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打算(2 / 2)

不得不说,80年的京城,那真是走在了时尚的前沿。

早在79年,皮尔卡丹就带着模特队来到了京城,给京城人上演了一出什么叫做时尚。

再加上从78年改革开放后,各种外国的影视节目开始进入国内,影视当中那些外国流行的穿搭也同样吸引了国人的注意。

这不,马宏伟一路走来,发现除了蓝绿灰三色外,也多出了许多六七十年代不曾出现的鲜艳颜色。

像其他地方几年后才会流行起来的牛仔裤、蛤蟆镜、连衣裙等,如今京城却是已经有着不少。

甚至还有个别的女士,涂了红嘴唇,烫着大波浪头。

也就是现在天有点热了,要是早几个月,还能在大街上看到杜丘式风衣和真由美式的围巾呢!

(杜丘和真由美都是脚盆鸡电影《追捕》当中的角色,这部电影曾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期风靡全国,里面角色的穿着也在京津沪广四个对外开放的大城市流行。

80年四个经济特区才刚刚开始建立,之前能够与外国外资接触的就只有京津沪广四个城市,外加一个蛇口工业区。)

来到天坛门口,马宏伟看到有着零零散散的外国人正在排队买票。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进入我国的外国人和港澳侨胞就越来越多。

78年全年的入境总人数不过180.9万人,到了80年却是直接提升了数倍,达到了570多万人,旅游创汇6.2亿美元。

看着这些外国人,马宏伟如同看到了一个个行走的钱包,都忍不住想要流口水了。

前世的时候,马宏伟天天被郭玲玉嫌弃赚不到钱,最后不得不从国营宾馆辞了职,然后在朋友的带领下,一起做起了导游。

尽管当时已经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但来京城旅游愿意花钱请导游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外国人和港澳侨胞,国人还是舍不得多花钱去请导游的。

其中欧美和脚盆鸡国的人都比较大方,都会给不少小费。

小西八和港怂则是比较抠门,虽然也会给小费,但给的都比较少,而且都是能不给就不给。

(港怂,早先是京城人对港岛人的蔑称。)

而马宏伟的打算,就是重操旧业,在这尚还只有国营旅行社的年代里,私下赚点小钱钱。

当然了,马宏伟并不打算一直当导游。

导游那得一天不停的讲讲讲,实在是太累了。

马宏伟只是打算在赚钱之余,看看能不能认识几个外国人,这样才有利于他接下来的行动。

“哈喽!豪阿尤?”

马宏伟一番观察后,发现有几名外国人没有请导游,便走上前去打了个招呼。

多年导游生涯,让马宏伟练就了一口老北京炸酱面味的英语。

闻声,几名外国人不由好奇的打量起马宏伟来。

根据他们的观察,京城普通人虽然对他们很好奇,但还没有谁敢主动跟他们说话的。

哪怕是他们主动跟别人说话,别人也都听不懂。

其中一位白人中年回答:“good,thanks,andyou?”

“艾目古德!”

马宏伟见有人搭理自己,便继续说道:“外欧康姆吐京城!艾目马宏伟,维尔阿油扶让母?”

“i’mfrnetthestates(我来自米国).”那人回答。

就这样,经过一番闲聊后,马宏伟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了这些外宾的“免费导游”。

他说是免费,但是以他对这些外国人的了解,最后对方还是会给他点小费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