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中举(2 / 2)

红楼道爷 吃瓜子群众 5767 字 1个月前

众举人对贾蔷不再排挤,气氛恢复到了之前。

当约定的时间到了后,应天府的大门打开。

二十七名新晋举人排成一队进入,排队的顺序就是乡试的排名,季青林第一個,贾蔷第二个。

这次有五位上官在场,让贾蔷注意的就是乡试主考官梅舟学士。

梅舟学士看到贾蔷,微微点了点头,他这个动作让在场的其余四位上官都看向了贾蔷。

梅舟学士的品级在这里是最高的,另外,他是京官又有传闻将要得到重用,所以他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引人注目。

金陵的上官们都知道,梅舟学士在江南这边并没有什么关系,这也是被选为金陵乡试主考官的原因之一。

再说了,就算是认识某位举人,以梅舟学士的身份也不会在公开场合主动示意的。

最为重要的,梅舟学士是主考官,为了避嫌也不应该主动与某位举子示意。

但梅舟学士还是这样做了,这其中表达的意思,就让其余四位金陵上官细细揣摩了。

众举子向上官见礼,又拜见了梅舟学士这位座师。

接下来众举子坐下,举起酒杯开始唱起了《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诗。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

歌声中众举子面露激动之色,从今日以后,他们才算是一只脚踏入到大乾文官内。

他们之中有些人碌碌而为,但举人这个身份也足以让他们在乡里获得受官府尊重的地位。

酒宴在歌声中开始,众举子也随意起来。

贾蔷随大流的举着酒杯来到梅舟学士面前,恭敬的敬了一杯酒。

他没有说什么感谢的话,但他非常清楚,自己能够得到这亚元,对方出力甚伟。

不提将他定为亚元之事,就是那将考题泄漏给他,被他人知晓都是大罪,但梅舟学士还是做了。

“不日我就回京,我给你留下京中地址,等伱返京再细聊!”梅舟学士轻声对贾蔷说道。

这里人多嘴杂,就是梅舟学士的居所,他也不会在那里与贾蔷说起机密之事。

贾蔷带着疑惑,又去敬四位上官的酒。

当他敬守备太监惠乐的酒时,初时守备太监惠乐只是客气的举杯。

可在看到贾蔷手腕上的珠串时,守备太监惠乐内心大惊,连忙站起身来,双手端着自己的酒杯,极为恭敬的与贾蔷的酒杯相对。

这一回轮到其余人吃惊了,守备太监惠乐的地位极为特殊。

金陵的上官们都对他敬而远之,别说开罪了,平时简直是将其供起来。

守备太监惠乐有着直接上奏的权力,他的折子会通过特殊渠道到达圣上面前,甚至会绕开景文帝直接出现在太上皇的面前。

他在金陵的作用是监督江南,这个职责可以说很小,因为没有多少实权,但又是极大,甚至大到没边。

他可以让任何一位江南官员倒下,也可以影响江南的很多势力。

他对贾蔷的恭敬,甚至有些谦卑的态度,自是让其他人大为吃惊。

贾蔷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的串珠,这是太上皇赐的,没有想到这位守备太监认得,想来也是宫中老人了。

他对守备太监惠乐摇了摇头,虽说没有说出来他的意思,以守备太监惠乐的玲珑心思自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守备太监惠乐重新坐下,不过哪怕明白贾蔷不想暴露身份的想法,太监的本能也让他坐在椅子上只沾了半个屁股。

接下来的鹿鸣宴,众举子纷纷以贾蔷为中心,再不敢对他有丝毫的懈怠。

梅舟学士看了看守备太监惠乐,又看了看贾蔷,内心中也在做着判断。

其余三位上官也是一样,一个个都在心中盘算着。

京城的学子,来到金陵参加乡试,又让守备太监惠乐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难道是哪位皇亲国戚不成?

贾蔷与每一位举人交换了帖子,他现在还是有些想成为文官的,所以他很重视自己的政治资源。

至于说众人的怀疑,他装做不知情。

参加过乡试后,他在江南呆的时间不会太长。

“贾年兄,不知明年你是否参加会试?”解元季青林找上了贾蔷问道。

季青林心中暗自庆幸,他与贾蔷见面时就表达了善意,在众举人之中他与贾蔷的关系相对更好一些。

“如果无事耽搁的话,应该会参加的!”贾蔷无法给出准确的答复,他想了想回道。

他如今在江南盐务上并没有做出什么大成绩,万一景文帝不让他回京的话,他就无法参加明年的会试了。

他可不是无职的举人,他是钦差,其职责可无法轻易摆脱的。

“那我就在京城等着贾年兄了!”季青林笑着说道。

“等我回了京城请季兄来府做客!”贾蔷也是笑着回道。

“贾兄,什么时候回扬州?可要一同回去?”这时席今歌加入交谈问道。

“还会留几日,我的船要过几日才到!”贾蔷委婉的拒绝道。

他回去乘坐西式炮船,金陵城外发生的事,让他不好让外人知晓西式炮船的存在。

也就是有着盐运使衙门的招牌,才会让各级官府不能查西式炮船,减少了很多的麻烦。

“那太可惜了!”席今歌摇头说道。

“贾年兄,晚上可有事,我们约了同去游秦淮!”季青林在与边上其他举人说了两句后,过来向贾蔷询问道。

“我就不去了!”贾蔷对游秦淮没什么兴趣,他摇头道。

“哈哈,贾兄将江南第一名妓云菲收了,怎么能看得上普通的庸脂俗粉!”席今歌笑着插言道。

“原来云菲大家在贾年兄房中,怪不得年余没有了消息!”季青林惊讶的说道。

其余的同年们听闻云菲的消息,一个个都兴致颇高的过来打听,江南除了文风鼎盛外,这秦淮文化同样是兴盛,连众举人也不可免俗。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