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全是高手的襄阳城(2 / 2)

倚天世界,襄阳城。

此时的襄阳城中的景象,对于其他城市的人来说,简直就像是神话一样。

街上来往的几乎都是能够飞檐走壁的武林人士,人人高来高去,时不时有白衣飘飘的少侠足尖轻点便拔云而起,身形飘逸如飞仙,在襄阳城的古朴街道上肆意的穿行着。

就连街上挑着蔬菜小吃的商贩,行走之间都会拖曳出残影,好像是鬼魅一般。

更有甚者,挑着几十斤重的蔬菜奔行于屋檐之上,布鞋一踏,飞空十数米。

此时的襄阳城中几乎已经没有普通人了。

由于张君宝的存在以至于襄阳房贵。

为了能够在这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日日聆听张君宝的教诲,许多武林人士一掷千金。

而一辈子穷苦的襄阳百姓又怎么能够抵挡这样的诱惑,反正有了这么多钱在手,随便换一个城市生活也能够当一个富家翁,所以他们便纷纷出卖自己居住的房屋,拿着钱离开了襄阳城。

不过他们能够这么自由,也是因为现在的大宋还处在乱局之中。

在王朝末年,曾经严苛的户籍制度名存实亡,到处都是在战火之下背井离乡的流民。

什么户籍制度?

都是狗屁!

能够约束的了谁!

哪怕张君宝已经将蒙元人的威胁打退,但是已经崩坏的制度哪有可能随着和平就这么简单的被修复。

毕竟如果没有张君宝的出现,此时大宋的寿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当然也有一些襄阳百姓脑子比较灵活,比起卖房赚钱,他们认为留在襄阳城做生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武林人士们高来高去,花钱大手大脚,从他们手上赚钱可太容易了。

细水长流总比一锤子买卖要更加有性价比。

这些留在襄阳城的小贩耳濡目染之下,也受到了金丹武道的影响。

现在张君宝每一次公开讲课都会使用莫大的神通将他讲课的内容传遍整个襄阳城。

毕竟现在整个襄阳城都是求道者再也没有足够大的场地能够容纳张君宝公开讲课,所以他便干脆将整个襄阳城当作自己的道场。

张君宝传道有八不教,滥杀无辜者不教,奸淫妇女者不教,卖国求荣者不教,虐待父母者不教,残虐幼童者不教,鱼肉百姓者不教,为虎作伥者不教,少林寺秃驴不教。

而在这八不教的范围之外,不管此人身处襄阳城何处,耳边都能响起张君宝传道的声音。

这些留在襄阳城的小贩天赋不行,大字也不识几个。张君宝的传道他们虽然听在耳中,但是却几乎都听不懂,也学不会。

只有金丹培元功中最基础的吐纳调息法因为没什么门槛,只要懂得呼吸,会数数,再坚持就可以入门,所以成了这些小贩唯一能学会的武功。

这些小贩是襄阳城的居民,经历过张君宝单人独剑守下襄阳城的场景,自然将张君宝视罗天人,对于这一套张君宝所传授的吐纳调息法他们日日坚持,已经小有成就。

虽然吐纳调息法只是金丹培元功入门奠基之法,但是其中的精妙之处已经远远超过了那些曾经称霸武林的绝世神功。

随着不断的练习这些襄阳城的小贩的身体日益强健,行动越发敏捷,来去如风。

虽然他们不懂对敌招数,但是一身内力已经不逊色于曾经的江湖三流高手。

而有一些天赋比较高的襄阳城居民甚至靠着吐纳调息法就将一身内力练至江湖二流高手的级别,有了一丝觉远大师的影子。

而这些人只是襄阳城的普通百姓罢了。

作为对抗蒙元人的一座关键要塞,襄阳城中本来就聚集了许多奇人异士,这些人或许不会武功但都各有各的本事。

这些人中有聪明绝顶的军师,有风骨傲绝的文人,有精通奇淫巧技的机关师,有会打造神兵利器的巧匠。

这些本就不凡的奇人异事在听了张君宝的讲道之后练成的本事更是千奇百怪,有许多甚至能让五绝级别的高手都为之侧目。

这自然也在张君宝的预料之中,大道三千,只要精研条条可通神。

他也一直很期待这些擅长不同领域的奇人异事到底能够创造出多么特别的金丹武学。

除了这些襄阳原住民之外,外地赶来的武林人士在金丹武道的熏陶之下一身武功进步更是神速。

在这座已经渐渐化为仙都的襄阳城外两个风尘仆仆的身影出现在了城门口。

其中一人年纪五十许,身穿一身黑色僧袍,面容慈祥和蔼,一看就是有道高僧。

而另外一人则年轻了些许,年龄大约四十出头,太阳穴高高鼓起,手指指节处有着很厚的老茧,很明显是常年习练武功的武林中人。

这两个人有一个特点,那便是都有着一颗光溜蹭亮的脑袋。

他们俩刚走到城门口还没有入城,便被一名士兵拦了下来。

这名士兵身穿一身有些破旧的红色军服,军服的袖子上还染着好几道洗不掉的暗红色血迹。

他手中拿着一柄破的都生锈了的铁枪,就这样拦在了这两个僧人的面前。

“呐,两个和尚,你们来自哪里,到襄阳城要做什么。”

其中那名四十出头的和尚看到这名士兵的动作,眼神瞳孔猛的一阵收缩,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的心中一阵惊呼,此人一柄铁枪随手一拦,便有如铁锁拦江,气势如虹泻地,绝对是顶尖的用枪高手,不可力敌。

这个高手的武功恐怕比他的武功都高,整个少林寺都只有渺渺七八个人能够稳胜他,可是这种级别的高手为什么会穿得如此破烂,然后还在襄阳城门口做一个最普通的守门卒,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他还在惊讶着,而另外一名五十岁的僧人对此则是毫无反应,他双手合十在胸前做了一个佛礼。

“阿弥陀佛,贫僧来自少林寺,此来襄阳城是为了探亲。”

听到这名僧人的话,士兵原本没什么表情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压抑不住的厌恶之色。

“什么,你说你来自哪里,我没听清楚,你再给我说一遍?”

僧人的脾气很好,他没有因为士兵的刁难而生气,只是将手合在胸前重复了一遍之前说过的话。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