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财政大权(2 / 2)

人的成长,其实往往都是一瞬间的事儿。

家里遭此大劫,确实让陈小月成长了不少。

财政大权的事儿,就这么告一段落了。

后天是头七,需要祭奠老陈,要采购牲畜才行。

现在有了钱,底气也足了一些。

陈国华到村口的供销社去预订公鸡和猪肉。

三个妹妹自然也是跟着一起过去的。

五十年代的供销社,卖的东西不多,但品种丰富齐全。

火柴、盐、酱油、零嘴、山货等等。

不过,润唇膏、手表、衣服等高档昂贵的东西,就看不到了。

“哟,知识分子来了?”

供销社门口,四十多岁的钱冬生,看起来像七十岁一样,一张老脸好像黄土高坡一般,沟壑纵横。

作为马家坟唯一的高中生,陈国华总是被人称为知识分子。

甚至有些人直接称他为文曲星。

无他,这个时代的文盲太普遍了。

即便前几年一直在扫盲,但九年义务教育都有漏网之鱼,何况扫盲教育?

“钱大叔,是这样的,我爹后天是头七,需要预定一只公鸡和两斤猪肉用作贡品,麻烦您帮忙让人带回来。”

陈国华客气地说道。

五七年之后,大家都割尾巴了,每家每户只能养两只鸡,对公母有要求。

老陈家原本也养了两只鸡,但老陈出事之后,就已经用完了。

头七又很重要,是祭奠死者的传统,自然少不了贡品。

前几天,陈国华四兄妹都很伤心,加上要找那些存款,所以才会拖到现在。

而供销社这边可不会像城里一样。

随时摆着公鸡、猪肉,任由挑选。

再说了,现如今已经施行统购统销了,就算预定,也同样需要拿票才能购买。

钱冬生接过钱和票,叹了一口气:

“唉,老陈走得太突然了......”

闲聊几句之后,钱冬生这才道:

“那你明天下午过来吧,到时候送货员应该会把公鸡和猪肉送过来了。”

“好的,谢谢钱大叔。”

陈国华依然很客气,突然指着旁边的空荡荡的渔网道:

“钱大叔,现在这个时间,还收鱼么?”

马家坟附近有两条河,分别是大石河和永定河,还有一个青龙湖。

附近的半大小子、青年,都会在农闲之余,去河里抓鱼摸虾。

如果收获不错,就会拿到供销社这边出售。

供销社收上来之后,就会有送货员定时过来把鱼、药材和山货等拉回城里。

往年,作为书呆子的陈国华,其实并不喜欢钓鱼这些活动。

何况老陈每月二十八元的工资,也足够一家人的吃穿用度了。

只不过现在老陈走了,陈国华当然要想办法开源了。

“收啊,不过这时节上哪抓鱼啊?”

钱冬生笑了笑,上下打量着陈国华:

“你不会是想去钓鱼吧?外面那么冷的天气,可别冻坏身体了,而且河面的冰层少说得有这个杯子那么厚,你怎么钓鱼啊?”

他手里的杯子,大概是二十厘米长。

“好的,谢谢钱大叔,我知道了。”

陈国华笑着谢过对方,转身带着三小只离开了供销社。

回去的路上,陈小月她们就叽叽喳喳地询问要怎么抓鱼的事儿了。

对于这件事,她们参与度还蛮高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