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长大后,带阿奶去漳州府(2 / 2)

黄氏也这样认为的,对着苏氏说:“山子他娘,去劏只鸡,炖汤补一补,伯民和山子去了那么久,不容易。”

苏氏二话不说就喊寒露和小满烧水劏鸡,想着要加些红枣,枸杞下去炖鸡,让山子和当家的吃顿好的。

风餐露宿,可辛苦了。

孙山拿了些从漳州府买的小物件出来,价值不高,但贵在精致和款式特别。

小满和寒露收到后,眼睛亮了又亮,好喜欢,好别致。

用绢丝做成的绢花清新高雅,怎么看怎么喜欢。

黄氏和苏氏收到孙山送的木梳子,两个一模一样,不用说偏心谁。

苏氏和黄氏笑呵呵地接过礼物,满心欢喜地梳头,感觉自家的儿子\/孙子就是孝顺,去哪里都不忘给家人带来手信。

等吃过晚饭,德哥儿跑过来找孙山玩。

德哥儿高兴地说:“山子,你回来了。去漳州府好玩吗?是不是好多好吃的?哎呦,我也想去呢。”

孙山仔细打量着德哥儿,又高了又壮了,非常精神有活力。

笑着说:“好玩,好吃,漳州府好大,街道特别宽,特别多人。”

德哥儿听到后眼睛雪亮雪亮的,吵着说:“山子,下次让我陪你去赶考,我在一边照顾你。大伯哪里比得上我,我们都是年轻人,一路上可有话聊了。”

孙山摇了摇头说:“不行,你太不稳重了,带着你去赶考,我怕还要照顾你呢。”

德哥儿瞪大眼睛,捂住心口,悲伤地说:“山子,我哪里不稳重,我可是十里八乡的好小子,最稳重不过了。”

孙山不理会德哥儿的假模假样,摇头说:“你得好好读书,通过我的考核,才带你去。”

这次回来,听寒露说,德哥儿倒是变样了,知道勤奋读书了,郑童生投诉变少了,挨打也变少了。

孙山甚感欣慰,但这还是不够的,得画个大饼,吊着德哥儿前进。

孙山和德哥儿从小一起长大,急切地希望他好,希望他有个好前途。

德哥儿一直哀求孙山要带上他,孙山一直坚定不松口,坚持说要通过考核才带上他。

至于什么考核,孙山不说,让德哥儿左猜猜右猜猜。

反正标准由孙山定,说合格就合格,说不合格就不合格。

次日孙山起来,带上漳州府土特产拜访郑童生。

郑童生看到孙山,安慰地说:“你们两个还小,就算这次考不好,下次再来,莫要灰心,路还很长。”

孙山明白了,肯定是郑弘文的“负能量”传导给郑童生。

让他认为孙山也没考好。

孙山不做解释,点了点头说:“夫子,我明白,我年纪小,考不好是正常的,我不会灰心,我会继续努力的。”

郑童生看着孙山认真说话的模样,非常高兴,笑着说:“你能这么想,为师很欣慰。”

又对着孙子郑弘文说:“弘文,你比阿山还大,更应该做榜样,莫要说些丧气的话,知道了吗?”

郑弘文嗯了一声,点头说:“阿爷,我知道了,以后不会的了。”

之后三人探讨了这次府试,得出结论是全凭考官知府大人认定,听天由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