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多灾多难的大乾王朝(求订阅)(2 / 2)

贾环将这些看在眼里,心中却是相当开怀。

不受点刺激,荣府上下就知道躺平,一点进取心都没有。

要是没点改变,金手指里的气运值怎么提升?

贾蔷可是和他一起合作做的生意,宁府赚了大头,贾环自然得了小头。

一个月时间,大赚超过三千两银子,真是美滋滋。

这还没包括手下青皮混混的抽水,加起来的话也有四千两以上。

要不怎么说,局势动荡是权贵最好赚银子的时候呢!

当然,京城百姓就倒了大霉,粮食和各种生活物资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他们的生活成本大增,家里和手头的积蓄迅速流失,日子自然不好过。

与此同时,日子不好过的还有朝廷和当今皇帝!

京城这边物价腾贵,对于朝廷和皇家的威信打击不小。

好不容通过调拨周围,还有漕运物资缓了口气,接下来又是出兵平叛,花费的钱粮物资犹如流水一般惊人。

可结果,京营出动的平叛大军抵达了叛乱区域后,并没有出现摧枯拉朽一般的大胜局面,而是和白莲教叛军展开了对峙纠缠。

这可不得了,军费开销一点都不见减少,反而还有越来越多的迹象。

当今和内阁大佬相当急切,一再严令平叛大军迅速剿灭叛乱,不要拖拖拉拉浪费时间和钱粮,可惜效果不大。

白莲教多年的经营也不是开玩笑的,此时正是风头正盛气势如虹的时候,就是和官军打野战也是丝毫不惧。

官军方面,不可能在这时候贸然发起猛攻,不然损失太大算谁的?

除非白莲教叛军露出巨大漏洞,像是三国黄巾战乱时期的波才那般,不然就只能慢慢等叛军的锐气不那么鼎盛的时候发动大战了。

这,需要时间还有足够耐心!

幸好,从前户部右侍郎马原,还有大批因这厮倒霉的官员家里,抄出了上百万两银子作为军费,不然当今和内阁得急眼。

而这些银子,全都变成了粮草物资,运送到前线去了。

现在,知晓宁府的粮铺,为何一个月赚那么多银子吧,那是有大笔军队采购,不然单纯的零散出售,一月能赚一万两就烧高香了。

只是,这样的局面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最多两个月后要是叛乱还没有被终结,当今皇帝就得苦比的拿自家小金库里的银子补充了。

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今年,对于大乾朝廷而言,肯定不是一个好年景,甚至算得上灾祸连绵。

到了梅雨季节,南方诸地大雨倾盆连绵不绝,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水灾。

短短时间,数省众多府县遭灾,流民百万情势相当危急!

关键是,目前官府已经察觉有白莲教教徒,混在众多流民之中。

消息以八百里加急速度送到京城,当今闻讯差点郁闷得昏死过去,内阁阁老们也是慌了手脚。

没办法,要是一个处理不好,就是南方动荡一片残破的局面。

甚至,大乾的江山社稷都可能动摇!

在这种危急关头,内阁阁老们哪里敢轻易表态?

同时,心中也不免泛起嘀咕,大乾王朝的江山,是不是已经快要到头了?

不怪他们如此想,今年老天爷对大乾格外不客气。

春夏季节北方大旱,好不容易坚持到雨水降临,紧接着又是鲁地白莲教叛乱,弄出了浩大声势。

受到波及,一位内阁阁老,一位刑部左侍郎,一位户部右侍郎,还有众多京城的中层官员不是即将告老辞官结束政途,就是直接倒霉完蛋。

可还没等朝堂松口气,南方又是水灾连绵,一副即将动荡的架势。

若是换做一个迷信点的皇帝,直接就要下罪己诏了。

当今自然不会如此,就算情况再糟糕也不会行此下下策。

一旦皇位动摇,真的可能从皇帝宝座上,被直接赶下台,那可就惨了。

皇帝反应过来之后,自然要派遣得力重臣火速南下,主持南方救灾,以及稳定局面的重责!

可问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能力出众的重臣好找,可相应的钱粮却是没有着落。

这下,当今真的急了。

没钱没粮,就算他亲自赶去南方坐镇都没用!

可户部的库房真的已经空空如也,最后的那点银子,是作为应急用的,而且数量也不够,就算拿出来也解决不了问题。

可以说,当今为了南方水灾的事儿,当即和内阁大佬们,还有一干重臣可是天天开会,却没有讨论出一个所以然来。

最后没法,当今只能先从自家内库先调拨一部分银子,等南方的救灾事宜开启之后,再慢慢想办法将后续钱粮送过去。

朝堂上的焦躁气氛,很快就传递到了京城市井之中,搞得市井气氛也跟着紧张不安起来。

贾环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儿,从贾蔷和政二老爷口中探出了大部分事实,不由很是无语。

怎么有种明末崇祯皇帝时期的既视感?

大乾王朝现在还只是延续了百年出头,不管怎么看都还没到完蛋的时候把?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