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报社的扩张(2 / 2)

还好当初没有选择九龙仓而是选择和记黄埔,否则的话,现在和怡和洋行斗的,就成了他们了。

对他们来说,代价太高,根本不值得。

当然,拥有环球航运集团的包船王,哪怕代价再高,也是值得的,因为九龙仓和环球航运集团能够相辅相成。

而另外一个没有多少大佬关注的《侠义文学报》,此时正在高速崛起着。

经过7天的免费期,《寻秦记》这部武侠新作品,受到了武侠迷们的极度关注。

销量一次又一次地打破着纪录。

这个年代,《东方日报》原本已经成了香江报刊中的销冠,平均一天稳定10万份的销量,巅峰期,甚至能卖二三十万份,可以说吊打其它报社。

这个缺乏娱乐的时代,报纸和电视机成了大家获取新闻的两种重要来源。

因此,很多人都喜欢每天买上一份报纸来看。

这也是为什么香江的报社竞争如此激烈的原因。

而经历过了7天免费期的《侠义文学报》,当第8天的时候,侠义文学传媒有限公司并不敢直接印刷十万份,而是只印刷了5万份。

结果,结果令人惊讶,哪怕收费了的《侠义文学报》,甚至还没到中午,各销售点便被疯狂的读者们买完了。

第9天,8万份,依然被卖完。

第10天,直接印刷10万份,还是被卖完。

第11天,12万份,售罄。

……

直到《侠义文学报》被印刷到20万份左右的时候,销量才稳定了下来。

就连金大侠、古大侠发书时,报纸都没有这么恐怖过,能卖几万份一天就不错了。

真正原因,便是《寻秦记》那恐怖的爆更力度。

日更万字,在这个时代,哪位作者可以做得到?根本没人!

像古大侠,基本上写一段时间,再交稿,然后又写一段时间,又再交稿,报社想维持每日更新,只能节约点更新了,一次更新个一两千字。

那点更新量,读者还没看得爽了,就没了,一点都不过瘾。

这就导致许多读者情愿等实体书出来再看。

而《寻秦记》就不一样了,天天万字更新,哪个能打?

所以,《侠义文学报》的销量,那是节节攀升,最高销量甚至能够达到23万份。

如果能够长期将销量稳定下来,《侠义文学报》成为公认的香江第一报纸,迟早的事。

而随着报纸销量的节节攀升,广告商也是一个个找上门来。

为此,侠义文学传媒有限公司和苏氏集团高层开户讨论之后,决定暂时每天只接一个广告,而且这个广告还需要竞价。

竞价每天都异常的激烈,经常会一天就能收10万港币以上的广告费。

短短半个月时间,侠义文学传媒有限公司狂赚100多万港币广告费。

看着销量日渐稳定的《侠义文学报》,侠义文学传媒有限公司决定开始扩张。

文学报已经初见成效,接下来,公司将新设新闻报刊、体育报刊、赛马报、娱乐报等多份报纸,杂志也重新搞起来。

有着《侠义文学报》的收入支撑,即使集团不再进行金钱上的帮忙,侠义文学传媒有限公司也能够将其它报纸打造起来。

“侠义”这个招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入人心。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