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大事(2 / 2)

唐末狂人录 苍穹之鱼 3087 字 1个月前

往深处想,杜彦忠是军中少有的读书人,管理粮草,打点军中杂务,很多事没他还真不行。

“五郎快快准备。”华洪没多说什么,似乎知道的也不多。

陈玄烈换了一件衣服,往伤口上上了些药,以防万一还是穿上甲胄。

节度使牙府中,大大小小的军官陆续到齐,分左右两列。

左首田克荣,他在此战中表现卓越,虽只是一个队头,但牙兵们都服他,身后跟着一众队头。

右首自然是以郑全昭为首的三个营指挥使,后面跟着几个厢指挥使。

两边气氛有些诡异。

中晚唐盛行以下克上,右首虽然官职大一些,但气势上完全落在下风。

而最诡异的正位上舍了三席,最上面的软榻上坐着邠宁节度使薛弘宗,杜彦忠与李可封并排而坐,隐然有并驾齐驱的意思。

陈玄烈自然站在左列。

人差不多到齐后,杜彦忠咳嗽一声,“诸位兄弟,我等接下来该当如何,还需议个章程。”

“我看不必了,兵贵神速,休整五日,然后尽起城中青壮,带上粮食,一路杀回许州!”杨重仁沉着一张黑脸。

左列一片赞许声。

说到底他们想的还是回乡。

“我等已经与朝廷兵戎相见,回乡只怕是千难万难,即便回乡,也逃不过崔节帅的一刀。”杜彦忠捋着长须道。

从邠州返回许州并不容易,一路要穿过关中,沿途城关无数。

忠武军节度使崔安潜乃三朝老臣,素有人望,绝不会善罢甘休。

“不如……”杜彦忠眼中泛起精光。

但话没说出口,就被一旁的李可封打断了,“不如先留在此地,向朝廷上表,陈述我等苦衷,得朝廷恩赦之后,再返回许州不迟。”

“都将之策甚是稳妥。”几个厢指挥使奉承道。

他们有官职在身,自然不想真的跟朝廷翻脸。

就像魏博一样,与朝廷杀来杀去,却并不想造反,所求不过是割据一方,一百二十年下来,反而形成了某种平衡。

宪宗朝时,一向桀骜的魏博军出兵协助大唐平定淮西之乱,压制平卢李师道,让平卢不敢响应淮西吴元济,不然淮西之乱绝不会局限在淮水以西。

间接成就了宪宗的元和中兴。

有大唐,方有藩镇,有藩镇,才会有牙兵。

如果没有王仙芝黄巢之乱,这种共生的格局还会持续下去。

“在下以为大为不妥!”杜彦忠忽然站起身,目光灼灼的扫视众人。

陈玄烈一阵惊讶。

左列众人也都面面相觑。

“哦,有何不妥?”李可封面色如常。

“诸位莫要忘了,朝廷欲置我等于死地,岂会轻易放过我等?如今朝廷尚不知神策军之败,兵贵神速,不如立即裹挟青壮直奔长安,向天子当面痛陈我等之苦衷,如此方能一劳永逸!”

堂中变得无比安静。

裹挟着青壮,带着刀上长安,就绝非简单的“痛陈苦衷”。

杜彦忠平时不显山露水的,胆子比天还大。

不过他的话还是得到了一些人的响应,“我等只有一千两百余众,长安十万神策军……”

“神策军皆纨绔子弟也,不习战阵,虽十万乌合之众,又能如何?我等尽起邠州青壮,沿途开仓放粮,招募勇壮,大事可成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