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 52 章 我最精明(2 / 2)

老七翻白眼,“我去了镇上再回来也不耽搁。”

不过其实平时养猪也不是老七一个人,老五、老六经常在家,都会搭把手,有时候老七不知道去哪忙活,都是谁在家谁养猪。

只是这会子老五也想去镇上,就跟老七呛呛起来了。

李瑶柱当没听到,吃完饭就回屋歇息,才坐在炕沿上脱了鞋袜,朱九端来热水叫泡脚,老七晃悠着进来了,显然老五没能呛呛赢。

“银钱在木盒里。”李瑶柱指了指炕头的木盒,“除了买肉,看看有没有骨头,买点骨头。再看看有没有卖鸭的,那东西比鸡便宜,有就都买下来。”

“那我多拿些大钱。”老七抓了把大钱数了数,又抓了把,嘟哝道,“一天天的,净买骨头,也没多少肉。”

嘟哝着就出去了,那骨头虽然没肉,但炖的汤喝起来确实是香,比以前吃的水煮菜,只洒一把盐,那滋味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屋里李瑶柱泡了脚上炕,福哥儿已经躺着睡着了,不一会儿朱九也上了炕。

两个人躺在两个被窝里,谁也没靠着谁,但这是在一张炕上。

“明天还有的忙,睡吧。”李瑶柱说。

朱九‘嗯’了声,又小声说,“我那些银子在县城能买个不大的小院子,实在不行……”

“恩。”李瑶柱也没马上睡,听到朱九这么说,就知道这应该是深思熟虑的,“我琢磨着,等郑大哥那边再有一笔生意清账,甭管能攒下多少银钱,我都拿出来跟你的银钱放到一起,到时候咱们买个稍微大一点的院子。”

“行。”朱九应声。

李瑶柱赶忙又说,“先别着急答应。我现在手头的银钱,说是我自己赚的,可家里兄弟都帮了忙,甚至是可以说这些银钱大部分都是家里赚的。我要是拿出这些银钱跟你一块买宅子,这不等于是我跟你两个人,而是这一家子跟你,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不?”

“我这样的人,是家里从牙缝里抠出粮食把我养大的,我肯定不能说分家就分家了,尤其是现在我赚了点银钱,就更不能跟家里分开。”

要不是老李家费尽心思把李瑶柱养大,哪里会有现在活着他。

不说别的地方,就说村里,那些从小体弱多病的,谁给花银钱请大夫,就是平日里吃口饭都吃不饱,更别说细粮,只能靠自己熬,有多少都是没长大直接熬死了的。

又有多少人家,生病了,也是躺着熬,哪能像李瑶柱这样,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到现在他已经十六岁了,哪顿饭不是细粮,家里有点肉不都给他了,就是鸡蛋也没落下。

在这样的家里长大,李瑶柱没法子说跟家里分开,又不是跟家里合不来,家里那些兄弟,那个不是心里记挂着他。

就是说要建宅子,老大直接说银钱得留一部分叫李瑶柱攥着,家里谁说什么了?

李瑶柱细细的说着,“我跟你在一块,是我跟你过日子 ,可我跟家里分不开,真要算起来,还是得叫你委屈。”

“不委屈。”朱九道,“这样一家子挺好。”

“我都想好了,到时候院子写名,写我跟你的。爹娘那边肯定愿意,就是兄弟几个,也得听我的。”

“妥当吗?”朱九感觉有点不太妥当,这个家里做主的是李老头,他看的清楚,偶尔老大说什么,大家也都听。

李瑶柱嘿嘿笑,“只能是我。”

“爷奶现在不管事,肯定不行。爹也不行,娘不会同意。老大也不行,老二更不行了。下面老三、老四成亲了,也不行。老五、老六、老七,看着都好好的,不过他们心眼都不够。”

李老头虽然掌家,大事小事都管,但是几个儿子不是一个亲娘生的,更别说还有个收养的。

这么些年家里攒点银钱都花到李瑶柱身上了,李老头那边没多少银钱,这样就挺好,要是他手头银钱多,就是兄弟几个不多想,李老太却会顾着自己亲生的,到时候擎等着闹矛盾。

老大不是李老太亲生的,要是宅子写他的名字,李老太也不能愿意。

老二也不行,跟谁都靠不上。

老三、老四成亲了,到时候只跟媳妇还有岳家就得掰扯起来。

下面老五、老六、老七迟早也得成亲,而且他们都不如老大精明,根本没本事掌家,尤其是家里这么复杂的情况。

算来算去,还真就是李瑶柱合适。

两个人小声说了许久的话,福哥儿睡醒了,爬起来跑出去方便,也没停下说话,不过福哥儿也没听,回来躺下就睡着了。

李瑶柱还好奇,福哥儿这小家伙,经常性的跑去听别的屋里的墙角,他耳朵好使,听完了跑回来跟李瑶柱说。

等天亮了,福哥儿醒了,李瑶柱还惦记着昨晚的疑惑,就问:“福哥儿,昨晚我跟九哥说秘密,你咋没听?”

“啥?”福哥儿站在炕上穿衣服,“八叔又没有偷偷说话,没啥不想叫人听的,有啥好听的。”

所以人家福哥儿精明的很,只喜欢听那些心里有鬼的人说话。

穿了衣服,福哥儿跑出去溜达一圈再回来,就又听到了,“八叔,四婶跟四叔又吵架,说四叔给你干活吃大亏。”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