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章:危局!(2 / 2)

而前面积累下来的利润,也就还剩下个大几百万。

现在高瓴科技有100多个员工,在未来一个月,将至160多个员工,单单这些人,不要看人少,一年下来就要烧掉1300万以上!

现在高瓴科技,虽然现金流还比较充裕,但是,4个月后,如果新品上市后销量不佳。

真的很容易嘎掉。

“高瓴科技,在我手上,进退自如,你不用担心。”说完,高怀钧淡淡地把手上雪茄的烟灰弹在烟灰缸里头后,顺手将之放在了在一旁表情有些诧异的商雅妍手上。

。。。。。。

紧接着,高瓴在高速地运转!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头。

高怀钧考虑到这是一款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他让闵伟国把包括软硬件在内的大大小小的零部件,按照研发的优先时序,列成一个表格,按照三级节点,安排好先后的研发顺序。

一些重要的难点,先做出来。

这样好在总机测试之前,有容错的时间,把相关的零部件有序地衔接好。

毕竟,连他都觉得,现在还有4个月不到的时间要达到量产节点,真的有些紧张了。

但无论如何,高怀钧都希望不要出现研发时间延长的问题。

毕竟,高瓴科技的底子还太薄,如果研发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军心迅速不稳而完蛋。

除此之外,他还让闵伟国和宁远跨部门交叉配合,列出了一份完整的采购清单出来,部分需要定制的,列出需要定制的时间点出来,让闵伟国先期进行研发。

现在的m2比起m1来,虽然只是多了个屏,但是复杂性,却是多了许多,如果配合不好,量产品出不来,那可就尴尬了。

首先是高瓴厂的部分改造,高怀钧准备把所有电风扇业务全部外包给oem厂商来生产。

现在高瓴厂内部空间有限,没必要浪费地方给这些低产值的产品。

这两个小产品虽然量不大,但是怎么说也是可以贡献一些利润。

其次是主板,显示屏,锂电池,按键,单片机等核心电子元件的生产和制造,这些都需要选取合适的零部件商,单单一个小小的高瓴厂,是无法制造出来这些东西的。

现在是大生产的时代,本来华国就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有那么零部件不用,全部搞自己生产,那岂不脑抽了?

而且现在m2的成本要比m1要高,高怀钧还是想控控质量的。

最后是,最关键的,这只m2-mp3的内置软件功能设置,现在已经有了图像,里头的视频功能以及录音机功能,都是新的,这两个如何完美地融入在这个机子里头,是最大的难题!

这个,也是招了100来号人的核心原因。

没钱,这个真的干不了。

高怀钧,也就只能提供一下方向。

转眼间,时间很快就一个多月就过去了,闵伟国已经把内部主要的10多个核心零部件的配置,给大致研发了出来。

高怀钧看了看他研发出来的半成品,皱了皱眉头,说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