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2 / 2)

“咱们现在去县城也太晚了,就等等吧。”

好说歹说的,总算把老两口给说通了。

紧接着回来这么些人,都带了饼子,自己带着的,给熟人带的,这不都得给送了去,好在家里去县城的都来李家打听消息了,直接在李家就把饼子分了。

忙活完这些,其他人就可以回家歇着了,不过也没歇,大晚上的进山给挖了许多野菜送到李家。

这边小老大又说了李瑶柱的安排,接了很多小活,有的只给几个大钱,还得拿出一个大钱给人家粮铺,到手就三五个大钱,还不算吃饭赶路啥的,不过这对于村里人来说,也够火热的。

还是因为平时没有赚银钱的机会,一年到头就是卖粮食赚点银钱,可交了粮税之后,剩下的粮食还得换成粗粮才能够一家子嚼用的,有些人家粮食不够嚼用,就得多吃野菜,一年到头都是饿着肚子面黄肌瘦的,哪家要是能吃饱饭,哪怕是粗粮,那也是极少数的人家,更别说赚钱。

所以就算是三五个大钱,也有不少人抢破头。

但这事儿李瑶柱早就说了,老大心中也有数,马上喊了里正、张氏族长和几个德高望重的族老来商量这个事儿,于是李家就更热闹了。

想着自己手艺不错,能接活的,就热络起来,也有单纯打听消息的,想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好早做准备。

反正是热闹了大半个晚上,老大他们把人选都商量好了,这才都歇下。

可等老三回屋,张氏一问,在县城都干了什么,等老三说完,张氏就拧他腰上的软肉。

“明天你别去干活,只当管事。”张氏冷声道,“你要是能当了这个管事,那你的差事就有,否则人家凭什么给你差事。”

“我就是名义上当个管事。”老三嘟哝道。

“你没有本事,就是给你差事,你能当的了吗?”张氏语气十分鄙夷。

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那是因为老李家先前没什么事,就算是下地干活也没多少活干,家里小子多,且轮不到妇人动手,下地就是去一趟而已,且张氏自认为家里表哥在衙门当差,是个吏官,那十五杆子打下来也算是官宦人家,她心底里是十分瞧不上泥腿子出身的老三的。

老三不识字,平时上面有大哥,就算是二哥,人家也识字,都比老三强。张氏是一万个不喜欢他,只是当时李老头去张家也不知道怎么跟她爹娘说的,爹娘铁了心要她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也只能嫁。

好不容易熬到现在,眼瞅着老三有出息的机会,张氏那是一百个上心。

“小老大怎么有那么好的活?你也不看看晚上他在正房,多少人都得听他的。那样的就算不是管事,那也比你这个管事强。”

“小老大识字。”老三就道。

“你不识字,就不能想想别的法子?我不管,你总得有本事才行,要不然差事给你你也拿不住。”屋里黑灯瞎火的,张氏也没看到老三的脸色,只给他出主意,“明天你去跟老八说,叫四弟妹那边的大哥也去,到时候叫他给你帮忙,你们两个好歹有个照应。”

“你这话说的,老八在那里,是我亲弟弟,我们就不能照应了?”老三觉得张氏说话不好听。

张氏也气,就说:“亲兄弟还明算账。你怎么不看看,老大、小老大一趟趟的去,就是老二也长了脸面。各自都有各自的打算,你现在不打算,以后怎么办?”

一通话说了许久,老三就是不同意。

最后张氏直接道:“我明天回一趟娘家,把这个事儿给说定了。你不为我着想,也为老李家着想。老八在外面那么折腾,村里人一趟一趟的去,到时候招了谁不快,万一闹到衙门去,咱们好歹能帮上忙。”

“这几年下面的弟弟也都长大了,都得说媳妇成亲,到时候都是事儿,你这个当哥哥的一事无成到底能帮上什么忙。”

两口子说的很不愉快,第二天天不亮张氏就出门了。

老三心里郁闷,知道这事儿怕是还有周氏掺和,只是周氏怀着身子,老四一直在家里守着就是怕周氏再闹,他也不好过去叫老四两口子不愉快,就一直郁闷着到了县城。

那边李瑶柱和老大、小老大闹哄哄的去了粮铺,老三也没跟着去,只站在边上看大家干活,一脸的不愉快。

这会子李瑶柱问了,老三想了想,到底是一点都没瞒着,全说了。

“明天你先别回去,我叫老大回去跟大嫂说,问问四嫂有什么想法没。她那个大哥干什么都行,却不能来咱们家掺和,有七郎跟着跑腿就够了,她要是真惦记着周家,就叫七郎跟着我学本事,本事学到手是一辈子受益,以后周家必然穷不了。”李瑶柱想了想说,“至于三嫂,管事的事儿先不着急,左右得咱们这趟活干完才有结果,我这些日子先帮着打听着,这到底是县城,一块砖头砸下来砸不到个把官吏,那十块八块砖头砸下来总有……”

这话是压低声音说的,只老三听到了,他心里就不由得想,张氏总叫他做做不到的事情,老八却从没这么要求过。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