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二胡秀才(1 / 2)

四个人坐在院子里聊天,忽然外面有人敲门。

外面的人喊:“孙山,孙兄,你在不在?”

孙山一愣,这声音很熟悉,随后想到是谁了。

高兴地说:“黎信筠,黎兄,是你吗?”

孙山已经确定是他的号房好友,站起来,朝着大门走去。

外面的黎信筠回应道:“是我,快开门。”

看到真的是黎信筠,孙山非常高兴,久别重逢,说不出的想念。

黎信筠带着书童阿平走了进来,看到院子的里的人,相互自我介绍,随后坐了下来吃茶。

书童阿平给每个秀才送上手信。

黎信筠乐呵呵地说:“这些是我娘亲手做的花生饼,你们尝一尝。”

黎信筠阿娘做的花生饼,大家尝过没有?

大家接过花生饼,连忙表示感谢。

孙山疑惑地问:“阿筠,你家不是住附近的吗?你怎么住斋舍的?”

一般土着都不会住斋舍,还有些外地来的秀才也会特意在附近租房,因为他们年岁都会比较大,成亲了,拖家带口来读书也不奇怪。

黎信筠眼睛亮亮的,笑起来露出两个小酒窝,笑着说:“我还未住过斋舍,想住一住,反正住不住都要交钱,我可要住够本。”

此话一出,大家哈哈大笑。

从短暂的相处,孙山就知道黎信筠性子活泼开朗,并且带着幽默,看得出他为人处世都非常大方得体。

柳文唤欢喜地说:“黎兄,你自小在漳州府长大,有空得带我们去逛一逛,哪里好玩,哪里好看,你最熟悉了。”

黎信筠想也不想地答应:“好,等休沐我们就出去游玩漳州府。我土生土长,对漳州府最熟悉不过了,嘿嘿,到时候带你们吃好吃的,玩好玩的,看好看的。”

大家连忙表示感谢。

之后五人聊了一会儿,看天色有点晚了,就回去宿舍了。

黎信筠就住在隔壁斋舍,临走前还对孙山说,明天一起去吃早饭,一起去上学。

孙山恭送黎信筠走出斋舍,心里也欢喜。

想不到黎信筠竟然住斋舍,他还想着明天寻寻他,叙叙旧,想不到他先一步找上门。

第二天一早,孙山起床后,跟黎信筠吃过早饭后,就到课室上课了。

开始府学生涯的第一课。

府学上课跟在洪秀才的学堂完全不一样。

府学的上课相当的自由。

一般早上到课室听教授讲学,下午就是自由活动或者兴趣班时间。

府学对新生会稍微严格点,要求上午必须点卯,对于读了好几年的旧生,可以请假,只要考试出现就行。

府学有5名教授,都是举人出身,年龄全都是50岁以上。

孙山认为他们考进士无望,所以才来府学教学。

一方面找份体面的活计,一方面致力于培养弟子,好让弟子完成夙愿考上进士。

5名举人分别教授四书五经,同时又兼杂着教授律法,杂文,算学,策论,天文等。

教授的学科挺多,至于水平,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后。

孙山发现教授们对儒学最擅长,而天文地理算学则非常浅薄,大部分时间直接安排学子自学或者相互请教学习。

特别是算学,孙山觉得自己的水平远胜于他们,有时候再想,他如果开课教算学,会比教授们讲得明白以及有深度。

来府学上课的学子并不多,大多数都是最近几届的秀才。

而最近几届的秀才中来府学上课的也不是很多。

孙山这届总共录取三十五名,来府学上学的只有二十名。

听黎信筠八卦来的消息,年轻有钱有权的秀才都跑到广州府读书了,就算不跑广州府,也急速找门路去比府学相对好的外地书院读书。

有些穷又年纪一般的秀才干脆留在本地县学读,不想爬山涉水到府学读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