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长期合作(2 / 2)

而且邹教授说的也是实情,学生就是短期的撑死一两年。

直接招人,编外工资什么水平,他自己不就是么,到手两千多块钱。

技术高的肯留就怪了,除非是准备考邹教授的研究生,不然很难找到合适的。

的确是没有找他这样合作来的经济实惠,并且还没其他事。

看样子这个合作是真的能长期保持,稳定的一个月两千,这钱未来不好说。

对于现在的江皓而言算是一笔稳定的现金流吧。

几人在咖啡馆喝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的咖啡,江皓还被邀请着去了次实验室参观。

当然邹教授本人还有事,就是付豪和虞欣桐带着他去逛一逛。

顺带给他找个地方,让他把剩下的一些修改的东西修改完。

相比起李哥在松师院的实验室,见过松工大的这邹教授的实验室,江皓算是开了眼。

这条件差距太大,别看实验室使用面积好像差不多。

但是李哥实验室除了办公桌和实验操作台外,都空空的。

反观邹教授用的这个实验室,好家伙,各种大型仪器都塞满了,反而工位就没几个。

他就是不懂科研具体实验项目,但光看仪器的成色以及内部的装修,就能判断出来差距。

怪不得真想搞科研得去好学校呢,他们学校这科研的确是有些开摆的意思。

“这是我们邹老师管的其中一个实验室,另外还有两个不下于这个实验室的。”

虞欣桐在一旁很自豪的给他介绍起来,就目前这情况,的确是有骄傲的资本。

“虞师姐,冒昧问下,邹教授不是普通的教授吧?他接的课题大概什么规模的资金啊?”

看这规模情况,江皓也不是傻子,能看得出来邹教授怕是在这松工大中也不是普通青年的教授。

“哈哈,我导师是“杰青”,目前这个课题的资金是770万。”

听到这儿,江皓算是有数了,还真有些名头。

并且这大组就是大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也难怪但是李哥跟他说的,他目前接的市级的项目放到他导师眼中连申请都觉得掉份。

直到下午把要改的东西改完后,江皓才离开。

走之前还加了虞欣桐和邹教授的微信。

回到宿舍后,江皓电脑上已经收到了来自付豪传送的,接下来需要定期维护的系统代码。

“已收到!”

一边回复后,一边还百度了下关于邹教授的信息。

本硕电子科大毕业,博士是日本的东京工业大学毕业。

被松工大直接引进的人才,来了就给了副教授的待遇,后边不仅评了教授还评上了“杰青”头衔。

所谓的“杰青”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评选要求40周岁以下,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具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

已经是年轻教授中,到顶的成就。

甚至网上还有“小院士”之称,是院士的后备人才。

之后估计过个几年评个“长江学者”,就有望朝着院士进发了。

的确是人才,估计松工大能招到邹教授就已经是人品爆发。

“江大佬,以后你可别提关于那个保研同学的事啊。”

付豪的消息这是后又再一次传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