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一天就给一把米(1 / 2)

盛唐补遗 高十翼 2842 字 1个月前

尽管高不易应对饥荒的准备做的充足,但是,到了七月中旬还是出现了饿死人的事情,这让他大为恼火。

“黎干,你身为长安府尹,在物资充沛的情况下竟然出现了饿死人的事情,你不称职啊,你良心不会痛吗?”

“陛下息怒,臣万死!”

“万死?你有一万条命吗?现在给我立即回去,好好赈灾,再出现这类事情,严惩不贷!”

“是是是!!!”

“裴爱卿,让户部也派人前去协助,同时查查这饿死人是咋回事,堂堂的长安府尹,竟然在物资充沛的情况下出现这情况,连头猪都不如。”

“是!”

等众大臣退下,高不易心中很是烦躁,按照长安府尹的奏报,现在灾情才刚刚开始,刚开始就出现了饿死人的事情,后面会咋样他也说不好,因为他对大唐的救灾体系知之甚少,如果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剧,想到这他手指发凉。

“不行,不能再一直待在这深宫里了,大政方针暂时只能这样,需要看看到底执行的怎么样,道听途说,或者只看官员奏章总归不实,尤其是想从官员那张圆滑的嘴中,听真话更难。”

主意打定,他叫来太子处理日常政务,他自己则带着上官裴慧悄然出了长安城,无人知其踪迹,只让训练渐成的裴龙卫跟从护卫。

出长安之前,高不易突然想到了李白,之前一直忙于政务,说好的接见他呢,结果太忙了,只能先行也让他做了翰林,不知道如今怎么样了,就让上官裴慧派人叫李白和崔元一起。

这样既可以有人说话,还可以通过他们多了解一些人文风情。

可是一出长安,拐进小道,眼前的景象让他如遭雷击,他对农村的记忆还停留在二十一世纪,虽然不说家家都有红砖房屋吧,但是他估计有六成应该不成问题,毕竟这是大唐盛世啊,没想到现实狠狠给他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红砖房?不存在的,有的只是低矮的土胚茅草房,家境好一点的,也只是用青砖垒了矮矮的四角地基而已,如今由于闹饥荒,家家户户没有一家烟洞是冒烟的,透过用几根木头歪歪扭扭围起来的围墙往院子里看,无论老幼,都是衣服补丁摞补丁。

看到这,高不易脑子嗡一下就白了,他首先觉得是对不起眼前的百姓,是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害他们受苦了。

忍不住,他推开了眼前这户人家的柴扉,见到四个陌生人走了进来,吓得院中的妇人和孩子往男人身后藏。

“几位从哪里来?”

“外地来去长安的,路过这里天色已晚,想来借个宿,不知道主人家可方便?”

“原来这样,住宿没关系,可是吃食就招待不了了,因为才闹了灾,一家人也只能靠着官府救济,实在是拿不出多余口粮,远客见笑了。”

“无妨,我们自带了干粮,有间能够遮风寒的地方就行。”

男人想了想,然后到:“娃他娘,把正屋打扫一下,给客人住。”

“这如何使得,借我们一小屋就行。”

“远客不必推辞,不能供奉吃食已是多有歉意,如果再不尽点礼数,明天要让族老知道,我们一家可就无法在村里待了。”

高不易还要不同意,结果被李白从身后撤了撤衣服,高不易奇怪的回头看看他,李白笑道:“主家盛情,推却不好。”

高不易这才答应。

自从他们住进来之后,一直到晚上,女人和孩子都进了一个角落里的小茅草屋,再没有出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