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 25 章(2 / 2)

七零年代青云路 鹿子草 16821 字 2023-05-15

田婶心里是满意,当不当电话员无所谓,只要能给她安排个正式工作就行。

“这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田婶追问。

“今年招聘所有人员,除了十五个船员,全是临时工,包括电话员。”宋恂又保证道,“不过,你放心,每年会有转正名额,有您贡献这个配方,她转正是迟早事。”

“那我家其他几个怎么办”

“您家大壮没念过书,二壮是初小文化,其实都是不符合我们这次正式船员招工条件。但是,因着您手里配方,我可以给二壮一个正式工名额,给大壮一个临时工名额。至于您家里那两个最小,以后有了条件,您还是送他们去读几年书吧。年纪到了以后,来我们公司报考时,可以优先考虑您家孩子。”

她家大壮二壮打鱼本事都没问题,如果正常招工话,是可以选上临时工。

宋恂给出这个条件,看着挺热闹,但是只占用了一个正式工名额,又招进来一个帮他打理工会事务临时工。

贾红梅配合地惊讶张嘴,强烈反对“船员那边招工基本已经定了,这会儿把老田家人插进去,有两个人就要被刷下来你这么干是要得罪人”

宋恂无奈地摆摆手,

见田婶还是没反应,宋恂起身道“田婶,这是我能给出最好条件了,您再考虑一下吧。如果您觉得合适,就尽快来一趟大瓦房,咱们商量后续事宜。”

两人从田婶家告辞,回到大瓦房时,刚进院子,就听到了里面争吵声。

“哎呦,这一天天,真是没个消停时候。”贾红梅抱怨着,就快步跑进去看热闹了。

宋恂“”

发现他们回来,只有严秋实和吴科学关心了一下田婶蟹酱配方问题,其他人还在吵吵呢。

“你这样安排就是不公平为什么其他人都是接打电话,轮到我们这里就变成了命题考试”几个女知青围着杜三泰要说法。

“你们都是知青,普通话根本不用考,能把我们南湾话说顺溜了就行”杜三泰自有他道理,“给我们打电话,不只是省城那边,南湾也不少。你们连四和十都分不清,公社让十点去开会,你们给记成了四点。怎么当电话员”

他们南湾话里四和十是同一个发音,外地人经常闹出笑话。

不止这些知青,宋恂也分不清楚。有时候需要结合语境去推测对方说是四还是十。

杜三泰给刚进门两人讲了事情原委。

项小羽之后五个知青,像是从她身上找到了通关密码。

一个个接打电话时候,都是扯着嗓子喊,生怕声音小了,对面听不清。

再加上,他们本身普通话标准,跟省渔两通电话,很顺利就完成接听了。

杜三泰觉得这样不行,电话员只招一个,这得考到啥时候去干脆就把几个知青召集起来,让他们说南湾话。

知青们觉得这样不公平,同样考试,内容却不同,有什么公平性可言

李英英见到宋恂,便直接告状“宋主任,考试形式和内容是提前说好,公司总不能中途出尔反尔吧”

她其实不在乎一个电话员工作,接打电话枯燥得很,有什么可做

但她得抓住这个跟宋恂近距离接触机会

自打宋恂来了瑶水,除了在养猪场那阵子,她能与宋恂说得上话,之后就再没什么碰面机会了。

宋恂就像个工作狂似,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要么就是在省城出差。

她根本找不到接近宋恂机会

原本寻思,让他趁机搬去知青点住,结果天公不作美,知青点房子居然塌了

所以,这个电话员她是非当不可。

杜三泰反驳“我们只招一个电话员,这样考试话,大家都能通过,最后选哪个”

宋恂挥手让知青们坐回去,继续等电话。

然后对杜三泰交代“那你就多费点心,给大家出一份南湾话考题吧。等所有人都接打完电话以后,合格同志进入第二轮考试,就考南湾话。”

众人“”

行吧。

宋恂没把电话员事,放在心上。

他已经认定这个电话员工作就是项小羽了。

外地人说南湾话不占什么优势,别看知青们来南湾插队已经好几年了,但是该说不好还是说不好。

这些知青平时吃住都在一起,除了上工时能跟社员零星说几句日常用语,平时都用普通话交流。

有些人南湾话还没他这个刚来说利索。

他把招电话员事情交给了贾红梅负责,自己跑去码头找项队长了。

项英雄正在跟社员一起鼓捣那两对新买回来退役机帆船,看尽宋恂找过来,还拉着他帮忙看看其中一艘船发动机。

宋恂拿过工具箱,一面检查排气缸,一面跟他说了晒蟹米问题。

“出口公司那边是常年收蟹米,不过,我看咱们村里好像很少有人晒蟹米”

妇女们一般都是弄紫菜海带或者烤鱼片,蟹米不常见。

“那玩意不好弄,一只螃蟹只能抠出一丁点肉,蟹子打开就吃了,谁还有耐心把肉留下来晾晒成蟹米呀”项队长摇头,“而且队里晒蟹米,一般都是用妇女小孩赶海捡回来螃蟹晒。你想想,那点螃蟹才能晒出来多少”

“咱们船队捕回来螃蟹不做蟹米”

“螃蟹不好保存,我们出海捕鱼时候,一网下去会零星捞上来一些,不过要么当时就吃了,要么就重新扔回海里,不然没等船队收山,那螃蟹就死了。”

宋恂把堵住排气缸清理干净,示意项队长启动发动机试试。

“你意思是,这个蟹米买卖做不成”

“做不成。”项英雄坚定摇头,“螃蟹保鲜太费劲了,一斤两斤买卖,人家出口公司跟咱做吗”

为了做两斤蟹米,得消耗上百斤螃蟹,谁有那个耐心呀。

跟项队长这里说不通,宋恂给他们修完发动机,用抹布擦干净手上机油,就跑去了隔壁他们公司船上。

赵老大和孙老大刚收了风帆,坐在船头抽烟聊天。

见他从那边过来,便笑道“小宋主任,来找我们是有事吧”

宋恂接过他们递来烟夹到耳朵上,问了他们任务完成情况。

“不就是五千担嘛,你就放心吧,下周开海,我们正准备大干一场呢”赵老大笑道,“不过,你要是能把公司新买船给我们用,我们肯定完成得更快”

宋恂心里一动。

与出口公司签订合同中,没有规定,供货时使用必须是这次新买渔船,只要他们每月能完成规定水产供货量,对方不管他们是怎么调配船只。

宋恂笑“用新船也不是不行。”

“真”赵老大和孙老大同时坐直身体看过来。

他们可是眼馋那几对新船,眼馋好久了。

“真,我打算将两对新船,与之前旧船调换一下,先保证咱们生产任务完成。”宋恂停顿片刻又道,“不过,这两对新船使用是有条件。”

“啥条件”

“新船空间大,我打算在船上直接弄一个加工小作坊。”

孙老大皱眉“加工什么”

“蟹米。”宋恂笑眯眯道,“听说以前捞上来螃蟹都是扔回海里,以后就不用了,可以直接在船上清洗蒸煮,就地取肉,晒成蟹米。”

“呦,那工作量可就大了。等待起网时候,还得加工螃蟹,耽误船员休息时间呐。”

他们拿都是固定工资,这会儿没有津贴补贴一说,那都是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

所以干多干少一个样,哪怕额外给公司加工海味品了,船员也是拿不到钱。

他们作为船老大,虽然想开新船,但绝不能这么坑手下人。

见两个老大热情减退,宋恂继续解释“哪个小组能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同时,加工蟹米,这两对新船就是哪个组。公司对加工蟹米数量没有要求,蟹米收购价百分之十可以拿出来补贴船员。干得多了,船员就多得点,干少了就少点,全看你们自己吧。”

加工蟹米,除了费点柴火和盐,基本算是无本买卖,给出去十个点,公司不吃亏。

“公司能给现钱”这不是擎等着犯错误嘛。

宋恂摇头“工会马上就要成立了。我们公司福利待遇好,会通过福利形式发给大家。”

孙老大一拍大腿,“干了”

哪怕每人给发条毛巾,也不算白干活呀

“哈哈,这两对船还挺抢手。公司马上就要进一批新船员,恐怕不少人都打着这些新船主意呢。”宋恂起身下船,“就这两三天吧,我会召开船长会。到时候咱们商量一下这几对新船归属问题。”

项小羽最终凭着她大嗓门,流利普通话和有先天优势南湾话,杀出重围,当上了大瓦房第一任电话员。

虽然只是个临时工,但她也挺高兴,他们家赚工分人多,不差她口粮。

她以后也是每月领工资人啦

收到录用通知以后,与家里人庆祝一番,就一直在留意隔壁动静。

听到宋恂和吴科学下班回来以后,就爬到篱笆墙上招手,“噗呲噗呲”地引起宋恂注意。

西院那边还额外住着四个男知青,项小羽不乐意过去。

宋恂打开篱笆门走过去,一本正经地问“想好给我送什么礼了”

“哈哈哈,”项小羽人逢喜事精神爽,大方道,“明天就送,明天就送到时候我多包点饺子带去大瓦房,让大家都尝尝我手艺。”

“你还是别带去大瓦房了,我在家吃就行了。”

项小羽在心里偷乐,这小宋主任还挺独,吃个饺子还得吃独食。

见她表情奇怪,低着头偷笑,宋恂无奈道“田婶家田大妮,明天也会来大瓦房上班。要么你去跟她商量着,一起送东西。要么你就别送,不然影响和新同事团结。”

“啊大妮姐也要来上班啦田婶同意配方了”项小羽惊喜地问。

“嗯。”

“那行,我找大妮姐商量去,她跟我姐是小学同学。一个班长一个副班长,我们从小就熟”项小羽怕他对田婶有偏见,连累田大妮,忙替田大妮说好话,“他家家里家外都是大妮姐一把操持,她跟田婶虽然是母女,但是完全不是一路人你招大妮姐进公司就对了,她可能干了,一个顶俩”

“行了。”宋恂见她叽叽喳喳起来没完,好笑道,“我自己招进来人,还能不知道底细你就别操闲心了,赶紧干点正事,把给我礼尽快送了。”

“嘿嘿,我太高兴啦”项小羽冲他摆摆手,出门就往田婶家跑,找田大妮商量去了。

不过,这两人没商量出什么结果,第二天上班时候,每人给大家带了点小零食,就算当做新员工见面礼了。

毕竟家里都不宽裕,给这么多人送饺子,那得用多少面和肉啊

宋恂嚼着烤鱼片,问杜三泰和严秋实“船员录用通知张贴出去没有”

“在代销点门口贴了一份。怕有人没时间去看,我和老杜还跑去,挨家挨户地通知了。”严秋实答。

宋恂点头“那行,既然船员已经就位了。咱们尽快安排一个全体职工大会,一是给新船员做培训,讲讲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福利待遇,二是,准备今年船长选拔。”

“这会儿选拔船长”

“现在不选什么时候选”宋恂翻了下笔记本说,“老船员在过去三年没有任何晋升机会,一直跟着那几个船老大干。只要船老大不退休,他们就没有出头日子。这次有了新船,还有一批实力不俗新船员加入,正好可以借着这次机会,让大家竞争一下,新增几个船老大位置。老人新人都可以参加选拔,也算是给大家一次激励吧”

这个可是个大好消息

升职就意味着涨工资,到时候不知多少人要抢破头了

几人正商量着开全体职工大会事,大瓦房院门却被人从外面用力推开了。

结实木门被人推得来回晃荡了好几下。

一个宋恂眼生高壮年轻人,从外面跑了进来,身后还呼啦啦跟着五六个家里兄弟。

“杜老三,你给我出来说清楚”那年轻人进到办公室就指着杜三泰鼻子问,“你既然收了我烟和酒,录取名单上为什么没有我名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