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学堂(2 / 2)

“真的啊!没想到二丫还有这一手好绣活呢,桂花你家二丫十三了吧,也该相看了吧?”

“她还小呢,过了年才十三,晚几年相看也赶趟。”

二丫不好意思听她娘和族婶们的话,快走几步去追前面的长顺了。

钱桂花等人到的时候,看到村长和族里长辈们已经在学堂前了,刘夫子穿一件青色长衫正站在旁边迎接刘家村第一批蒙童。

“桂花快过来,看看咱这学堂的匾额怎么样?”

族长招了招手,笑的像个弥勒佛。他是打心眼里感激桂花这个丫头,没有她哪里有赵家村现在的好日子呦!

钱桂花走到族长身边抬头看了匾额一眼,上面用馆阁体端端正正的写着“赵氏学堂”四个字。

看着那黑的发亮的字,钱桂花感觉心如擂鼓一样,不由喃喃道“真好,有书读真好”!

古时拜师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

首先所有蒙童跟随夫子一起盥洗双手,接着蒙童整理好自己衣袍向夫子行礼。正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这也是表示对夫子的尊重。

这时蒙童奉上拜师礼,也就是钱桂花昨天采买的那些龙眼干、芹菜、红枣、红豆、莲子和两条肉。

拜师礼是有着独特的寓意的,龙眼干寓意着功德圆满;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红枣寓意为早早高中;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肉则是为了表达弟子心意。所以村人们准备的都很齐全。

最后就是蒙童们对夫子行跪叩礼,以刘夫子对蒙童们的训诫收尾。

整个过程全场落针可闻,就连平时最喜欢闲话家常的妇人脸上都是庄严肃穆的表情。

拜师礼后刘夫子带着蒙童们对着学堂正中的孔子像行学子礼。

礼毕只见夫子手执蘸取朱砂的笔在每个蒙童额间点了一个红点,此举意为“开智”。

今天学堂不授课,所有仪式举行后孩子们就跟着大人回家了。

可能仪式的余韵还在,平时上蹿下跳的村童们此时却走的四平八稳,就连碎嘴的媳妇们都显得异常沉默。

一行人回到赵家,长顺爱惜的换下长袍和石头一起去了新房,桂婶子们也开始手上的活计给野柿子削皮,钱桂花拿出给长顺没做完的书包在院中继续缝制。

二丫蹲在钱桂花身边,看着她娘手指翻飞。

“今天怎么了?一直不说话。”

钱桂花看着异常沉默的二丫不由有些忧心想道,不会是听了族里婶娘的话想到自己亲事了吧。不怪她多想,不都说古时孩子早熟嘛!

“娘,您说我也能上学堂吗?”

二丫有些怯怯的道。今天看着弟弟行拜师礼,尤其是对着孔圣人像行学子礼时,她感觉自己的心里有什么东西要跳出来了一样。她只要一想到自己可以像弟弟一样对着孔圣人像行弟子礼,她觉得自己的血都变热了。

钱桂花看着问的小心翼翼的二丫不由心里发涩,不过想想又觉得异常骄傲,或许世界的每一次进步就是在一次次小心翼翼的发问中改变的。

“会的,总有一天不仅你还有大妞、桃花,万万个像你们一样的女孩子都可以上学堂。”钱桂花在心中默默的回答着二丫,也回答着自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