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没文化真可怕(求订阅)(2 / 2)

看得出来,王熙凤的脾气有所收敛,两夫妻的感情倒是恢复了正常。

不然,如同红楼原著中那般,一方强一方弱的肯定要出问题。

反正以贾环的观感,贾琏这厮各种烂桃花,其中有很大的赌气成分。

话说回来,贾琏对于府里的事情不甚上心,可对于金陵宗族突然上京,还是相当感兴趣的。

别看荣府祖籍金陵,其实和金陵宗族那边的联系,并不密切。

除祭田之外,其余的交流几乎没有,更别说人员方面的往来了。

其实很好理解,前世不管是影视剧还是作品,对于远方亲戚上门的态度都很是一般,生怕别人上门打秋风。

尤其封建皇权时代,还特别讲究宗族血脉之类的。

许多官员外表看起来风光,可实际上却是过得苦不堪言。

仔细一查,就知晓整个宗族都让其养活,肩上的负担之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想要他们不动歪脑筋都不可能。

至于贾环,觉得和金陵来的族人好好交流一番,应该能够有些收获。

金陵乃是南方地域绝对的核心,就算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也掩盖不住金陵的璀璨光芒。

作为金陵的地头蛇,金陵宗族族人肯定对于南方的事情十分了解。

贾环此时倒是没有其他心思,只是想要了解一番南方的情况。

避免以后遇到了关于南方的事情,因为不了解情况出现了严重的判断失误,那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你们不知道,金陵宗族派人过来,说的是族学的事儿!”

说起这个,王熙凤一边眉飞色舞与有荣焉,一边则是颇有些迷惑不解。

“他们在金陵那里,都听说了族学一口气教导出了好几位童生甚至秀才的事儿,这才急巴巴派人过来,想要让部分金陵族中子弟过来上学!”

说道这里,她就忍不住摇头道:“我看,金陵宗族纯粹就是想要巴结咱们!”

“只是不好说得太明白,这才用族学作为突破口说话罢了!”

“我可是知道,南方那边的书院不少,金陵宗族手里又不是没钱上不起学,为何要千里迢迢跑来京城上学?”

贾环下意识和贾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语。

他在心中只能暗道一句:没文化真可怕!

金陵宗族突然派人上京,或许有巴结讨好的意思,但是为子弟读书着想肯定也不是借口。

开玩笑,南方的读书氛围那么浓郁,除了王家这样的家族,像是金陵宗族这样的地头蛇,可能刚开始也对子弟读书上进不以为然。

可时间一长,以百年为单位接受熏陶,怎么可能还没点思想转变?

薛蟠那家伙又不是没有提过金陵宗族那边的情况,但凡家里银钱不缺的,基本都将子弟送去私塾或者书院读书。

可惜,金陵宗族乃是不折不扣的地头蛇,在金陵的影响力着实不小。

那里又是汇聚了整个南方的精华所在,在各种娱乐方式上,可能比京城这边的花样都要多,很容易就被带歪的。

手里又是银子,还有不小的隐形权利,能够不长歪就不错了,还想要读书上进,除非出现一位天纵奇才。

南方那里,可是有不少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

别看金陵四大家族,甚至是江南第一豪强甄家风光无限,可他们实际上心里却是虚得很。

因为有当地的世家大族作为对比,很容易就能看出自身的不足。

那就是宗族的富贵,全都依托于京城同宗,或者宫里的娘娘。

一旦京城同宗或者宫里的将娘出了问题,自身又没有足够的实力自保,那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但凡宗族里,有脑子清醒的族老,就会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一旦解决成功,家族很容易就能从地方豪强,转型成潜力十足的士族甚至世家大族,那样的跨越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唯一能够源源不断培养出人才的,就只有读书或者练武这两条路了。

显然,读书更加稳当也更加安全,自然是家族转型的首选。

原本,金陵和京城宗族的族学都是一样烂,差不多数十年时间都没有丝毫成果,也就没有什么其他心思了。

可冷不丁,京城宗族这边的族学猛然爆发,短短数年时间连续考上了几个童生和秀才,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起码,金陵宗族闻讯后肯定会有极大触动!

换做贾环是金陵宗族大佬,第一时间想的肯定是,将金陵宗族这边有些天赋的子弟,立即送去京城族学读书上进。

不说考上举人进士之类的,就是能够考上秀才都相当不错了。

以金陵宗族的能量,将考上了秀才的族人送入衙门,充当基层小吏,也是一种让家族慢慢转型的手段之一。

别的不说,水浒里的宋押司不牛么?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