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 29 章 硝石制冰(1 / 2)

许黟没有急着给何娘子开药方, 放在现代里,颈椎病不算大毛病,很多工作的年轻人多多少少都有。

特别是经常久坐的工作, 工作几年后,都会有脖子、肩膀、后背不舒服的,有的是麻痹感, 有的是酸疼, 还有手臂处、大腿外侧,都会或多或少的不适症状。

严重的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 耳痛耳鸣, 还有胸口疼。

“秋哥儿, 何娘子的病症不严重,调理几包药汤, 应该就没有大碍了。”许黟出声提醒。

何娘子拦着他说:“我真不用吃药,不是大毛病就别花钱了, 黟哥儿刚才不是说多走动就能好吗,那我以后不连着坐了,做一会绣活便起来走走。”

如今秋哥儿都十六岁了, 再不把亲事定下来,那可就太晚了。

他们一家,每年收入在开销之余, 能攒下两三贯钱就不容易了。听闻蓬溪县那边结亲的礼钱是越来越高, 连盐亭县也受到影响,想娶好人家的小娘子,没有几十贯钱谈不下来。

为了面上好看,不少人家砸锅卖铁, 就想拿出一份体面的过门礼,

何娘子说什么都不愿意,何林秋作为儿子,劝了几次都没有用。

最后,还是何林秋想着,也许他娘愿意听许黟的话。

他拉着许黟往屋外。

“黟哥儿,你能不能劝劝我娘,她不喝药的话,会不会就……”何林秋发红的眼眶还没消,一双眼睛巴巴地看着许黟。

许黟沉思,道:“家里有几味药能用上,我再给你写几味药,你去药馆里买了拿给我,如此能省下一部分药钱。”

这样的话,何娘子应该是愿意喝药汤的。

何林秋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办法真好,只要不花那么多钱,他娘肯定同意。

他当即拉着许黟重新回屋。

何娘子刚被诊了脉,这会不敢继续做绣活,拿着抹布擦拭桌子屋门。

看到他们回来,问道:“说什么咬耳朵的话,还要跑去外面说。”

“娘,我也是为你好。”何林秋拿过她手里的抹布,让她坐下来。

而后,一股脑的就把刚才与许黟商量的话说给她听,但却见何娘子的脸色不对起来,看着何林秋多出一丝责备。

“你呀,我还以为你去给黟哥儿拿诊金了,竟是去占便宜。”

何林秋一怔,反应过来:“我没有,我没想到这儿。”

他光顾着让何娘子同意了。

许黟适当地出声解围:“不是秋哥儿的主意,这是我提出来的。上山挖药材后,我都会留一部分备用,如今只是把药材拿来用了。”

何娘子:“那也不能白白用你的,你辛苦挖的药材,卖去药馆里还能挣个几十文,用到我身上算怎么回事。”

许黟看了她一眼:“我挖药不止为了卖钱。”

以前,家里经常会安排下乡义诊,检查费和药钱,都不需要村民出一分钱。

对不认识的人尚且如此,对何娘子……许黟却一时半会拿不准主意。

何娘子性子要强,不肯占许黟的便宜,又想,她若是不喝药,秋哥儿回去干活心里不安,总归不好。

“罢了罢了,我听你们的,就喝几包汤药,后面呐你们可不能再这般催我。”

许黟勾唇一笑:“听何娘子的。”

话说到这份上,许黟和何林秋也没再拖着,许黟先写了几味药的用量给何林秋,让他别去杏林馆,去南街另一家。

何林秋好奇,问为什么。

许黟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而后他就回到自家院子,在采摘回来晾晒好的药材里,找出川穹,当归,黄芪,丹参,用手抓了大概的钱数,分成五份放置在铺着的黄麻纸上。

他抓药的用量准,旁边无人的话,倒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以后还是要买个小药秤,免得落下什么诟病。

待何林秋拿着买回来的药回来,许黟接过药包,拆开了重新分了分,再把黄麻纸包上。

“黟哥儿,你那些药多少钱,我拿给你。”

许黟心里算了算,说:“十五文。”

何林秋有些吃惊:“这么便宜?”

他去医馆买的那几味药,就花了他三十六文呢。看着药量都没有许黟用的多。

“药材不同,地龙的价格贵,医馆里一条地龙卖到三文钱,你这里有五条,就要十五文了。”许黟说。

地龙有清热息风,通经活络的功效,用在治疗颈椎病的药方里,对痹阻不通的地方有很好的效果。

他还在药方里加了桃仁和红花。这两味药,都有逐瘀的功效,在《林医改错》里,就有一道逐瘀汤,其中用的便有这两味药。

在听完许黟的解释后,何林秋也知道药有贵贱之分,没再纠结许黟是不是少算了钱。

他拿出十五个钱给到许黟,才后知后觉的想起何娘子的吩咐,还没给许黟付诊金钱。

诊金的问题,许黟之前就想好了,只收取了两文钱。

一共收到十七文,搁在手心沉甸甸的,颇有份量。

他很快就出门喊闲汉,给他带两份吃食过来,还要一盘片羊肉,白煮的,蘸料吃。

白煮片羊肉,与蒸白肉的做法很相似,用的是整只羊后腿肉搁在陶罐里,小火煨熟。熟透后,切成薄薄的肉片,带着肥肉和煮的软烂的皮,不蘸料吃是没啥味道的,只能吃到羊肉本来的鲜味,不油不腻,相当美味。

许黟吃过一次,觉得味道非常好,小黄也很爱吃。

一盘只有十几片,一人一狗分完,能分到的量不多。

配着其他饭菜,许黟吃得满意。

这个时候。隔壁何家飘来药味儿,何林秋在灶房里把药给煎上了。

何娘子知道这些药花了好几十文,心疼得很,生怕何林秋笨手笨脚的,把药给煎坏了。

“秋哥儿你去歇息,我来就好了。”拿过何林秋手里的蒲扇,何娘子催他起来。

“娘我不累。”何林秋摇了摇头,他在主家里工作,干的活更多,每天都要做好几个时辰才得休息,这点活儿,他能干好。

他娘还把他当成几岁的孩子。

“那……”何娘子想了下,“我给你做浇头面条,你上次说想吃,家里正好有小麦。”

面食也是宋朝百姓重要的主食之一,不过南边吃的少,吃稻米、栗、菽更多。因此,盐亭县种小麦的不多,何家想要吃面食,就得去粮铺里买,一斗小麦就要一十一文。

一公斤小麦能出一半量的面粉,做成面食,能够何娘子和儿子吃一天。

……

客栈里。

钱娘子心神不定地坐在屋中的茶几旁,身侧堂小一送上来的吃食都冷却了,她都没想起举筷。

上次王家来许家送吊唁的礼钱,只派了管家。

王家是做木雕生意的,当年王祖父有远见,在县城里买了一进的宅子,后来家里人丁多起来,就在人牙里买了两个妈妈做杂活,还聘了一个管家。

当年王家大爷来盐亭县做活,遇到了正在私塾里读书的许黟,见此子心性坚韧,读书也用功,就觉得这人是潜力股。

打探到消息后,本是觉得家世差了一点,但好好读书,考中举人当个小官也是可的,就把小女儿梅姐儿的婚事定下来。

哪想到不过短短两年,就发生这么大的事,王家瞬间就后悔了。

这才有了钱娘子这一回事。

钱娘子后悔呀,早知道就不接这个差事了,原以为能讨到不少好处,现在倒可好,反叫许小子将了一局。

“哼。气煞我了。”钱娘子咬着牙,不行,得立马写信回王家,让王家大房做主意。

钱娘子起身出屋,问住堂小一:“你可知哪里有写信送信的地儿?”

得了答案,她心事重重出门,在客栈门口雇了一辆小轿子,匆匆来到驿站,交钱写了一封信,让送到蓬溪县。

两日后,蓬溪县终于有人过来了,是管家,带着许家的过门礼。

钱娘子看到是他,就知道捞不着油水了,不死心地问:“一郎没来?”

“一爷去鹅溪镇,没法赶过来,大爷就让小的来了,还交代说,许家想要拿回过门礼,那就让他拿去,王家不会昧下这笔礼钱。”

钱娘子眼角一跳:“……”

管家仿佛没看到,问她:“一娘子,我们什么时候过去?大爷还等着消息。”

去晚了,他担心许家反悔,这趟差不好办。

“不急,我这几日买了不少东西,你也晓得我认字不多,你帮我理一下帖子,看可记错了东西。”钱娘子摆起谱,慢悠悠地喝着茶水。

管家无法,接过帖子后,对着上面写的东西,一件一件地对完,天色也暗了。

钱娘子就道,待明天再去许家,让管家今日先送帖子过去。

……

这两天里,许黟送了一趟消食丸到济世堂,问药童有没有硝石,听到有后,他果断买了几十斤硝石。

几乎把药柜里的硝石搬空了。

药童惊诧,惹得严大夫都疑惑,怎么买那么多?

用到药方里,的用多少副药才用得完呐。

“许小大夫,这硝石是攻毒消肿,利水泻下的药物,可不能用多了。”严大夫提醒。

许黟点头:“多谢严大夫的好意,我晓得的。”

他买这么多硝石,可不打算用来入药的,而是拿来尝试如何制冰。

当年读书,学到硝石的运用就有做过硝石制冰的实验,不过时间有点久远,他记不太清当时的配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