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绝境(2 / 2)

醉吟江山 江左辰 4159 字 1个月前

孟昶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孤独和无助。

两日后,王全斌亲率后续大军浩浩荡荡地赶至蜀都城下,将这座巍峨的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战鼓声、马蹄声、士兵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压迫感,让城内的军民人心惶惶。

此刻,在蜀都的朝堂之上,气氛更是紧张到了极点。大臣们围绕是战是降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枢密使伊审征、左卫将军韩保正、谏议大夫贾鹗等人坚决主张死守城池,他们认为城内尚有十万大军,加上皇宫禁卫军以及衙役等力量,总数足有十多万将士,尚有一战之力,绝不能就这样轻易亡国。

然而,巡检使李廷珪却持不同意见,他主张投降以保全城内百姓的性命。在他看来,死守下去只会让城内的百姓遭受更大的苦难。

“不能投降,城内尚有十万大军,加上皇宫禁卫军,以及衙役等,足有十多万将士,还有鏖战之力,不可就这样亡国!”

“韩将军,此言差矣,死守下去有什么意义,会让城内的百姓生灵涂炭的,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可这样一意孤行!”

“李大人,你这样是亡国之举!”

“形势如此,不可不为!”

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朝堂之上,支持死守一派的大臣们个个面红耳赤,而主张投降的李廷珪也毫不示弱。这场争论持续了许久,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

“如果我们选择死守,”李廷珪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带着一种深沉的无奈,“不但无法击退宋军,反而会更加激怒他们。到时候,一旦城池被攻破,这将会给他们提供屠城的借口。”

他的话语让朝堂上陷入了一片沉寂。负隅顽抗,这个曾经被视为英勇不屈的词汇,在此刻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李廷珪认为,这样的抵抗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给城内的百姓带来灭顶之灾。屠城的阴影,如同黑夜中的猛兽,随时可能将这座繁华的城市吞噬。

如果投降,至少他们做臣子的,还能保命,最后成为大宋的官员,未必不是一件幸事。

孟昶坐在龙椅之上,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他知道,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将对蜀国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战是降,这一念之间的决定,将决定着他和整个蜀国的命运。

孟昶深吸一口气,沉重而缓慢地开口:“罢了,我大蜀的气数已然耗尽,这一切都是注定的,朕注定要成为亡国之君。然而,为了城内的百姓,为了我蜀国的安宁,朕个人的荣辱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决绝,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放下了所有的执着和抵抗。

“向大宋投降吧,”孟昶继续说道,“给我们蜀人一个活路,至少让我们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生存下去。朕知道,这个决定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难以接受,但请相信,这是朕为了大局,为了大家所做出的最艰难的决定。”

孟昶的内心其实早已认清现实,他知道继续抵抗下去已经毫无意义,只会徒增伤亡,为蜀国带来更大的灾难。而投降,虽然会让他成为亡国之君,但至少还能为蜀国的百姓争取一线生机。

他相信,即使自己被带往大宋,也未必会立即赴死。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