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抄经(1 / 2)

兽医的红楼 杨七字 4735 字 2个月前

看到锄药嘬牙花子,薛蟠哈哈大笑。

薛蟠道:“兄弟是阿堵物缺些个?”

锄药道:“令妹大才!只可惜小弟我确实囊中羞涩,若是三二百两,勉强凑一凑,借一借,尚可勉力支撑。若此等局面,乃是大户作为,怕不下千两纹银?”

薛蟠道:“兄弟,我与你做一场生意如何?我家借贷你一千两银子,年息一百两,十年归还,本息总计两千两,如何?”

锄药闻听,简直不敢相信,有这等好事?

按照行情,民间借贷年利九出十三归。

薛家这利息,十年只当得三年利,而且十年归还,投资风险更大得多,论起来更不合算。

锄药拱手道:“大哥厚意,小弟感激!只是无功难承重禄。”

薛蟠竟又大笑起来。

锄药不解。

薛蟠道:“兄弟说的话,都被阿宝料中了!”

锄药不由有些赧然,谁说女子不如男。

薛蟠道:“阿宝说了,若是锄药兄弟不受,可另立君子协定,日后薛家若有难,兄弟帮一把就是。”

锄药也不忸怩作态,于是成交。

锄药不懂施工,一发请薛家出人相助,照算工钱,薛蟠答应下来。

梨香院,薛姨娘心里七上八下,一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就这么支出去,合算吗?

薛宝钗给老娘盘算道:“阿母,一千两我家是不是容易拿得出?”

薛姨娘自然点头,这点钱对薛家确实不是大事。

宝钗道:“阿母看哥哥,是不是发家的主?”

薛姨娘摇头。

这个正是她的伤心处。薛蟠别说发家,守成都千难万难。

宝钗道:“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哥哥既如此,则日后难免沟坎,关键处有人拉一把,是不是远比一千两值?”

薛姨娘道:“我的儿,这我懂得。可是这锄药儿,一介小奴子,能指望什么?”

宝钗笑道:“阿母不知。我今日借着勘察地势,其实把这小奴儿查看了一回,无论言谈举止,学问心志,都不是奴儿辈所能比较。女儿敢断言,此子日后必有腾达之时!”

薛姨娘就笑道:“我的儿,你竟打起包票来,若是他日后竟腾达不起来,又作何讲?”

宝钗笑道:“倘若如此,我家把他赎买过来,放在哥哥手下做个大掌柜,也不亏了这一千两!”

薛姨娘方才明白,这原来是个左右不蚀本的买卖。自家这女儿可惜了,倘若是男儿身,怕不又是个诸葛孔明?

这日晚,东府大宴。

贾敬的寿辰。

贾敬不愿意回府,也不让子孙前去道观打搅清修,只让贾珍好好招待来贺喜的亲旧好友。

秦可卿病了,尤氏招待一伙子族中内眷在内院吃酒,王夫人凤姐等都在,只有贾母说吃坏了肠胃,没有过来。

族里太爷老爷子侄一大群另在园子里吃酒。

期间,贾蓉作为贾敬的独孙儿,两边跑腿,敬酒说话儿。

在内院这边,贾蓉就说到贾敬让他父子尽心招待客人,并将“劝忏文”印一万份发放。

内中贾璜家的就说道:“太爷也是一片爱护心,从前的劝忏文,听说都是子弟手抄,如今改印制了。”

王夫人想起来贾珠在时候,也手抄经文来着,不由黯然叹息道:“那是早年,如今族里读书的,老的年纪高大,小的写字也写不好,怎么抄经?”

贾璜家的惊奇似的道:

“二太太不知道么,府里的小子锄药,书写是极好的,听说提拔做了宝二哥的书童了,一手馆阁体正气堂堂,满族学没第二个!说起来,到底是西府上文运旺达!”

王夫人手中银盏重重一顿,一张脸登时就黑了。

宝玉的小厮,竟然压过主子一头,还“文运旺达”!

全场鸦雀无声。

凤姐儿一愣,旋即笑道:“原来府里竟有这等小厮,别说婶娘欢喜,我这做小辈的也脸上有光!”

正巧贾蓉进来,远听到“锄药“两个字,也大声道:“可不是,刚才园子里太爷也夸这个奴子,说先珠大哥而后,就数这一个出挑!”

王熙凤看到王夫人几乎要暴走,赶紧道:“蓉哥儿敢是听得差了!奴才们写几个字,不都是宝二哥调教?纵有出挑的,也不过是矮子里面的高子。”

偏生贾蓉是个没心肝的,吊书袋笑道:“二婶子藏拙哩!谁不知道西府里是郁郁乎文哉?不如找那奴儿来,当面竟试他一试!”

众人轰然叫好。

却说锄药和薛家敲定了借贷大事,晚上薛蟠请锄药吃酒。

两个人正吃得酣畅,忽然来旺来传,说让往东府去。

锄药有些纳闷,今夜东府寿宴,只薛姨娘请了去,宝钗薛蟠都在家,怎么叫自己一个奴子前去?

就是黛玉的鸟儿不好了,也该去西府。

锄药也没多想,请薛蟠使人通告一声老娘知道,自己就随来旺转东面往东府去。

不多时,走侧门进了府,左转右转,到了主宅,又过了好几道门墙,来到东府内院。

锄药被带到四进院子,隔着花墙,内垂花门一派莺歌燕语。

贾蓉亲自拿来笔墨,请锄药抄一段经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