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只要谢家不动就没大事(1 / 2)

前路有匪,死活未知,躲到萸城之中,离阎王便能远一点。

大家心里不约而同如此想。

谢豫川这边,清晨收拾行囊上路,谢豫川就提前跟家里人说了自己的想法。

谢家上下无一人反对,女眷们都听谢老夫人的,老夫人赞同,她们也无任何意见,只是不知谢豫川他们男人想做到何种程度,她们能否帮上什么忙。

“日后自然有婶娘们辛苦的地方。”

那就行,都是一家人,倒也不必把里外分的那么清楚。

一天一夜,谢豫川同张达义等人,私下里研究剿匪之事。

韩其光来去之后,张达义望向谢豫川的目光更加耐人寻味。谢家的根基,真是让人一眼望不到边,当他觉得谢家走投无路时,转头就能看见谢家有另一条道可走,当他觉得龙困浅滩难以施展实力之时,谢豫川年纪轻轻地,又让他见识了一把,名门世家养出来的子弟,是如何未雨绸缪的。

主子们都披枷带锁地流放了,谢豫川还有能在外面为他所用的人。

张达义突然之间觉得,谢家六子这剿匪之心,也不是无的放矢的,应是有他的理由。

老大人不懂剿匪,但略通为官之道,寒门出仕不易,张达义深有同感,当年若不是拜名儒为师,他的从官之途也不会那么平顺。

谢豫川向他请教,如何能令萸城城守那样年轻的大人,在剿匪一事上有所帮助。

张达义帮他琢磨出一套说辞,“如此这般,想必那位城守大人,会亲自来见一见少将军的。”

谢豫川听完,深觉得受用,万分感谢。

熊九山吃过晌午饭,隐隐约约地觉得左胸口心慌不平,他也不晓得为何,平复了半天,也不见消停,一想到这俩天担心的事,耳朵里也疼。

他心烦意乱,忍不住起身四处巡查,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谢家人的附近。

谢家。

一个让他心情异常复杂的存在。

此趟差事若完成的好,他熊九山平步青云,若他完成的不好,项上人头即刻搬家。

谢豫川的视线对过来,熊九山想了想,问道:“你可担心匪贼下山伤了你家人?”

谢豫川淡淡的目光闪了下,没有直接回答熊九山的问题,只是说:“行军打仗,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熊九山听后,点了点头,就走了。

谢文杰站在一旁,刚好把六哥和熊大人之间的对话听进耳中,一时诧异:“熊大人问的问题,好生奇怪,什么叫担不担心家人?谁不担心。”

谢武英一旁马步蹲的舒舒服服,“我看啊,咱六哥不担心,他倒是挺担心的。”

“少说两句。”谢文杰总是担心他将来有一天要因为这张臭嘴惹祸。

谢武英无奈道:“你们文人细枝末节的规矩太多了。”

谢豫川替堂弟谢文杰说了句公道话:“怀章言之有理,伱注意着些。”

“是,六哥!”

谢文杰没眼看他。

小马屁精。

自从知道,自家少将军有心想剿匪,加之韩其光的出现,此事竟像是有了一些眉目,好像并不是空中楼阁一样,不能成事。

谢家一众男丁,身上的枷锁镣铐都带的够够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