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经费(求订阅)(2 / 2)

“设计图纸和技术原理等,华同志他们五人已经吃透了。”

“他们现在可努力工作了,这还得依赖于段书记您的英明领导和培养”

“而且,除了周一和周二之外,我平时可是会好好盯着配件研究小组的,可没有偷懒.”

“就这,白主任都说我不务正业了,每次在设计部都见不着我人影,要跑来配件车间这边喊人.”

身兼多职的陈国华,彻底成为了‘无业游民’。

他除了是学生身份之外,在北汽制造厂内还有两个身份:设计部的第一小组组长和配件研究小组的组长。

同样是组长,同样是干设计工作,但后者所需要的技术明显更高一些。

因为设计部这边,目前正在设计的是军用越野车,这玩意儿虽然说是自主创新设计。

但是,它还是可以参考北方的嘎斯越野车,进行重新设计的。

第一小组有十名组员,陈国华自然不需要自己亲自动手啊。

每次跑设计部检查一下,指出技术错误、细节等位置,让吴梦雨她们重新修改就可以了。

毕竟组员们进步了,才是他这个组长应该做的。

而且,领导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必躬亲,一种是委任责成。

所以,陈国华选择了后面这一种。

人家段书记不也是选择委任责成这种方式么?

因此陈国华刚才便直接说明了一点:依赖于段书记您的英明领导和培养!

这都是组织培养的结果,华居佐他们这些人才会如此卖力工作,陈国华才能抽身出来,干点别的事儿。

见他如此巧舌如簧,段云平不为所动,皱眉道:

“你小子别给我打马虎眼,前几天我可是给你说过了,你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如果三个月内你完成不了,你说怎么办?”

“这要是在部队里,我肯定让你接这个军令状的。”

看得出来,段书记十分重视板簧加工设备的技术改进。

或许这是一份很重要的功绩吧。

要不然老段不会看得那么紧。

陈国华没办法,只好老老实实地保证,并且表示每隔一周的时间,就会给领导汇报工作进度。

得到保证之后的段云平,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然后接着询问起陈国华现在捣鼓的这个蔬菜大棚项目。

老段也知道这个项目是薛亚军亲自跟进,而且科研经费只有一千块钱,这么小的项目,糊弄谁呢?

板簧设备加工的改进项目,光是原材料就已经超过一千块钱了,更别说还有相关设备,以及调拨的五名大学生和十二名技术工人了,这些可都是成本呐。

“领导,这个项目的起源,其实跟我本身有很大关系.”

陈国华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了一下。

一来他自己喜欢吃青菜,这大冬天的,确实很难买得到青菜吃。

即便有冬储白菜,但那应付不了。

二来他父亲陈恭禄是地道南方人,今年也已经五十七岁了,人老了,就很怀念家乡的一切。

比如大冬天的冰天雪地,如果能在家里吃上暖烘烘的南方式火锅,那真是美极了。

他这个当儿子的,自然是想着孝敬父母。

而南方的火锅,除了鸡肉之外,还得有绿油油的青菜啊。

现在是鸡肉不好弄,但青菜还是可以想想办法的嘛。

拿孝顺当借口,确实无懈可击。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领导,您看,我们京城入冬之后,万物寂寥”

“我们国家现在百废待兴,大家都吃不饱肚子,我就希望能尽一份力量,看看能不能帮点忙什么的”

身为龙的传人,种菜这一天赋可是深深刻印在血脉当中的。

即便是北汽制造厂这样的单位,也有夏孟远这样的种菜‘大户’。

那么多一个陈国华这样的种菜先锋,不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么?

段云平听到这里,顿时冲陈国华竖起了大拇指。

“好好好,你能这样想,真的很好,我们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我们北汽制造厂才能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接着,他拍了拍陈国华的肩膀,勉励道:

“那就好好干,争取把菜给种出来,到时候我们都沾你的光,大冬天也能吃上绿色的蔬菜.哈哈!”

尽管蔬菜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儿。

但老段却在畅想未来:万一冬天也能种植粮食呢?

这个时代是非常缺粮食的,全民都希望每年风调雨顺,谷物大丰收。

只有粮食丰收了,才能吃饱饭,才能建设美好的国家。

陈国华谦虚了几句,然后离开了一把手办公室。

当天回到家,他就将这件事跟家里人说了一下这件事。

于沫离和她娘亲甘如霜还没离开翠花胡同,听到这事儿,也跟着讨论了起来。

甘如霜和云婉裳两人都是教授,虽说不是理科教授,但作为中文教授,她们也了解很多资讯。

蔬菜大棚这不就是之前的那种菜棚子么?

十多年前的民国时期,京城这边就有人试着栽种过呢。

但现在却没有听说过了。

“大哥,大冬天还能种菜?”

陈小敏瞪大眼睛,满脸不敢置信。

她二姐和三姐也同样目瞪口呆,刷新了她们的三观。

要知道,马家坟那边就是菜农啊,整个生产队都是种菜的。

在她们三小只的印象中,冬天不都是窝在家里猫冬的么?

现在却是冬天还要继续种菜,天啊!

而且冬天真的可以种菜么?

那些菜,不会被冻死么?

“当然能种菜啊,为什么不能种?”

陈国华呵呵笑着说道。

他这是给家里人提前打预防针,免得到时候他带菜回家,一家人大惊小怪。

“什么东西不能种啊?你们要种什么?”

这个时候,从外面回来的陈恭禄,大声笑着说道。

刚说完,他人就出现在了客厅。

一家人都在屋里呢,云婉裳还冲他招手,赶紧过来烤火。

其实外面现在还不算很冷,但家里已经开始烤火了。

主要是云婉裳,她上年纪了,所以得烤火才行。

很快,陈恭禄也知道了要种菜的事儿,不由道:

“大冬天种什么菜啊?这不是劳民伤财的事儿嘛?”

“再说了,冬天有冬储大白菜就够了呀,难道你们还想吃绿色的蔬菜?”

“现在国家那么困难,到处都缺粮食,就你们北汽制造厂那么有钱?”

老陈终究是读书少,格局不够大。

不过他的想法也十分正常,毕竟越是这个时候,越要节省,而不是花钱去研究什么蔬菜大棚的事儿。

此事儿即便放在领导层面,估计还是会有不少人赞同老陈这个观点。

云婉裳和甘如霜两人连忙提出了反对意见。

“冬天能吃饱穿暖,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很多技术都需要去研发,去改进”

“而且伟人也说过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老陈当然是说不过云婉裳的,所以只好闭嘴。

反正就这件事,家里议论了许久,甭管反对还是赞同,陈国华都会进行下去的。

大嫂胡萍姑回来之后,对这件事倒是蛮支持的。

她认为,如果京城的冬天,还能有蔬菜供应,那绝对是天大的喜事儿。

到时候每年都不需要冬储大白菜了,她们街道办也就不需要那么忙碌了。

这两天,冬储白菜已经开始上市了。

她们街道办的人,就必须加班加点了。

后天就可以轮到陈家这边采购大白菜了。

因为大卡车数量不够的原因,道路交通也不太行。

所以大白菜想要运进城里来,只能分批次进行。

导致街道办这边也是因此需要帮很多忙,人力还不够。

陈国华的蔬菜大棚要是能搞出点动静,未来这冬储大白菜估计会不需要了。

“大嫂,我觉得您还是期待我们国家实力变强,把道路铺平,有更多的大卡车运输大白菜,这样会更实际一些。”

陈国华闻言,却乐呵呵地说道。

“你这话说的没错,但这不也是你们北汽制造厂肩负的使命任务么?你们得加油啊。”

听到他大嫂这么说,陈国华微微错愕了一下,于沫离却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哈哈!

大家也跟着乐了。

外面天色已经很晚了,陈国华只好亲自送于沫离和甘如霜母女俩回去。

第二天,陈国华回到中科院,夏培肃却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晶体管计算机的设计方案已经基本完成了,华院士准备今天就去找上面的领导,协调这件事。

这种新型计算机,想要更进一步,那么需要的材料更多,攻克的技术难点也同样如此。

设计图纸是出来了,可不代表技术也出来了。

“教授,您说上面会不会支持这个项目啊?”

陈国华有些迟疑地问道。

在计划书上面,他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华罗庚他们可是提出了六十万人民币的科研经费。

太多了,估计上面领导不会赞同的吧?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