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通俗文学也是文学(2 / 2)

《蝇王》讲的是发生于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核战争中,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膨胀起来,便互相残杀,发生悲剧性的一幕。

作者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让读者通过阅读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激动人心的争斗场面来加以体悟,人物、场景、故事、意象等都深具象征意义。

“可是这篇《乡村教师》根本无法和《蝇王》相提并论!显得很幼稚。”宁玲反驳道。

“你说的对,问题我们现在评选这一届的优秀中篇,也不是在选诺贝尔文学奖吧?”

张光年的话把大家逗笑了。

你拿人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标准来评判,当然有失公允。

看到大家都纷纷议论的样子,宁铃突然提高嗓门:“同志们,请大家不要忘记!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的问题,不仅仅是文学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前年年底的那种运动,还历历在目。

谁不怕?

冯木心里暗自叹息了声,说道:“按照程序,投票表决吧。”

不出意外,今天在场人员,投赞成票的就他和张光年两人。

就在这时候,会议室门突然被打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棍走了进来。

是钯金!

评委会主任,现任作协主席!

看到钯金进来,会议室顿时骚动,大家纷纷站起来问好,连宁铃也关心问道:“尧棠,你身体不好,就在申城安心养病,不用这么辛苦来燕京,这些事我们处理好了。”

钯金看了她一眼笑了笑:“身体嘛,不碍事。”说完又看着大家:“各位同志,我这次来燕京,是有别的要事,本来不打算参加这次会议的。但我听工作人员说大家对一篇科幻争论不休。”

“我不评论这篇好坏,是否有资格被评为优秀,我只想给大家念一封读者来信,这是刊登在《科学文艺》上,一个在秦北高原叫刘宝的孩子的来信,”

“他是这样写的:我是一个学习比较差的初三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都不爱学习,也不喜欢听老师讲课,他老让我们背这背那的,没一点意思。有一天我上课和往常一样上课偷偷看课外书,当看到这篇,顿时被他迷住了。”

当我看完,惊醒般地抬头,看着讲台上那个瘦瘦的老师,略带麻木地对着寥寥无几听课的人讲着年复一年一样的内容。

我突然内心中有一种愧疚。

信不长,钯金很快就念完,会议室重新陷入一片寂静。

“好了,你们继续开会吧,我还得忙我别的事看,抱歉。”钯金说了句又拄着拐棍走了出去。

“现在,我们投票吧。”冯木说道。

结果很快出来。

这篇《乡村教师》以全票通过,获得本届优秀中篇一等奖。

当评选结果公布在《人民日报》上的时候,方明华正在忙着自己的事。

今天,今天早上他专门请了假,骑着自行车兴冲冲赶往东大街。

自己和赵红军合伙开的公司,正式开业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