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 128(1 / 2)

邹家夫妻把店开起来,比起知足常乐的魏娜父母,邹家这两口子简直是给元棠展示了一遍什么叫做新时代的卷王家庭。

早上天还不亮,邹家三口人就很快到了店里把粥熬上,一大锅小米粥,一大锅绿豆粥。邹母把粥和鸡蛋都煮上之后,让她女儿L看着火,然后邹家夫妻就骑上三轮车去买菜。

早市上的菜便宜还新鲜,两口子火速买完今天要用的菜,回来的路上就去取提前订好的包子馒头大饼以及肉馅。

回到店里,邹父就开始起锅热油下油条,邹母包带皮冻的生煎包,邹家女儿L则是在前面帮着招呼客人,并且给父母打下手。

店里安装了电话,有时候也会接到十楼十一楼的来电,让送点吃的上去。邹家女儿L就拎着装好的饭去送饭。

时间到了七点多,写字楼陆陆续续就会有人来上班。虽然人稀稀拉拉的,但是客源却非常稳定。

一直到了八点,会突然来一波大的客流量。

这一批人就不是写字楼上班的人了,而是附近的工地上的人。这一个片区的写字楼现在盖好了七八栋,再往西,还有正在动工的三栋。

工地上的饭都是大锅饭,早上一般就是发两个馒头就点咸菜了事。

有些工人早上想喝点稀的,就会带着馒头过来,喝点粥,奢侈点的加个鸡蛋。

到了这时候,邹母就会催着女儿L去上学了。

邹家的女儿L叫邹涵,听到母亲催,就赶紧数着数量拿几l个包子和油条,再带上鸡蛋和粥。

“妈,我同学让带的,钱我给你放这儿L了!”

说完就蹬着自行车飞快赶往学校。

邹父邹母再忙上一会儿L,早餐就正式宣告结束。

结束之后,邹母洗洗涮涮,邹父就开始抓紧时间把熟食做出来,素菜拌上。

两人一刻不停,紧赶慢赶在十一点多把东西都准备好,等着客人来。中午忙完,下午也不能停,卤菜要提前下锅,卤料也要看有没有缺的少的。

麻辣烫更是要及时补充材料,还要刷干净中午的碗碟。

到了晚上,从六点开始就要忙。

上班的人约着来吃麻辣烫,很快就把店里的位置坐满。

好在写字楼门口有很大的空场,于是邹父就搬出小桌板来,沿着外面的树荫放了十来张桌子。

附近的工人三五个人一起来,弄一点凉菜,再来一点鸭货,一人一瓶啤酒,气氛高涨起来的时候还会唱两句。

虽然外面没有灯,到了夏天了蚊子还多,但是气氛却是出乎意料的自在。

元棠看见之后,干脆让人买了点彩灯。彩灯搭在边上的树上,能给树下坐着的人带一点亮光,远远看去一闪一闪的,格外漂亮。

这下来的人更多了,甚至不光是这些上班族和农民工,附近的住户也有来的。

邹家父母更忙,但是他们却一点不叫苦。因为元棠给他们算的是基本

工资之外,还要加上一笔分成??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是按照销售额来算的。

连轴转了一晚上,邹涵晚上结束了功课也来店里帮忙,来吃晚餐,顺带帮着洗洗餐具之类的。

客人们在十点左右散去,一直到十一点,一家人才终于把一切收拾完,然后骑上三轮车回家。

如此这样周而复始,连元棠都觉得这家人实在太拼命。

邹父和邹母却还是风风火火,不见一点疲态。

来的人越来越多,元棠居然还发现这里晚上竟然形成了一个小夜市。

先是来了几l个冰棍车,晚上在这边叫卖冰棍。毕竟除了这些吃饭的人,也有一些人是来看灯的。

没错,就是看灯。

元棠买的小灯串没花多少钱,但是谁让这边的树木多呢?

几l十棵树上面都挂了灯,远远看去实在漂亮,于是很多附近的人在家里吃完了饭,就带着孩子过来转悠。

元棠挑的这栋写字楼前面是开阔的平地,晚风吹过来,彩灯摇摇晃晃,把那些小孩子都看的一楞一楞的。

孩子多了,看见冰棍车就想要。

连带着很快就有人在这里卖起了小零嘴。

棉花糖,爆米花,小糖块……

没人会不喜欢这样的热闹,元棠甚至在这里找回了一点上辈子摆摊的烟火气。

她经常和胡燕下班之后在楼下转悠,吹吹风,吃点饭。

这天元棠在楼下看到有人在卖玩具,新来的摆摊小贩束手束脚,一脸的老实巴交。

她摊子上的玩具就是些七巧板,华容道,还有些魔方之类的,除开这些,还有几l个塑料小鳄鱼。

元棠远远看着就觉得眼熟。

走进了一问,果然是附近那家玩具厂。

“你这是从厂子里批发的?”

小摊贩眼神一暗:“不是,是我们厂子现在发不出工资了,厂长说把这些玩具抵工钱。”

元棠:“发不出工资?”

她记得上辈子,这家厂子虽然过了九五年之后艰难维系,但还是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按理说这家厂子不至于现在就落魄到发不出工资吧!

元棠想要再问,却已经有小孩聚了过来,惊喜的问价钱了。

她看哪个小摊贩也顾不上回答,于是就心事重重的出来。

胡燕此刻手里正举着一串棉花糖吃的起劲,随口问道:“你怎么了?”

元棠摇摇头:“没怎么。”

话是这样说,但元棠心里还惦记着那家玩具厂。

于是第二天,元棠就早早开了车到公司,然后步行去了那家玩具厂。

越靠近玩具厂,眼前的景色就越熟悉。

元棠走了二十多分钟,终于到了地方。

童佳玩具厂,她曾经打工了好几l年的地方。

元棠站在大门外感慨万千。

童佳玩具厂之前是隶属于浦东某个大国营厂子的下属工厂,原

来的名字叫浦东塑料三厂,后来专门做玩具之后改的名字,经营范围也不再仅仅是塑料制品,有时候也做一些铁质和木质的玩具。

元棠上辈子刚来的时候,童佳玩具厂在本地还有一定的名气,尤其是厂子里产出的一种塑料小鳄鱼,在沪市和其他地方都销的很好。

但随着浦东的发展,以及上游单位的重组拆卖,童佳玩具厂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后来被人收购转成私人厂子。买走之后,这个玩具厂也只不过风雨飘摇的坚持了几l年时间,最后还是在港岛回归那年倒闭了。

童佳玩具厂倒闭那一年,她只辗转了半年多就离开了沪市回了老家。

对于童佳玩具厂这七八年的起伏,再没有比她更清楚的了。

元棠站在门口,打量着进出童佳玩具厂的人。

此时的童佳玩具厂,基本没有货车出入。就连门口的门卫也不见踪影。倒是有零零散散的工人进出,个个都背着麻袋,显然是从厂子里拿了货出去卖。

正当她准备进去的时候,一个意料之外的人出现在大门口。

陈珠低着头,匆匆忙忙的往厂子外走。

“陈珠!你走那么快干什么!”

明明才二十的年纪,陈珠眉眼间就已经有了深深的疲惫,眼白浑浊,像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陈珠跟别的工人一样,背着一个大大的麻袋,把她的身躯压的弯下去。

听到身后四十多岁的男人喊她,陈珠跑的更快了。

那男人喊了一会儿L看喊不住人,于是一跺脚:“跑个屁啊,一天到晚着急着回去赶命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