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竹编产品(2 / 2)

两头猪,加一起五百斤,如果现在按照黑市的价格,五百块是买不到五百多斤肉的,但五百多斤猪肉是指杀好后的猪肉。

罗成的这两头野猪,算是毛猪,处理好后,一头两百六十斤的猪,除去下水什么的,首先少个几十斤,一身骨架加猪头,又是几十斤。真正的纯肉,最多一半左右。当然了,你要是把骨头上的肉都剃的干干净净,那倒是还能多出不少肉。

所以说五百块钱买毛猪的话,是买的到两头猪的。不过在黑市的话,还能卖更高一些,有肉票的猪肉,一直价格是没变,在六毛五左右。但黑市的价格一直在涨,罗成上一年拿些好肉在黑牛的黑市卖,一块二一斤能被抢光。

那时候卖一块五,可能都能全部卖掉。这时候,一斤肉卖个两块钱肯定没有问题,而且还是那种想买不一定买的到的情况。

罗成跟朱师傅交代好后,这次是真的回房间睡觉了。回房后,没一会的工夫,罗成就听到屋外传来汽车发动的声音,然后再传出车辆行驶的声音,一切都安静了下来,罗成也进入睡眠当中。

天明,昌城西区,南巷路。

“何师傅,何师傅~。”

“刘姐,这么早你怎么来了,难道食堂出什么事了嘛。”

“孙主任喊你赶紧去厂里,可不得了了,采购科的罗科长弄了两头野猪过来。还是完整的没开膛破肚的那种,那边说野猪是夜里才死的,现在赶紧去处理,还能弄出不少猪血。”

“什么,野猪,还两头。走,赶快去厂里,晚上死的,不少血可能已经在体内冻上了。但应该还能放出不少血来,到了厂里,你赶紧安排人烧水。”

“何师傅,知道了。这采购科的罗科长能耐真大呀。”

“那是,对了,这样早孙主任就到厂里了?”

“是呀,我去上班的时候,孙主任就已经在我们那边看着了。应该也是有人通知他的,这一下两头大野猪,他能不来嘛。厂里多久没有荤菜了,虽然前几天弄了一批鸡蛋过来,但怎么也跟肉比不了呀。”

还是清晨五点多,机械厂的食堂何师傅就被喊走了。而孙主任,其实更早就被人喊起来了,朱师傅回到市区里天都没亮,这两头猪罗成的交代过要赶紧放血处理的。要是死的时间长,那也就算了,最多肉会比较腥一些,猪血也全部浪费。

但罗成说了没死多久,这年头猪血都是好东西,浪费不得。只能去通知孙主任了,而孙主任是管后勤的,听到弄了两头野猪回来,哪还有心思睡觉。就这事,等周厂长来上班了,还要一起商量怎么处理。

弄出多少来在食堂做荤菜给职工吃,还要留出一些做招待用。猪骨头又如何处理,哪怕因为两头猪开个领导班子会议都不为过。

这也就是机械厂,没多少生产任务指标。像钢铁厂之类的,天天喊着口号要增产,但食堂没油水,干活又是重体力,这光喊口号也没用呀。要是能弄一次荤菜,那真是能带动积极性,干活能嗷嗷叫。

机械厂的食堂后厨,今天早上算是热闹了,厂里只要是有空闲的,都会来这边看看。这消息也不知怎么传的,反正八点还没到,整个厂的人都在议论今天厂里弄来两头野猪的事情了。

弄的大家干活是很积极,但不知道消息是真是假,今天中午能不能吃到肉,内心焦急的人也不少。

罗成是不知道因为两头野猪的事情,整个厂的人都关注着。他是睡到日上三竿才醒,在他这边,其实还有一只猪后腿,是搞杀猪宴的那头猪身上留下来的。这自然是要带回去炖了,赵倩快生了,罗成多少受未来时代的影响,能给她补就尽量补一补。

醒了后,罗成也没立刻起床,不打算去陈癞子那边吃饭,已经懒到不愿意走半小时的路只是为了吃一顿粗粮饭了。对于一些吃不上饭的人来说,有饭吃,走一两个小时都没关系。

中午的时候,罗成去了一趟老丈人赵会计家。跟他说了一下竹编的事情,这次他又借着木材厂的名义来跟他交谈的。

说木材厂收竹子,并且收竹编椅子和竹床,要是公社有会做这个的社民,可以挣点钱补贴家用。这对于公社来说是好事,甚至真的是市区的木材厂需要,完全可以在镇里成立一个竹编厂。

成立竹编厂的事情,倒是吓到了罗成。他本来是想用左右忽悠的套路来搞这事情的,但要是成立竹编厂,就要露相了。这年头其实只要有稳定需求,当地单位就可以申请建厂。

这年头讲究计划生产,只要有单位互相对接,那公社这边是很愿意看到的。因为有稳定的生产,就可以安排正式的职工了。

可罗成目前只打算回市区后,只是让木材厂代为收购一下公社的东西。并且还是老套路,收一个椅子,罗成可能实际上就从公社这边弄走九把去未来时代了。

罗成也觉得一直在一个镇里捣腾,实在是太限制自己了,他已经想好了,等自己的娃出生了。就借着采购的名义,开始外出。去其他城市,其实省份。在信息不通的年代,其实信息不通对于罗成来说不是劣势,而是优势。

跨省跟其他单位合作的话,加上罗成自身的确是有工作单位编制的,只要查实一下罗成的身份,根本就不会考虑到他会代表个人在捣腾东西。

最主要的是罗成是一个挂逼,他捣腾东西直接弄到未来时代去了。要查他都查不到,因为找不到他堆积货物的地方。这样的情况下,真没有一个人怀疑过他。

赵会计那边听到不是稳定的需求,无法弄一个竹编厂什么的,多少有些遗憾。但这毕竟是好事,另外就是罗成要大量的竹子,更准确点说,他是要竹条,可以出钱购买。

这山上竹子可不少,因为昌城这边本来就盛产竹子,在春冬季,春笋和冬笋都是很多的。这没想到竹子可以卖钱,并且有人专门去弄成竹条,罗成还能更高的价格收购。光这一点,就值得赵会计去找书记他们当正事来对待了。

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全国各地这几年去城里找工作的人,没工作满五年的,都以精简城市人口,解决城市待业青年的名义给遣返回乡村了。

并且乡镇大队里都开办了小学,这大队里教小孩读书的老师,是没有定量的。而是算工分领粮食吃。但工分之外,有一份工资补助的。这工资的钱就是公社出的。

财政紧张,大队里的老师经常几个月才领到工资很正常。因为得等粮食卖了,乡镇有钱了才能付的起老师的工资。

这卖竹子竹条能挣钱,有钱就可以应付镇里的一些开支,自然没有放过的道理。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