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基因的奇妙(2 / 2)

肉是瘦肉,直接爆炒。菜是小白菜,过水捞熟。汤是鸡蛋汤,有几块鸡蛋在。

总体来说,还是很满意的。

芋头米饭一大碗,能吃得饱饱的。

欧寒君的也是第二档次的饭菜,跟孙山挨坐在一起,关心地问:“阿山,今天的饭吃得习惯吗?”

孙山点了点头说:“习惯,跟在家里吃的差不多。”

孙山也是经常吃到肉的主,家里都让着他。

特别是黄氏,拿几个铜板出来,特意去猪肉佬那切一小块仅够孙山吃的肉回来,直接蒸着吃。

还有府城带回来的腊肉腊肠腊鸭,一家人不舍吃,全留给孙山。

甚至在家吃的比在学堂吃的还好,起码顿顿大米饭,而不是番薯米饭,芋头米饭。

欧寒君看到孙山乐呵呵地干饭,也就相信他真都吃得惯了。

大家吃吃喝喝,聊东聊西。

孙山好奇地问道:“阿君,学堂那么多人,都是洪夫子在教吗?”

今天洪夫子一个上午呆在丙班,下午肯定搞不定乙班,甲班,启蒙班。

分身乏术,哪里够时间。

还未等欧寒君解释,旁边的曾家俊嘟囔着:“洪夫子只教科考班,启蒙班的是小洪夫子教。”

孙山疑惑地问:“小洪夫子?”

莫非是洪秀才的儿子?

听洪叔介绍,洪秀才育有二子,不过都不在身边,在漳州府干活。具体干什么,洪叔没说。

只留下两个最小的孙子,孙女在黄阳县,跟洪秀才以及洪秀才媳妇一起住。

孙子大概3岁左右,还未上学,所以不在启蒙班。

曾家俊低声说:“小洪夫子是我们夫子的侄儿,前些年考上童生了。”

小胖子杜直朴补充道:“小洪夫子负责教启蒙班。他一边教书一边准备考秀才。哎,考了两次,还是未考上秀才,太难了。”

孙山大概明白了,小洪夫子想考秀才,但家境应该不太富裕,完全支撑不了他不事生产地考试。

于是来洪氏学堂教书。

一来童生身份,教个启蒙班卓卓有余。二来教书并未离开书,对继续深造有大大的好处。三来在洪市学堂教书身边有洪秀才,可以随时请教问题。

小洪夫子与洪秀才是亲戚,洪秀才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希望小洪夫子能考上秀才,壮大洪氏家族。

忽然又高又瘦的贺维占指着洪叔的方向说:“阿山,那个就是小洪夫子了。”

孙山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到洪叔正跟一个25岁左右的年轻人聊天。

仔细打量一下小洪夫子,还别说,真的有点像洪秀才,都是瘦高瘦高,脸比较长。

孙山又看了看洪叔,发现洪叔,小洪夫子,洪秀才三个人也挺像的,不愧是一个家族的人。

随后目光寻找洪翦,此时他正坐在石阶上干饭,仔细一看,姓洪的四个人真得挺像的,站在一起就像一家人。

不得不感叹基因的奇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