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 28 章 送走夏子(1 / 2)

回去的车上嘉莉问出了叶应澜心中的问题。

“大哥, 你说大嫂嫂的四姨已经是中国人的姨太太了,而且明摆着日本人在侵略中国的土地,在残杀中国人, 她怎么还能说那样的话?还不如那个穿和服的女人呢!”嘉莉说。

余嘉鸿叹气:“那个女人不一样, 她是真见识过日本残酷冷漠的一面,是被日本抛弃的人。这个四姨太来了南洋就被我岳父看上了, 没吃过苦。她还回日本留学, 你要知道日本的大陆政策在明治时代已经定了,所以学校里也会给他们灌输,侵略中国可以获得的利益,她跟绝大部分日本人一样,怎么可能因为嫁了中国人而改变呢?甲午战争, 日本从中国勒索了3.9亿日元,日本的年财政收入才1亿日元,战争让他们充盈了国库,也让他们获得了国际地位。强盗自有强盗逻辑,不要和强盗去理论,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武力把强盗赶走。”

“像四姨太这样的人在嫂嫂家, 以后会有大问题吧?”余嘉莉问。

余嘉莉提醒了叶应澜,她对余嘉鸿说:“嘉鸿, 我想马上回娘家一趟, 我要跟爷爷商量一下我爸和这个四姨太的事。”

“嗯, 我们先送妹妹们回家,马上去爷爷家。”

叶应澜开车回家, 跟嘉莉嘱咐了两句,放了妹妹们下车,掉头车子就往叶家去。

到叶家的时候, 叶家一老正和女儿女婿一家吃晚饭。

姑父家是沙捞越诗巫的华人望族,姑父从婚后就到星洲来处理家里的生意,姑姑姑父时常回家陪父母。

“应澜、嘉鸿,吃过晚饭了吗?”奶奶连忙过来问。

“没呢!”叶应澜说。

姑姑回头跟佣人说:“加一盘雪菜炒年糕,再来一盘蚝烙。”

夫妻俩跟爷爷和姑父打了招呼,叶应澜伸手揉了揉两个小表弟的头,小表弟们仰头:“姐姐、姐夫。”

佣人添了碗筷过来,桌上的饭菜除了宁波口味的菜,还有姑父爱吃的南洋风味。

叶应澜夹了一筷烤菜给余嘉鸿:“这个没吃过吧?”

“烤菜吗?南洋的芥菜不好,要宁波的小青菜才好。”余嘉鸿说。

“这你都知道。”

“国内出来留学的人,不是无锡苏州的望族就是宁波湖州一带,还有上海的。我吃得可不少。”余嘉鸿说。

姑姑对姑父说:“现在看来还是嘉鸿好养活,哪儿像你,挑得不行。”

姑父抬头说:“我要是天天吃宁波菜,不用一年也能习惯,不是爸妈宠我,这么多年都会给我做南洋菜。”

叶老太太笑:“爱吃什么就吃什么。”

叶应澜这才开启了正题,跟爷爷和奶奶说起今天街上遇见四姨太的事。

听孙女这么说,老太爷寒了一张脸:“我早就让他把这个日本女人送走,就是不肯,以后肯定是个祸害。”

老太太也说:“那个女人能说会道,还惯会装温柔,永昌被她牵着鼻子走。”

老两口把所有的问题都怪到四姨太身上,叶应澜想要争辩:“爷爷,也不完全是四姨的问题……”

余嘉鸿的手在桌子底下轻轻拍了拍叶应澜的腿,叶应澜看向他,余嘉鸿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长日久确实会受影响,我们听四姨的那些话,和那些对战争狂热的日本人没什么不同。家里还有那么多孩子,爸爸在家的时间少,姨太太在家时间多,而且听应澜说四姨是几个姨太太里最喜欢读书的,四姨巧舌如簧,弟弟妹妹们还小,耳濡目染之下,只怕是弟弟妹妹们也跟着一样的想法。”

山口夏子是个支持战争的日本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叶应澜认为她爸不是受山口夏子影响,她爸是心里没有祖国。她爸和山口夏子说不上谁影响谁,只是两个人凑一起了。

“是啊!永昌都被那个女人挑唆成那样了,别说孩子们了。”老太太一下子认同了余嘉鸿的话。

电话铃声响,佣人去接电话,电话那头是叶永昌愠怒的声音:“叶应澜在吗?”

“先生,大小姐在家呢!”佣人有些战战兢兢地回答。

“你跟她说,让她给我滚过来,给她四姨道歉。”叶永昌怒吼。

佣人放下电话:“大小姐,先生打电话过来说,让您……”

佣人不敢说,老太爷把筷子放下:“他说什么?”

“他让大小姐滚过去,给四太太道歉。”佣人战战兢兢地说。

老太爷筷子拍桌上:“让他等着,马上过去。”

佣人如蒙大赦,去回了叶永昌电话。

叶永昌挂了电话,几位姨太太往他这里看来,叶永昌看姨太太们,点了一支雪茄骂:“嫁到余家,跟着余家走火入魔了。余家这么爱中国,怎么不回去参战,在这里喊口号有什么用?”

四姨太坐在沙发上低头啜泣:“她不帮我,也能理解,但是何必火上浇油。每个人都有立场,为什么要逼我跟她站一个立场?”

七八两位姨太太劝解四姨太,一口一个“四姐”,七姨太说:“应澜被老太爷宠坏了,哪里把我们几个放在眼里?”

叶永昌听着哭声心烦:“行了,行了!等下让她来给你道歉认错。你还哭什么?”

“是啊!四妹,你也别怪应澜。应澜这是两头为难,她要是帮了你,那得去上海跟三妹和应涟母女,赔礼道歉吧?别忘了,咱们叶家可是有人在上海。”一姨太翻着白眼说着阴阳怪气的话。

“一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上海又不是我在打?而且三妹妹母女住在公共租界,日本军队不会打进去。”山口夏子脸上挂着泪辩解。

一姨太站起来,弯腰一口吐沫往山口夏子身上吐:“我呸。”

刚刚回来洗刷干净的山口夏子又被喷了满脸,叶永昌暴怒,站起来甩了一姨太一个巴掌:“你疯了,你干什么?”

一姨太的儿子,叶永昌的长子叶应章冲了过来挡在母亲身前,一姨太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带着哭腔怒吼:“三妹母女就是笼子里的鸡,眼睁睁地看着外头的同类一群一群地被杀死。她恨不恨?”

“你一个唱戏的,懂什么?你给我闭嘴。”叶永昌怒斥一姨太。

“妈,怎么了?”一姨太的女儿叶应漪下楼。

一姨太抹了抹脸上的泪,一手牵女儿一手牵儿子:“应章、应漪,妈是个臭唱戏的,给人做小,可妈不愿意做汉奸的姨太太,也不想跟支持杀中国人的日本人做姐妹。你们要是不怕吃苦,就跟我走。妈就是讨饭也养活你们。”

叶应章看了看父亲,他回头:“妈,我跟您走。”

叶应漪也说:“我也跟妈。”

母子三人往楼上去,四姨太的儿子叶应舟在奶妈的看护下,扒拉着楼梯栏杆,看着哥哥姐姐,又往下看父母。

孩子下楼去,他跑到山口夏子的身边:“妈。”

山口夏子抱住了孩子,她看着叶永昌:“先生,我看还是我和应舟搬出去,别说一姐和三姐,还有在香港的六妹,心里对我肯定有意见。没必要因为我,让这个家不安宁。”

“你做错了什么?要你搬出去?谁想滚就给我滚。”叶永昌心头怒火中烧,怎么说都说不明白,一个个的为了千里万里之遥的那个国家要死要活。

七姨太和八姨太年纪小,一个是英国和本地巫人混血的女子,一个是印度人,这场战争跟他们真没多少关系。两人乖乖地坐在山口夏子身边。

听见外头汽车的声响,叶永昌寒着脸,倒不是他心疼夏子,是这个家里的人太多扯进政治里,只怕到时候会大祸临头。

今天他得杀鸡给猴看,好好地教训教训大女儿,也让应章明白轻重。

叶永昌见他的一姨太和一儿一女还真提着皮箱下来,他真的气不打一出来,他看着儿子,厉声:“叶应章,你想想清楚,你要是跟你妈走了,就别想回来了。”

叶应章停顿了一下,用变声期略带沙哑的嗓音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妈是个戏子,却也不愿意做个唱□□花的商女。她有骨气,我愿意跟着她走。”

大女儿是老两口带大的,所以一根筋,没想到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大儿子也是冥顽不灵,叶永昌怒喝一声:“滚,都给我滚。”

这时,叶老太爷出现在门口,他爸来了也好。这件事不能姑息了,真的要分辩清楚,叶永昌站起来走到门口:“爸。”

叶老太爷往里走,看着提着皮箱的母子三人。

叶老太爷素来看不起这个唱粤剧出身的一姨太,这个女人小家子气,把孩子们都带得斤斤计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