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七星关的规划(2 / 2)

靖天下 名剑山庄 4283 字 1个月前

虞醒说道:“乔兄所言不错,敦州的治所,也应该在从芒部迁徙过来。”

叫什么名字,在虞醒看来一点都不重要。

随口安排。

乔坚却破防了,乔坚说道:“公子,你是要我来这里主持筑城吗?”

虞醒说道:“非乔兄,不得担此重任。”

“公子,你杀了我吧。我不是不想做,实在是忙得要死,不说别的,公子你在芒部堤坝工程,还没有完全结束,没有我在那里盯着,不知道他们会做成什么样子。”

乔坚双眼带着绝望,说道。

“更不要说钱粮的事情。芒部第一次田税还没有收过来,现在全靠缴获,也就是芒部原来的积蓄,还有七星山的军资,这并没有多少,根本不够修建城池。”

“最重要的缺人。”

“芒部的人力,被公子抽调了许多。而今很多士卒在七星山有了田,他们又从芒部叫来许多人。芒部已经出现了人员短缺的问题。而七星山这里,未来能容纳多少人。属下不知道,但是属下知道,现在公子麾下,这一点完全不可能完成公子口中大工程的。”

“再有就是能用的人才。”

说到这里,乔坚更是带上的痛苦面具,说道:“芒部的人才,都被公子吸纳到军中,现在芒部识字的人都没有多少,再兼顾七星山,根本不可能。”

“公子,我们缓一缓吧。”

虞醒看乔坚如此之痛苦,也做了一些自我反省,觉得自己给乔坚安排的事情太多太繁杂了。谁叫他身边只有一个乔坚能用。上阵拼杀的人,大山之中有的是,能统筹安排,安定地方的人才,却是太少了。

只是虞醒还是坚定地摇摇头说道:“缓不得,一步也缓不得,日暮穷途,吾必倒行而逆施。”

是的,虞醒知道这么多事情做下去。太多太繁重了。

但是,天下局势如此。虞醒必须抓紧每一分钟积蓄力量。不然,等他暴露在鞑子视线之内的时候,就是要经受狂风暴雨的打击的时候。那个时候,怎么可能有时间积蓄力量。

他在七星山筑城,有一个没有说出来的原因。

那就是后世七星关西南方向重要的关卡。如果虞醒要在云南立足,那么七星关就是抵抗北方元军一个重要地点。

虞醒之所以没有说出来,因为想得太远。毕竟很多人看来,云南而今都梦里才有,就想着怎么守了?

这就是虞醒与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不过乔坚提出的问题,虞醒不是没有想过的。虞醒说道:“乔兄,你挑几个人负责就行了。你来七星山帮我。”

“万万不可?”乔坚说道:“我现在麾下的人是阿济的旧部,将芒部大权交给他们,如何信得过啊?”

“尽可信得过。此一时彼一时也。”虞醒笑道。

虞醒对人心不相信,他相信利益。

当芒部大量将士因为战功,在七星山有了土地。芒部上下的民心已经在虞醒手中了。即便有少数几个人有别的心思,芒部百姓也会将他们镇压下去。

因为芒部百姓的土地是与虞醒联系在一起的。

虞醒倒台了,他们的土地谁来承认。

“至于堤坝的事情,我准备将汉军士卒的土地,与芒部士卒的土地进行调换。汉人的土地放在这里。”虞醒说道。

“这------”乔坚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说道:“公子的意思是?”

虞醒说道:“是芒部百姓自己的土地,他们自己人继续营造,反正也没有什么难度。真出了问题,也不是我们的问题。”

虞醒所有政策都有一条线,不可告人,但自己不能不知道。

那就是汉夷之分。

是的。虞醒一心一意化夷为汉。但是他更清楚这一件事情,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要将维护团结放在心上。有时候宁可牺牲一些别的东西,也不能造成汉夷之间的矛盾。

也就是说,芒部的堤坝可以做不成。

可以出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一定不让当地百姓认为是外来的汉人祸害他们。

其实,十步之内必有忠信。芒部的人,或许各方面水平很低。但是虞醒没有过来之前,他们也过了几百年了,种了几百年地了。一些基础的事情也不是不能做的。

就好像堤坝问题。

虞醒已经做好框架,下面就是一些土方工程,埋苦力的事情,即便出问题,又能出什么问题,无非是挖歪了几米。堤坝不牢等问题。

这不是不可挽回的问题。

本质上,是乔坚对当地夷人深入骨髓的不信任。如果这样做的话,芒部几乎成为他们本地人自己管了。

在乔坚看来,近乎失控。

“这能行吗?不会有问题吗?”乔坚说道。

“必须行。”虞醒说道:“做事一定要抓重点,从现在开始芒部已经不是我们的重点了。这里才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