,那里有一个大石碑!”

有人发现在正建造的门口有一块巨大的石碑。

“哟,上面还有字呢。”

工匠中大部分人不识字,能认识自己名字的都算是半个文化人了。

有人好奇地问道:“这写的啥啊?”

郑屠抬头看了一眼,念道:“元和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大唐帝国安西都护府西夷僻工业城开建……”

郑屠还没读完,就听见有人兴奋道:“某看见某的名字了!”

这是旁边的人不屑道:“你识字么?”

“我的名字是个人都认识!”

“呵呵,这么巍峨壮观的石碑上怎么会刻你的名字,你看花眼了吧!”

“真的在这儿,你们看,我的名字你们大部分都认识。”

一个汉子兴奋地指着石碑上由两三个字组成整整齐齐的刻字中最好认的俩字。

“丁一……咦还真是你小子的名字。”一位不识字的老头凑近一看,惊讶道。

“会不会是重名了?”

丁一颇为不服气道:“你见过哪个有身份的人叫丁一,肯定是我!”

就在这时又有人惊喜道:“某的名字也在这里!”

人群瞬间明白眼前这片方方正正的区域里刻满的都是名字。

“快看看有没有我?”

“你叫啥?”

“王老五!”

“找找我,朱八八!”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