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对得起老百姓称他一句好官(2 / 2)

孙山打开红纸,瞪大眼睛看,外公外婆分别给5文,小舅舅和小舅母各2文,二姨5文。

好吧,比大姐几个翻倍。

苏氏和几个姐姐听到后,没觉得任何不妥,立夏笑着说:“小舅母竟然给2文山子,少见了。”

以前小舅母不给利是几个姐妹,但山子总有的,只不过1文。

孙伯民推着车走,说道:“山子,要不要阿爹帮你保管。”

孙山装作听不到,躺在推车上,给你保管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走了好些时间,终于下午的时候回到孙家村了。

黄氏看到人回来,关切地问:“路上还顺利,亲家公亲家母还好吗?”

苏氏赶紧回话:“阿娘,他们都很好。”

黄氏看到小孙子跳下车,紧张地说:“山子,慢慢下来,小心摔倒。”

孙山回应道:“阿奶,我没事,我有东西送给你。”

二话不说,快速地走入卧室,拿了个酒瓶,是孙伯民之前喝酒用过的。

把从虎领山村带来的桃枝插入酒瓶,摆得满满地,放到吃饭桌上。

拉着黄氏进来说:“阿奶,这是桃花,从外公那边剪的,送给你,瑜表哥说了,过年摆上桃花,老人家就会长命百岁。”

黄氏一开始觉得桃枝有什么好看的,听到孙子解释,感动得不要不要的,摸了摸孙山的小脑袋说:“哎呦,我的乖孙,阿奶的心肝,阿奶很喜欢。”

孙伯民也欣喜孙山的孝顺,温和地说:“阿娘,你还别说,十里八乡,就没有找到一个比山子孝顺的娃子。”

苏氏看到山子简简单单地就能讨好婆婆,心里高欢喜。

婆婆喜欢山子,对大房一家都好,别以为我不知道,婆婆的小金库满满的,山子哄得婆婆开心,自然好处多多。

年二十九这天,孙小姑回娘家,带来一只鸡,还有若干饼干糖果。

回去又捉一只鸡一只鸭,不要说孙三叔有意见,连闷性子的孙二婶也表示离谱,苏氏硬着头皮说不在意。

等看到给的利是钱,忍不住向孙伯民抱怨:“你小妹,哎,给山子才1文钱,你妹夫也是,没见过这么吝啬的。”

孙小姑倒不重男轻女,统一价给1文。所有侄女侄子都一样。

孙伯民盖着被子,满不在乎地说:“大宝要读书了,家里没钱,给得少很正常,你做嫂子的,莫要计较。”

听到这话后,苏氏更气了,大宝未读书,她也只是给1文。

苏氏恨不得踢醒孙伯民的猪脑袋。

孙山倒不介意,反正给也不会给太多。

更重要的是他有孙大姑给的巨资1两,嘿嘿,完胜孙家村所有的娃子。

年二九过去,就到年三十,该准备的早就准备了。

孙山去黄阳县逛了一圈,县城很小,很破,但挺整洁。

听说黄阳县县令盘踞在黄阳县好几年了,经济倒是没怎么腾飞,但民生保障上有进步。

铺桥修路,加强治安,还严惩犯罪。

孙山觉得县大人已经尽力了,穷山恶水之地,不要说古代,就现代也难发展。

能做到这个份上,对得起老百姓称他一句好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