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 47 章 大哥来了(2 / 2)

孟蝶摇头失笑:“露微,走吧。”

“诶。”

孟蝶带着露微来到东跨院,她想去探望隔房的老祖宗,最好还是请示一下。

宁夫人有些意外:“我听说你刚从凝萃馆那边回来,怎么又过这里来了?”

孟蝶:“母亲,我刚听说隔房的老祖宗病的不轻,虽说是隔房的,到底也是长辈,我想过去探望探望。”

宁夫人沉默了一下,孟蝶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那边的老祖宗也确实是病了,被气得:“也好,毕竟是一家子,你就去看看吧。”

“诶。”

看宁夫人的态度,孟蝶心中顿时有数了,隔房的老祖宗是真的病了,而且也确实病的不轻。心里有了底,到那边孟蝶也就知道该怎么说了。

李三柱是真的病了,也确实是气病的,胸口处横着一股怒气,发不出来也咽不下去,这几天饭都没怎么吃,他本就年近八十了,这个岁数,气得好几天都吃不下多少东西,那还能好?整个人看起来毫无生气,颇有一种行将就木的架势。

“老爷。”何总管轻声呼唤:“李蔼的媳妇来看您了?”

“谁?”李三柱睁开眼睛。

“李蔼的媳妇,孟氏。”

李三柱挣扎着起身,何总管赶紧将靠垫垫在他背后。

李三柱:“快让她进来。”

“是。”

孟蝶一进屋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药味儿,她脸上神情不变,走到李三柱的床边:“给老祖宗请安。”

“快起来。”李三柱看到孟蝶,心情肉眼可见的好了不少,人也精神了一些:“坐吧,都是一家人,没那么多规矩。”

“谢谢老祖宗。”孟蝶接过何总管手中水杯,服侍李三柱喝了口水,这才坐下:“听闻老祖宗这几天身子不爽快。论理我们二爷是晚辈,他应该过来服侍尽孝,只是如今他不在家,只能我自己先过来了,老祖宗可不要嫌弃,等二爷回来了,再让他过来给您磕头请安。”

李三柱听着,眉眼舒展的越开,最后已经笑容满面:“好,好。”

何总管看了一眼李三柱,又看了一眼孟蝶:“老爷,要不要吃些东西?”

孟蝶:“老祖宗还没吃早饭?”

何总管:“今儿起的晚,还没吃呢。”其实压根就是气得吃不下。

“那我今儿岂不是赶上了?”孟蝶看向李三柱:“老祖宗让我蹭一顿呗,满京城谁不知道老祖宗这儿的饭菜是最好的。”

李三柱顿时就笑了:“最好的?”

孟蝶:“是啊,要是不够好,老祖宗怎么可能这么健康长寿呢。”

李三柱被哄得心花怒放:“好好好,你也一块儿吃。”

何总管闻言大喜,立刻指挥下人将早就备好的饭菜端上来。

普通人家,一大早吃的大多清淡,李三柱这里不同,大概是年幼和年少时吃不饱的日子太多,哪怕是早餐,李三柱也吃肉。

粉蒸排骨,梅菜扣肉,红烧肘子,葱爆羊肉,清炒菜心,醋溜白菜,两道素菜是因为最近食欲不振才加的,也没有汤,李三柱嫌弃汤不顶饿,一直不太喜欢喝。

孟蝶看得是大开眼界,生平第一次见过这么丰盛的早餐,一时间她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刚刚吹捧的话说不定就是实情,这么吃才会身体健康长寿吧?

疑惑归疑惑,孟蝶还是为李三柱布了两筷子菜。

李三柱:“你也坐下吃吧,这个葱爆羊肉最好吃,非常软嫩。”

“诶。”孟蝶夹了一筷子尝了一口,别说,滋味儿确实好。

孟蝶的到来让李三柱胸口的怒气消散大半,怒气这一散,饭量也就回来了。孟蝶眼睁睁的看着李三柱咔咔一顿吃,一连吃了三碗饭,不知不觉她也跟着添了一回饭……

然后孟蝶毫不意外的吃撑了,临来之前她在家已经吃一顿了,结果来这边她竟然又吃下去两小碗,还吃了不少肉,孟蝶的脸都木了。

露微还在那边说:“果然是老祖宗的饭菜好,我们二奶奶就属今天吃得最多。”

何总管眉开眼笑:“都说人多吃饭香,二奶奶吃得多,老爷今儿也总算有了食欲。吃的虽不比往日,好歹也有了过去的三分之二。”

孟蝶整个人直接石化,三碗饭还有那么多肉,还只是往日的三分之二?您老到底是多能吃?一时间她忍不住怀疑,听说老祖宗年幼时家里十分穷困,难不成是吃穷的?

好吧,理智上她知道这不可能,就是脑洞这个小妖精,有时候宛如脱缰野马不太受控制。

脑子里天马行空的想着,孟蝶面上一直注意着李三柱,见对方打了个哈欠:“老祖宗,要不您先睡会儿?”

李三柱点点头。

孟蝶:“那我先回去,等明儿老祖宗得了空,我再来请安。”

“好。”李三柱强忍着困意:“老何,把那个粉彩福寿纹的碗拿来。”

“是。”

李三柱看向孟蝶:“这个福寿纹的碗是我平时常用的饭碗之一,就是你刚刚吃饭用的,你那丫鬟说你饭都多吃了不少,可见这碗你也喜欢,拿回家去用吧。”

孟蝶十分意外,人都愣住了,回过神来赶忙道:“老祖宗,您儿孙满堂的,这长寿碗独独给了我,外面的人还不说您老偏心都偏到咯吱窝了。”

李三柱一乐:“我这满堂儿孙的,这么多人,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不是很正常么?十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呢。”

孟蝶突然就理解了那句,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李三柱:“拿着吧,一只碗罢了,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孟蝶:“谢谢老祖宗。”

就这样孟蝶探病,带回去一只碗。

回到院中,杏黄先是仔细看了孟蝶一遍,孟蝶哭笑不得:“隔房又不吃人。”

杏黄一撇嘴:“哼,是不吃人,他们会咒人。”

孟蝶:“以后这种话可不许说了,隔房的老祖宗还是好的。”

杏黄没应:“露微姐姐,你怀里怎么抱着个小匣子?里面难不成是什么宝贝不成?”

露微喜滋滋的说:“还真让你说对了,里面可不就是个大宝贝。”

“什么呀?”杏黄走到露微身边。

“可要小心了。”露微避开杏黄,将小匣子放在桌子上,打开小匣子:“这是隔房的老祖宗平日里吃饭常用的碗,如今给了咱们二奶奶。”

“真哒?”杏黄顿时喜形于色:“这是隔房老祖宗常用的饭碗?”

露微点点头:“对。”

杏黄:“哎呀,这才是长辈呢,怪道能成老祖宗呢。”

孟蝶扶额,雪青忍不住扑哧一笑:“怎么?这回不骂了?”

杏黄给了雪青一个白眼,做祈祷状:“老天爷,您一定要保佑隔房老祖宗长命百岁。”

露微也忍不住失笑,这杏黄,川剧变脸都没她快。

杏黄祈祷完毕,手脚麻利的将碗收起:“以后二奶奶每天吃饭就用这只福星长寿碗。”

孟蝶一愣:“我知道过了七十的老人家,平日里常用的饭碗被称做长寿碗,这福星二字又怎么解释?”

“我娘以前同我说,能在战乱年代活下来的人那都是有福气的,活下来又长寿,晚景还优容的,那就是妥妥的福星。”杏黄眉眼弯弯:“隔房的老祖宗都快八十了,又是那个年月活下来的人,他常用的饭碗可不就是福星长寿碗。”

孟蝶想了想:“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能在那个年月活下来的,确实都是有福气的。”

露微倒了一杯去腻的茶给孟蝶:“有一句杏黄没说错,怪道是老祖宗呢,咱们房里有这么一只长寿碗,必然能得到老祖宗的福气和长寿保佑。”

孟蝶点点头,接过茶杯喝了一大口,在心中为李三柱点了个赞,也不怪哥哥疼姐姐爱的,确实会做人。

然而人类的认知并不相通,李三柱的长子李晨生完全感受不到李三柱的会做人。

胸中的怒气散了不少,又好好的吃了一顿饭,睡了一觉,李三柱又恢复到往日的生龙活虎,当即就命何总管继续清点家产,继续气病之前没完成的事儿,他要分家。

“爹,儿子知道错了,真的知错了。”李晨生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爹,父母在不分家,儿子也是当曾祖的人了,这会儿您老分家,外人怎么看我们家?怎么看儿子?”

李三柱:“这会儿知道要脸了?知道外人怎么看了?你当初提那丧良心的事儿时怎么没想这些?你怎么就没想到你还要不要这张脸?”

李晨生:“爹,儿子当时是猪油蒙了心,爹说完,儿子就已经知道错了。”

“知道错了?”李三柱冷哼一声:“真知道错了还让你老婆去侯府?嫌丢人丢的不够远,嫌大家都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

李晨生:“爹,媳妇儿去侯府的事儿,儿子属实不知道,当初也是她撺掇我……”

啪——李三柱手中的茶杯直接摔到李晨生面前,茶水和碎瓷渣瞬间崩得哪里都是。

李晨生一哆嗦。

李三柱气得呼哧呼哧的:“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畜生,出事了竟然让女人背锅!让女人背锅!我当年胆子在小,我也没说求姐姐替我从军,姐姐替我那是姐姐疼我。”

“那个年月经常有军匪来抄家,我哪次没背着娘,护着大嫂和侄儿?我哪次把女人推出去了?你这还没到生死交关的时候呢,就让老婆背锅了!李晨生啊李晨生,我骂你畜生都是高抬你,你连畜生都不如。”

李三柱越说越气,抡起拐杖打向李晨生:“老何,分家、分家,今儿必须把家分了,你去隔壁两家,让李宝和李百岁都过来。”

老何连忙扶住李三柱:“老爷您消消气,您先消消气。”

李三柱:“去清点产业,去找人,去咳咳咳……”

老何:“老爷,您放心吧,我都安排好了。”

李三柱这才喘匀了这口气,忍不住老泪纵横,他承认他胆子小,也没什么才能,可他也知道男子汉大丈夫,就算不能顶天立地,总得能为妻儿遮风挡雨吧?

他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个玩意儿呢,先是觊觎隔房孙子辈媳妇的嫁妆,出了事儿又让老婆背锅。他到底是造什么孽有了这么个玩意儿!

不得不说,李三柱是真的雷厉风行。孟蝶晚上去给侯夫人请安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个事儿,李三柱那边彻底分了家。

李三柱共有三子,其中二子已经故去,还剩下大儿子李晨生,小儿子李水生。

本朝继承的律法并没有什么推陈出新,基本是延续前朝,前朝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图产,不问妻、妾、婢生,只依子数均分;女干生之子,以子数量与半分;如别无子,立应继之人为嗣,与女干生子均分;无应继之人,方许承继全分。凡户绝财产,果无同宗应继者,所生亲女承分。无女者,入官。”

李三柱没有爵位,他将家产四分,三份一模一样的能占家产九成,均分给三子,故去的老二由他的两个儿子代领。剩余一成则是他李三柱的养老以及将来亡故时办丧事的费用。

他家也没有永业田祭田什么的,这样的分法既符合律令也符合易朝习俗,也算是李三柱最后给李晨生留了一些脸面。

对外李三柱只说自己乐意跟着小儿子生活,不说大房的不是,这样就算有人嚼舌根,那也是笑李三柱偏心,不至于说大房不孝。

然而大房的心还是在滴血,原因无他,李三柱私房多,他是幺儿,哥哥姐姐在世的时候都没少给他好东西,那些物件都是珍品,有些还是前朝皇宫里面的摆设。

现在老爷子不同他们生活,将来这些岂不是都便宜了三房?李晨生浑浊的眼睛仇恨的瞪了一眼勇毅侯李宝。见勇毅侯看向自己,连忙垂下眼眸不敢对视。

听完侯夫人说的,宁夫人叹了口气:“二堂哥和二堂嫂倒是好人。”这里指的是李晨生的次子和次媳。

周氏点点头:“我记得他家有个小子已经考上了武举人,说是打算明年考武进士呢。”

吴氏:“不止,他们家还有小的,念书也很有天份。”

侯夫人连连摇头,意有所指:“这当长辈的就不能偏心,偏来偏去偏出个祸害来。”这次的事儿,纯粹是李晨生的长子一家撺掇起来的。

岳氏捧了一句:“这天下间若是都像母亲这般公允,哪还有那么多后宅阴私?”

一句话,大厅中的气氛彻底缓和,又恢复往日的欢声笑语。

宁夫人:“对了,有件事我想问问大家的意见。”

岳氏:“大嫂,什么事?”

宁夫人扫了一眼众人身后跟着的丫鬟嬷嬷:“这几年府里连年添人手,有小主人出生这本是应该的,倒也无可厚非,只是除了贴身的丫鬟小厮,大多都是倒班的。”

宁夫人起了个开头,不少人就猜到了问题的所在。

“当值或者跟着主人的时候还好,不当值的时候,她们也要互相走动串串门。”宁夫人长叹一声:“多少事端都因此而起。”

孟蝶在心中给宁夫人点了个赞,这些下人不当值的时候到处走动,自然也就到处传话嚼舌根子;除此之外,还有那些与当值的人在一起闲聊打牌的,这就导致当值的人心思不在工作上,只顾玩乐,渎职的事儿时有发生。

这两种还算好的,还有那一等可恶的,仗着自己略有体面,什么事儿都要插一手,东撺掇撺掇,西拱拱火,绝对就是无事生非的代表。

岳氏想了想:“现在后宅的下人都走哪个门?”

宁夫人道:“还是走后罩房那边的后门居多,偶尔也走两个跨院的后门。”

“两个跨院的后门每天有具体关院门的时间么?”岳氏顿了一下,见宁夫人没接口就知道了:“不如先将这两个跨院的门锁了,一律走后罩房的后门,这里我记得是到点锁门的。”

宁夫人点点头,看向周氏三人:“你们觉得怎么样?”

周氏:“二嫂说的是,那两道门本也不长走。”

吴氏:“锁了清净,也不用安排人手守着了。”

弟妹们都同意,宁夫人当场定下:“那就把两个跨院的门都锁了。”免得晚上吃酒打牌成风。

宁夫人又道:“至于白日里,很多丫鬟婆子都是住在府里的,她们不当值的时候也不能完全将她们拘在屋子里,可任凭她们整日里东游西荡的,也不规矩。”

这一点确实棘手,岳氏沉吟半晌:“管事媳妇们每天来回事大多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能完事?”

宁夫人:“还是吃了早饭之后,她们开始回事,现在府中没有大事,我又多了芸丫头和蝶丫头两个帮手,通常不到午时就能完事。”

岳氏看了一眼温氏和孟蝶:“大嫂好福气。”

宁夫人笑笑,好福气她绝对承认,两个儿媳妇都极为孝顺又会办事,满京城的小媳妇中,她的两个媳妇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好。

岳氏笑着说:“管事媳妇们都是有正经事的,每日定好了回事的时间,事情一办完,杂七杂八的事情就不要再烦她们,让她们在家好好休息。”

宁夫人一顿,随即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她们每日办正经事就已经忙碌不已,琐碎事何必又再烦她们呢。”

侯夫人也点点头:“她们都是府里的老人儿了,确实不应该事事都麻烦她们。”

妯娌两人相视一笑。就是这些管事媳妇,仗着自己有体面,最能调三窝四,现在不让她们随意进府,看她们还怎么撺掇。

剩下居住在府内的丫鬟婆子,倒是还没有好的处理办法,不过没了这群住在府外的人勾连,她们也不足为虑。

孟蝶默默的看了一眼岳氏,沉默不语。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