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心寒(2 / 2)

红楼道爷 吃瓜子群众 5764 字 2个月前

同是在国子监读了两年多,郎立安因家中的关系拜得了明师,自是减少了至国子监的时间。

而贾蔷更是在之后不久就离开了京城,旧友之间便没了相见的机会。

“蔷哥儿,这次乡试你怎么没有参加?”郎立安好奇的问道。

以他对贾蔷的了解,就算贾蔷的学识不够,也会参与乡试增加经验,这也是大部分监生的想法。

“你参加了?”贾蔷没好意思说自己的情况,他反问道。

“哎,名落孙山,老师说我至少还要数年苦读才有希望!”郎立安摇头回道。

这下子贾蔷更不好说自己的情况了,实在是不想打击郎立安。

“对了,伱可拜了老师?”郎立安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

“家师名林如海!”贾蔷对着南方抱了抱拳回道。

“林如海,探花林如海,扬州巡盐御使林大人!”郎立安很快就想起了林如海是谁。

主要林如海的林家在文人中是非常出名的,加上又坐在巡盐御使这个关键的位置上,更让林如海的名声极重。

“不对,你去江南了?”郎立安反应过来说道。

“是的,我去了扬州拜了林如海为师!”贾蔷笑着回道。

“那这一科金陵乡试的亚元贾蔷就是你了?”郎立安又追问道,他上下重新打量起贾蔷,感觉有些不认识了。

或许各地的乡试名单普通人并不会关注,但在文人之中,一些关键地区的乡试前几名还是会广为流传的。

就象金陵乡试,这可是大乾乡试的最高水平了,京城这边的文人自是关心。

“正是!”贾蔷点了点头回道。

他也没有想到郎立安也知道金陵乡试的消息,他以为两地相隔如此远,那边的消息不会传过来的。

事实上贾蔷算不得真正的文人,看看真正的文人,理应经常与其他文人相聚,彼此交流。

他在扬州时,还结交了几位文人,但后来随着他的事务多起来,也减少了与那几位文人的交流。

所以很多文人之间的消息,他才会不知道。

“那可是金陵乡试的亚元,你可告知吕祭酒?”郎立安激动的问道。

吕祭酒是负责他们这一期监生的老师。

“我刚回京,又搬了家,这不才安定下就来国子监了!我打算参加明年的会试,正要去见吕祭酒!”贾蔷笑着解释道。

“你可是领先了一步!”郎立安感慨的说道。

“你也年轻,下一次的乡试你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的!”贾蔷劝慰道。

“这是自然,我可是不会输你多少的!”郎立安恢复了精神,笑着回道。

“对了,可有宏康兄的消息?”贾蔷想到了另一位旧友问道。

“我也许久未见宏康兄了,没有在国子监见过他,在乡试时也没有见过!”郎立安摇头回道。

贾蔷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在不知道李宏康家在哪里的情况下,失了联系后除非是李宏康主动找过来,否则永远无法再见了。

两人边聊边走,已来到了吕祭酒房间的门口。

“进!”贾蔷上前扣击房门,里面传来了吕祭酒的声音。

贾蔷向郎立安点了点头,自己走进了房间。

吕祭酒抬起头来,在看到贾蔷时微微一愣,不过很快就认出了贾蔷。

“学生贾蔷见过祭酒!”贾蔷躬身行了一礼道。

“虽说国子监三年期就不一定要到国子监学习,但你可是有一年未过来了!”吕祭酒威严的说道。

贾蔷、李宏康以及郎立安是他最看好的三个监生,因为这三位监生的年纪最小,皆是少年英才。

国子监三年期后,有能力的监生都会拜名师深造,没有能力的则是继续留在国子监,接受国子监老师的教导。

但就算是拜了名师,也需要过一段时间前来国子监一趟,让祭酒知晓监生的学习进度。

“学生这一年去了江南,这次是来告知祭酒学生明年将参加会试!”贾蔷躬身说道。

“参加会试,你通过了乡试?你在何处参加的乡试?”吕祭酒微一皱眉问道。

国子监这边并不知道此事,这让他心中很不舒服。

有些学生怕京城这边的乡试太难,会到落后的地区参加乡试,那样会更容易中举。

当然,这其中需要的关系可不少,学籍问题就是个大麻烦。

“学生参加了金陵乡试中了亚元!”贾蔷回道。

这回轮到吕祭酒惊讶了,接着就是狂喜。

“好,我说那金陵的亚元名为贾蔷,还以为是重名之人,没有想到竟然真是你,我国子监有监生在金陵乡试得了亚元,看那些江南文人如何自处!”吕祭酒激动的说道。

贾蔷不知如何说了,他老师算是江南文人,他自己则是北方文人,站在哪边都不好。

“我会将你的事报告大祭酒的!”吕祭酒接着说道。

贾蔷并没有以此出名的想法,但吕祭酒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多少年了,北方学子在江南力压一众江南学子,得了亚元,这可是北方学子多年未有的佳绩。

接下来吕祭酒为贾蔷办理了参加会试的手段,原本是不需要办的,贾蔷完全可以用扬州学籍来参加会试。

但吕祭酒怎么可能让贾蔷再以扬州学籍参加会试,万一再次中了进士,算是扬州学子中了进士,还是国子监的监生中了进士呢。

贾蔷无奈的向某位监生暗道抱歉,国子监参加会试是有名额限制的。

这是因为国子监的监生可不一定要参加乡试,凭借着国子监的推荐就可以直接参加会试。

所以国子监的会试名额格外珍贵,很多年纪很大的监生,每年参加一次国子监内部的考试,也要留在国子监内,就是为了这个会试推荐名额。

吕祭酒将一个名额给了贾蔷,就等于是国子监少了一个名额。

“你不离京的话,每隔一旬至少要来国子监一次,国子监为参加会试的监生准备了学堂,大祭酒会亲自指导监生的学习,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吕祭酒在办理好手续后,告知了贾蔷一个消息。

贾蔷重重的点了点头,国子监的大祭酒,在大乾文人的地位差不多是泰山北斗般的存在。

若能得到大祭酒的指点,定会对自身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