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被忽悠一愣一愣的苏轼(2 / 2)

可一旦陷入长时间的拉锯战,那可就麻烦了。

由于大宋朝廷需要征收更多的军饷,只能对治下的百姓继续加大负担,把赋税纷纷摊派给寻常的百姓。

原本那些只想安稳过日子的寻常百姓,也会因为苛捐杂税太重受不了,被逼的生生造反,投奔敌军。

最终导致出现剿匪越剿越多,陷入一场可怕的恶性循环,那种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

潘金莲神色严肃道:“中原经过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民生破坏严重,大宋国力大减,可这不意味着乱世的结束,而是一场更大灾难的开始。”

苏轼美眸里闪过一抹凝重之色:“不知公子指的灾难是……”

潘金莲沉声道:“从古至今中原每次国力衰落的时候,周边的蛮夷就会如同群狼一样,扑咬过来。”

“好一点的,就如同匈奴,突厥一样南下抢劫一波逃回草原,严重的则会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整个中原生灵涂炭。”

“而更可怕的是,如今大宋面临的局面,可比当初零散的五胡要可怕的多。”

“北边有强大的辽国,西边有豺狼般的西夏,辽东又有刚刚崛起,骁勇善战的金国。”

“一旦她们看到大宋内部陷入一片大乱,根本腾不出手的时候,肯定会利用这个机会,狠狠的咬上一块肥肉。”

“到时候轻则逼着大宋割地赔款,重则有可能被直接被南下的敌军,一战亡国……”

“……!!!”

苏轼瞳孔骤然收缩,白皙的玉手都不自觉的紧握了起来,绝对不能让五胡乱华的局面,在中原再度上演。

她抿了抿红润道:“不行,不能放任高俅,蔡京那帮家伙胡乱瞎搞了,一定要想办法速速平定梁山的这股势力。”

“再不济也要把梁山诏安,在这个危险的关头,绝对不能让中原发生大乱!”

潘金莲点了点头:“我来这里的原因也是如此,就是想要借助苏小姐的名望,为我身边一些有才之士,谋求一个面见官家,报效朝廷的机会。”

“等将来朝廷讨伐梁山不利的时候,她们也可以率军出征讨伐梁山贼寇,争取帮朝廷诏安梁山,避免不必要的战争。”

苏轼白皙的玉手撩起眉宇间的青丝,搁到精致的秀耳后,盈盈一笑:“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原来是想让我帮忙举荐一下,这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只是……你们真的有信心诏安梁山吗?”

也不怪她会如此怀疑。

毕竟如果连朝廷的正规军都打不过,面对这群“穷凶极恶”的反贼势力,潘金莲这群民间武装,真的能行吗?

潘金莲拍着胸口,一本正经道:“为了天下黎民百姓,我愿意冒着战死沙场的风险,为大宋谋一线生机。”

“没想到你一个小小的弱男子,居然有如此志向,看来是我小看你了,来来来,我亲自敬你一杯。”

苏轼美眸里满是钦佩之色,主动端起酒盏行了一礼。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落在二人的身上,远远望去好一幅兼济天下,为国为民的画面。

唯有旁边的林冲,端庄的面庞上泛起了一抹古怪之色。

公子这人也真是的,表面上说的都是实话,但话永远都故意说一半,从来不说清楚。

要不是她早早知道,梁山势力从始至终都跟自家公子是一伙人,恐怕还真的就信了。

果然,自家公子才是真正的大忽悠啊。

连名震天下的东坡居士,都被忽悠瘸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