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求凰(2 / 2)

只是昔年先帝爷子嗣缘分稀薄,后妃虽生养不少,可没有一个好生生活下来的,年已近不惑,膝下却连个立着的公主都没有,自然让朝中大臣也心急着急得不行,由此便有上奏请先帝过继宗亲子为嗣子,先帝也没推拒,直接把有封地的藩王宗亲连着家眷借这名头给一把全拢进了京师,说是承继大统实非不是小事,所以不能轻易地就给选出来,至少也要住个几月光景叫先帝仔细观摩观摩他们脾性。

也幸好这邺朝皇家代代都有屠兄戮弟的好传承沿袭在血脉里头,到先帝咸平年间时候好生生活着的宗亲也就十七八个,若是像前朝般到最后亡国时候足足有几百宗室,这京都城还不一定能够装得下。

不过各宗亲一入京,当时还是昭容的王太后有孕消息就立马传了出来,而后十月怀胎安安稳稳地生下来当今的官家谢璋,谢璋甫一出世就被圣人带到行宫养着,连同朝中一并高官显宦也被带走,可话里头却说谢璋尚且年幼还不知日后如何,因此没许宗亲返回封地,把他们都给牢牢地拴在了京师,然后所有人就眼睁睁看着独苗谢璋一天天地健康长成,据说还分外地颖慧好学,叫身为当世大儒的太师都夸赞连连,先帝也称谢璋颇肖似他。

而诸宗亲被困在京师十余年光景,家眷虽都在身边,可原在封地养的亲兵门客大多被未能进京,连带各封地原本站在一边的官员叫先帝给尽数清洗了去,势力消减大半,被召进京却再回不去封地,相当于是被半拘禁着的亲王郡王们不免觉得自己被先帝算计,心头自然愤恨,还有人私底聚在一块跑到寺院在佛祖面前,咒骂先帝那等屠兄杀弟的小人理所应当就是断子绝孙的命。

结果正好被受命监视他们的皇城司给听得正着,让先帝又顺势给去爵幽禁了几位,借此还直接把离京就藩的祖宗规矩给改了,往后宗室就好好地留在京师,往后无诏不可出京,至于入朝这等艰难事也太过操劳,只需好好吃喝玩乐受着供养就行了,那几载春秋里皇家本应金尊玉贵的宗室贵戚死的可不少。

剩下的心中再不平也只能安稳下来,毕竟先帝杀了那么多叔伯兄弟,也不怕再屠戮几个,底下兵将更不会介怀多杀几个意图谋逆的王爷涨涨自身功绩,被硬生生卸下来翅膀的亲王郡王们就只能无何奈何地看着先帝驾崩,看着官家登基,看着这世道从大邺咸平年间到大邺嘉佑四年。

也不知该不该说梁王叫先帝省心,那么多乱子,梁王就硬生生是半点没牵扯进去,整日里头吃斋念佛,浑然一副高僧作态,甚至连自己的嫡长子谢祜入京几年后,不幸在皇家围猎中堕马离世,他也没就此找麻烦,只神神叨叨说是什么天命难违,也因此梁王继室所处的嫡次子谢琮才被立为世子,说起来若是当年官家没立住,那谢琮按着亲缘还是颇有机会被过继成嗣子的。

不过孟夷光就觉得谢琮现在这样便是最好,她与谢琮是两年前相识的,谢琮性情平和温润,颇平易近人,模样生得俊俏,与孟夷光年岁也相近,一来二去的彼此不免都怀着小儿女的绵绵情意,借着有孟唳遮掩,两人私底下也见过几回面,传书送物更是不少,可以说只差在两府长辈那头过明面,现在先帝国孝已过,也皆到要成婚的年岁,谢琮上回见她时候,就曾说过会告知梁王与梁王妃让他们前来琅琊侯府提亲。

孟夷光知道祖父和阿娘都想要让她进宫去搏前程,祖父希望她得官家圣宠,能够拉拢孟家,叫孟家重回往前祖辈时候的风光鼎盛,阿娘也盼着她得宠后能说些话使得官家多多注意兄长,日后最好就是前朝得势后宫得宠可以相互扶持,若是她可以再诞下皇子那就更要叫他们顺心遂意了。

孟夷光明白,却不打算依照着他们意思去做,宫里头可不比宫外头,再是仙姿佚貌,再是七窍玲珑,也不一定就有好运道能顺顺当当地得宠生子,邺朝后宫争斗可不是后宅里头斗嘴打闹般小孩过家家,自太|祖一朝起关于这的秘闻各府里头也没少嚼舌根,听着就叫人害怕,孟夷光可不打算拿自己的命去赌那会不会有的泼天富贵,她自知性情娇纵,也没兴趣到宫中整天不是跪这个就是跪那个,至于祖父自小在她耳边说的什么所谓她出生时的凤凰签,她更是全然不信,人的命途是自己行出来的,可不是神佛给选定出来的。

而孟夷光选的路就是谢琮,谢琮身份尊荣,虽说现在亲王比不得往前能够就藩时的权势显赫,可在孟夷光眼里头,如今却是正正好,毕竟当年梁王封地偏远荒凉,那地方再是大权在握,也终究比拟不得京师繁荣浮华,在京师这般锦绣窝里头安安乐乐地享着太平富贵,才算是人间的福气乐事,作为世子妃、亲王妃的品级也不用再叫她时时刻刻地给旁人伏低做小,宗亲不参与政事,正好免得她操劳那些交际。

而且就算官家想要打压宗亲,也早已没什么可打压的了,现在官家要提防着的应是以枢密使陈誉为首的顾命大臣,陈家不但前朝有个掌着军国机务政令的陈誉以及那帮门生故吏,后宫还有个官家养母手握大权的陈家太后,已是足够他苦恼的了,只要谢氏宗亲在这些时间里安安分分的,说不准官家还要拉拢他们呢。

孟唳是孟家唯一一个知道孟夷光心意的人,对此也是着力支持,他知道老侯爷与阿母心里头的谋算,可是哪怕成功后好处一大半都将会由他来独享,孟唳也是不乐意的,他的官运是否亨通都是有他孟唳自己来走,他与孟夷光是兄妹,合该是他来为孟夷光争体面争荣光,而非孟夷光去进宫赌一赌那神佛是否当真垂怜,他现在唯一担忧的只是梁王府瞧不上琅琊侯府,瞧不上他妹妹的出身。

孟唳不由得懊恼自己学问不精,未能在新帝登基的恩科上下场夺魁,给孟夷光争出一点出身来。

孟唳伸出手合掌包住孟夷光那双细软的小手,极为认真地说道:“娇娇,日后不管世事怎样,都有阿兄在你身边。”

孟夷光嫣然笑着,重重地点头说道:“我知道阿兄是这世上对我最最好的人,阿兄会永远陪伴在我身边,娇娇也会永远陪伴在阿兄身边,咱们就是天底下最最好的一双兄妹,是要叫别的人看到都会艳羡嫉妒我有个这么好的阿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