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卧槽,这次是真的要发财了!(2 / 2)

重回1980年去享福 二蛇 6990 字 1个月前

“那好吧,慢走!”

……

邓世荣在离开菱角,回到沙河圩,吃了一碗米粉,然后又开着摩托车朝文地镇的茂青农场赶去。

茂青农场跟白平农场一样,都是自治区办农垦场,也是石硖龙眼产量最高的一个农场,每年的龙眼产量都在200吨以上。

既然邓世荣今年打算多搞点钱,那龙眼的数量自然是要收购一些,这玩意的利润还是非常高的。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邓世荣终于赶到了茂青农场。

跟农场合作,邓世荣已经是驾轻就熟了,联系农场场长,说明来意,双方便谈起了收购价格。

最终,邓世荣以0.3元/斤的价格和茂青农场达成了合作。

这个价格,其实跟白平农场是一样的,之前白平农场的收购价格是0.29元/斤,连续两年过后,今年的价格提高了一分。

对此邓世荣自然是无所谓的,毕竟他是以七八倍的价格往外销售,这区区一两分的价格变动,对于他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跟茂青农场达成合作后,邓世荣婉拒了农场的招待,骑着他的摩托车潇洒离去。

……

忙完这些事情后,邓世荣又抽空跑了一趟南宁。

此时,省建筑设计院早已经把设计做好了,邓世荣预付了10%的资金,这座让他颇为期待的大楼就可以开始动工建设了。

然后,邓世荣开始打听消息,准备联系台球桌的生产厂家,预定一批台球桌。

结果让他傻眼的是,这个年代整个广西居然都没有台球生产厂家,而且通过询问发现,台球桌的销售价格恐怕超过了他之前的估算,如果以这个价格把台球桌买回来,那这台球厅开起来根本就没得赚。

就算是赚,那也赚不了多少钱,白白浪费时间。

毕竟,这个年代,可不像后世,打台球一个小时就要十几二十元的台费,这个年代一个小时你收个五毛钱,恐怕都没有多少人有那个经济能力天天过来打。

所以邓世荣直接就放弃了开台球厅这个不成熟的想法。

反正接下来儿子儿媳要为开超市而忙碌,这第三层先空在那里,或者先拿来当超市的仓库,回头有合适的项目再上就是了。

……

从博白开往广州方向的大客车中,邓昌元、欧国花、邓昌东、欧国芳四人赫然就在车上。

他们听从了张秀萍的建议,过完年后就一起到县城来张罗着开服装店。

邓昌元与欧国花的两个孩子,都被欧国花带回娘家,让娘家的父母和兄嫂们帮忙照顾。

至于邓昌东和欧国芳的两个孩子就比较简单了,邓昌东作为家里的长子,弟弟还没有结婚,他的孩子放在家里自然有父母和弟弟妹妹帮忙带。

来县城开服装店,他们选择的是合伙经营,而不是各干各的。

现在服装店的铺面已经租好,位置选在了新市巷,这条小巷一头连着兴隆路,一头连着大街,也算是人气非常旺的地方了。

如今,服装店已经简单装修好,同时也办好了营业执照,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铺面的事情已经搞定,邓昌元等人终于可以到广州去进货了。

由于这是第一次进货,四人都没有经验,便打算结伴一起去。

抵达广州的时候,刚好天亮。

这次开车的司机是横门口村的邓斯龙,横门口村与那耶村和秧地坡村是连在一起的,互相之间自然非常熟悉。

因此,看到邓昌元等人下车,邓斯龙便笑着说道:“阿元叔阿元婶,阿东叔阿东婶,你们第一次来广州,我先带你们去吃个早餐吧,广州的早餐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那个肠粉,我觉得特别好吃。”

邓昌元笑道:“这里算是你的地盘了,既然你说这肠粉好吃,那咱们就一起去尝尝。”

邓昌东问道:“这肠粉又是什么粉?怎么名字听得怪怪的。”

邓斯龙说道:“那是蒸出来的粉,配上酱汁调料,味道确实好吃。”

欧国花笑道:“正好肚子饿了,别说那么多了,咱们赶紧去吃吧!”

邓斯龙哈哈一笑,然后就和跟车的人一起,带着邓昌元等人到车站附近的一家肠粉店吃肠粉。

都说两广是一家,尤其是在饮食上面,那口味真的太相近了,能够在广东风靡开来的肠粉,自然也适合广西大部分人的口味。

邓昌元等人吃得都是赞不绝口。

吃完早餐,邓昌元道:“行了阿龙,你赶紧回去休息吧,我们也要去办事了!”

邓斯龙点头道:“嗯,那我就先回去睡觉了。”

接下来,邓昌元等人便坐车前往高第街。

高第街在改革开放时就成为了广州服装等个体户有名的兴旺街,不夸张的说,到广州必到高第街,不到算白来。

接着又推行入室经营,街中间的点档全拆了,而且经营又转为批发为主。

然后到了1980年的10月,高第街作为广州第一个工业品市场正式开设,也成为了全国第一条经营服装的个体户集贸市场,灵活的经营方式以及新潮的服装款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和商贩。

其主要经营布匹、服装、鞋帽、百货等。

而从1983年开始,高第街便进入了鼎盛时期,前来买衫裤的,除了广州本地市民以外,其他的都是从全国各地慕名涌来的服装批发商。

邓昌元等人之所以知道这个地方,自然是向邓斯龙这个大客车司机打听到了。

邓斯龙跑广州这条路线已经有一年半了,虽说他没有太多时间在广州这边游玩,但车站附近他还是早就熟悉了,而且也没少跟广州本地人打交道,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高第街。

知道邓昌元等人是来广州批发服装的,便把这个地方推荐给他们。

……

上午八点半,邓昌元四人来到了大名鼎鼎的高第街。

然后,他们四个“乡巴佬”就彻底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

只见这里人头涌动,很多人都大包小包的扛着,各个商铺里面都有人在讨价还价,每时每刻都有人达成交易,甚至有人不管什么服装款式,只要价格适合就买买买。

这些人,显然跟他们一样都是全国各地来这里进货的商贩。

这里不愧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人们所渴求的衣饰鞋帽、日杂百货这里是应有尽有。

接下来,四人尝试着开始进入一些商铺问价。

他们四人这段时间在县城也是打听过不少服装价格的,就比如牛仔裤的价格,县城一条牛仔裤要卖25到28元,而在这里的批发价却便宜到让他们难以置信的地步。

如果是以这个价格批发回去,那真的是闭着眼睛卖都能大赚特赚啊!

这一刻,邓昌元四人难掩心中的激动,互相对视了一眼,就感觉他们这次是真的要发财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