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一斤半(求订阅)(2 / 2)

见状,陈国华依然微笑,冷静道:

“刚才段书记已经介绍过我了,但不够全面,我再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我是北汽第二设计部第一小组组长陈国华,同时还是配件研究小组的组长。”

“另外,我还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北大计算数学专业大一学生,另一个则是中科院计算研究所初级研究员。”

“现在,我还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北汽纤维科研所的所长。”

“裴同志,不知道我这样介绍,您可以听明白么?”

本来不想装的,只不过这些人非要这么咄咄逼人。

那他只好摊牌了,不装了!

而此时的裴益民、齐北、顾崇杰、吴忠明等人,全都瞠目结舌了起来。

在场十三位大学生,他们又怎么能不知道北大有多难考呢?

而他们早早就知道了陈国华今年十八岁,去年一月份底的时候才进入北汽制造厂。

那个时候,陈国华还在读高三,第一学期刚期末考试结束没多久。

整个上半年,陈国华不仅在北汽制造厂这边完成了不少工作,还要复习考上北大。

嘶!

现在更强,同时兼职这么多份工作,还能游刃有余,并且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

难度最高的还是中科院初级研究员的身份,特么的,这是一般人能进去的么?

他们这位陈所长,到底是什么怪物啊?

大学生们最清楚,也是最震惊和佩服的一群人。

而其他三十名中专生和工人们,则是满脸的崇拜了。

太强了!

段云平、薛亚军和田敬业三人见状,脸色终于阴转晴。

很好,看来陈国华已经进入状态了。

那么接下来的事儿,就好办多了。

“小葛,以后你就好好协助小陈,管理好纤维科研所的大小事物。”

临走之前,段云平叮嘱了一遍副组长葛守志。

这句话,也是点清楚对方的身份,是协助陈国华,而不是领导陈国华。

要分清楚大小王!

“领导,没问题,我会的。”

葛守志恭敬地微微点头,然后朝陈国华微笑点头示意。

他也算是北汽的老人了,之前还是附件厂的时候,他便听说过陈国华的大名了。

毕竟三点式安全带这个发明,至今仍让他感觉发生在昨天。

领导们离开了,陈国华看着众人,喊了一句开会。

旋即,他就从自己的斜挎包里,拿出一份资料。

“老葛,麻烦你去印刷厂,把这份资料印刷一下,总共需要二十份。”

“记住要保密,千万别泄露出去了。”

葛守志连忙恭敬接过,正要出门,便听到陈国华继续说道:

“现在我宣布一下我们科研所的第一条规矩,那就是所有的技术,只能留在这里,不能带出去。”

“除了领导和我们本所的人,其他人禁止进入这里,大家都听清楚了么?”

当然很清楚了,而且不少人也听说过配件研究车间的事儿。

因此,大家对此倒是没有什么疑问。

不多时,葛守志去而复返,在陈国华的示意下,把资料都发了下去。

等裴益民他们都拿到了资料之后,陈国华这才开口道:

“你们手里的这份资料,是关于我们明年要研发的第一款纤维产品。”

“这一款产品是以黏胶纤维作为原材料,通过技术手段,制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第一代碳纤维”

碳纤维这玩意儿,裴益民他们都不陌生。

所以裴益民顿时忍不住嗤笑道:

“陈所长,您说的碳纤维材料,该不会说是电灯的灯丝吧?”

陈国华也不生气,而是笑着回答道:

“裴同志,你说话都是这么不经过大脑的么?还是说我发给你们的材料,你们都不会看吗?这玩意儿的强度是多少,你们作为大学生,或者中专生、技术员,你们看不懂么?”

“如果你们是扫盲教育的漏网之鱼,那我可以跟领导申请,让你们回炉重造!”

一番话下来,裴益民顿时臊得脸色通红,不敢再吱声了。

办公室内,瞬间安静了不少。

葛守志心中好笑,差点没憋住。

但不管再好笑,他都不会笑的,除非憋不住。

可是现在正在开会,也是陈国华这位新上任所长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他可不敢笑出来。

“众所周知,一般钢的拉伸强度是420,弹性模量是210”

“而我们现在要制备的碳纤维,其拉伸强度将会达到4000以上,弹性模量是230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应该很清楚吧?”

听到陈国华这么说,齐北他们这些人,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作为机械相关领域的人员,他们还不清楚钢这东西的强度么?

按照陈国华的说法,如果真的制造出这样的一种材料,那确实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儿。

内地现如今本来非常缺乏钢铁,去年八月份还有大炼钢呢。

而在航空领域这一块,更是需要重量轻、耐腐蚀、高强度、韧度高等特点的材料。

毫无疑问,陈国华制造出来的碳纤维,确实是意义非凡。

难怪北汽制造厂的领导们,全都那么卖力支持,而且还拉来了十三名大学生和三十名中专生、技术员工人。

这绝对是非常强大的人才力量了。

段云平他们这些领导层,得是对陈国华有多大的信任,才会让他这么折腾啊?

“所以,大家应该明白,我们是在做什么样的事业。”

陈国华很满意大家的反应,继续说道:

“现如今呢,我们是遇到了问题,生产碳纤维的话,需要很多设备,而且不少高精尖的设备,我们目前还没有”

“在来我们纤维科研所之前,我就在配件研究车间那边,他们正在为我们研发高精尖设备.”

“所以,不是我之前不愿意来见你们,而是我事情真的很多.”

“制作碳纤维的前段工艺设备,其实只需要注塑机、熔融纺丝机等就可以了,后期还需要炭化炉、拉伸机等等”

“但是!”

听到陈国华的话,众人全都集中精神,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想要生产出高品质的碳纤维,我们还需要混料机、粉碎机、干燥机等等”

“而这些,就是我们制胜的关键,也是隔壁配件研发车间即将要研发的设备”

“所以,同志们,你们可以先慢慢熟悉你们手头上的这些技术资料,等到后期,我们的设备出来了。”

“到时候有的是让你们忙碌的时候.”

一番敲打过后,陈国华又再次强调了一遍自己的规矩,树立自己的绝对威信。

当然了,这些威信,是往后一次次的行动建立起来的。

现在只能是有个第一印象罢了。

等他离开纤维科研所的时候,已经到中午饭了。

到了吃饭时间,大家全都离开了办公室、生产车间,冲向了食堂。

今天打饭,不仅仅有猪下水这些肉,每人还能领到一斤半的猪肉呢。

如果是双职工家庭,那绝对是赚大发了。

比如马云禄和房若欣两人,他们虽然还没结婚,但已经是一对了。

在这个时代,能相亲的基本上就是一对儿了。

更别说,房若欣还跟着马云禄跑来了京城,后者要是敢不要她,法律都会不答应。

因为这个时代的离婚法律,其实是偏向女方的。

那也是没办法啊,建国之前的民国社会,其实就是清末封建社会的翻版,甚至某些地方更加恶劣、凶残。

周德龙、曹同贵、关大伟他们一个个也都十分开心,毕竟这是一斤半的猪肉呢。

大家领到的猪肉,肥瘦都差不多。

不可能有人纯粹瘦肉,或纯肥肉的。

谁要是看到有人纯肥肉,那不得被骂死呀?

陈国华也是亲自来食堂打饭菜吃,用报纸包裹着,然后直接放网兜里就可以了。

现在外面是零下八九度的气温,这肉不管怎么放,都不会坏。

“陈组长,哇,好难得呀”

刚准备找位置坐下来,陈国华就被吴梦雨他们一群人给拦住了。

得,今儿就跟他们一块坐着吃饭吧。

“今天都大年二十八了,明天再上一天班,那就放假咯,你们也可以好好休息了.”

“对啊,对啊,陈组长,过年的时候,我可以去您家里拜年么?”

黄树荣刚开口,江若林、郭慧珍等人也纷纷开口。

甚至旁边二组三组的人也都凑近来,非要凑热闹。

这可真是!

拜年还兴组队的么?

陈国华哭笑不得,连忙表示要拜年也没问题,大家一起去白主任家拜年就对了。

此时的白礼春也提着猪肉,笑呵呵地出现在了大家身后。

瞬间,三个小组的组员们,全都闹哄哄了起来。

现在已经是年关了,明天是最后一天班了,大家内心都极为躁动。

加上现在又领了猪肉,心情都十分美丽。

即便是白礼春也没有了平时的严肃,反而是非常随和温润地跟大家伙打成一片。

拜年的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天晚上,陈国华到家的时候,家里人见他带回了猪肉,也不觉得稀奇。

并不仅仅是他昨天就跟大家提过这事儿,而且在中午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街坊邻居,拿到猪肉之后,就直接拎回家了。

胡萍姑可是在街道办工作啊,她那边的消息,最是灵通了。

并且陈小敏她们几个小家伙,最近也在放寒假,更是到处玩耍,消息也灵通得很。

几乎是全城都知道了北汽这个单位派猪肉了。

国棉二厂、轧钢厂、京城机械修理厂等,都有发过年的礼物,有些是花生瓜子,有些则是猪肉、粮食等等。

但都不如人家北汽制造厂派发的一斤半猪肉。

同样是国营企业,差距却一下子出来了。

一时间,不少人都想去北汽上班呢,谁让他们居然能发这么多猪肉呢?

在人均每月只有六两猪肉的统购统销政策下,一斤半的猪肉,已经相当于两点五人的份额了。

南锣鼓巷的九十八号院,王元龙、蒋福年、蒋世成几位北汽制造厂的工人。

当他们拿着猪肉回来的时候,全院都沸腾了。

不仅如此,附近几个院的邻居,不少大妈都跑过来串门。

“嚯,你们每人都有一斤半的猪肉啊?那么多?”

刚下班回来的赵寡妇,也是酸得一塌糊涂,那可是一斤半的猪肉啊!

就在大家羡慕嫉妒恨的时候,吴礼义和李寿同两位大学也跟着回来了。

邻居们顿时都泛着绿油油的光芒,死死盯着他们俩手中的网兜。

“哇,吴大学生,李大学生,你们也有肉啊?前两天你们不是才刚买了肉回来么?”

房大妈、姜唐氏、胡德荣等人,全都聚在中院的抄手游廊闲聊着。

即便现在已经是黑夜了,但家家户户也都亮起了煤油灯,甚至蒋大娘还把她自家的火盆给抱了出来,就是为了嘚瑟一下。

毕竟整个院子里,就数她家是双职工,她男人蒋福年和她儿子蒋世成都分别领到了一斤半的猪肉,合起来就是三斤猪肉。

虽说她家人也不少,但三斤猪肉,也能解解馋了。

然而这才炫耀没多久,伴随着吴礼义和李寿同两位大学生的回来,烟消云散了。

毕竟他们两人可是跟着陈国华混的,之前几天的时候,由于忙活完了板簧加工设备的改进工作。

上面领导奖励了他们卤肉,那是食堂帮他们卤制好的肉。

每人两斤!

而吴礼义和李寿同两人,目前都还没有对象,所以整个院子,都盯着他们了。

只不过,他们是没有对象,但他们也要存钱找对象,还得把钱寄回家里啊。

因此,对邻居们,两人也是不大方的。

跟邻居们聊了几句,吴礼义和李寿同两人就准备回屋做饭去了。

结果邻居们还不太乐意,非要拉着再闲扯几句。

比如赵玉枝,她就特别想去北汽制造厂,询问两大学生,怎么样才能调去北汽?

最好能调进去他们两人所在的车间。

邻居们没笑话赵玉枝,因为她们其实也想进这个车间呢。

“赵同志,我们真不知道啊,这个你要问我们领导了.”

吴礼义无奈地说道。

终究是刚毕业半年的大学生,还年轻着,不是很会拒绝别人。

“你们领导不是陈国华么?你们也是大学生,跟他关系应该很好吧?你们帮我问问,好不好?”

一个可怜巴巴的眼神,赵玉枝又一把将徐春光他们几个孩子拉到自己身旁,道:

“你们也看到了,我一个人要拉扯着他们四个孩子,很不容易的,就帮帮我吧”

扛不住的吴礼义和李寿同两人,只好表示会帮忙问一问,但不敢保证什么。

说完,他们就逃也似地回屋了。

回到屋内之后,他们其实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初陈组长在搬空房子之后,说什么也要把房子还回去。

因为这些邻居,实在是太难缠了。

只要这房子还留在陈国华手中,那么到时候,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呢。

以这些邻居那么喜欢占小便宜的性子,又那么难缠,一旦被沾上,那就跟牛皮癣一样,很难弄掉了。

这一夜,由于猪肉的关系,很多人十分兴奋,但更多人睡不着觉。

闹哄哄的气氛中,转眼已经是大年二十九。

今天是最后一个工作日了,一大早,大家都没什么工作的激情。

陈国华也懒得那么严肃地盯着他们,毕竟大家的心情,他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厂里面转悠了一圈,他就去了中科院。

中科院这边也差不多的情况,但相对好很多。

“国华,听说昨天你们北汽那边每人都领到了一斤半的猪肉,你作为组长是不是有三斤啊?”

蔡尚思见到陈国华的时候,眼睛一亮,连忙冲后者招呼道。

鲁小石、孙宗鹏和商崇新等人也纷纷竖起了八卦的耳朵。

“老蔡你想什么呢?”

陈国华那叫一个无语,“你们可是研究员啊,智商那么高,能不能别那么八卦?就算要八卦,也好歹别那么离谱啊”

“还三斤猪肉呢,你咋不说是三百斤呢?”

孙宗鹏顿时突然地来了一句,“不会真的有三百斤吧?窝草,见者有份啊!”

哈哈!

玩笑话过后,大家这才聊起了正事儿。

现在的晶体管计算机,目前的研发工作已经进行到了百分之四十。

按照这个进度来看,那么在三四月份的时候,很有可能完成到百分之八十。

所以,遵照这样的速度,六月份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可以完成了。

“磁芯板已经造出来了么?”

陈国华翻看着进度文件名单,发现磁芯这东西貌似已经差不多快要实现了。

“昨天传过来的消息,应该是已经造出来了”

商崇新扫了一眼,如是说道。

“这样啊,那我去找华院士问问。”陈国华闻言,当即便起身了。

记忆磁芯这东西还是很有用处的,他想着拿到成品之后,让段书记去找对应单位,协助一下,多生产几个磁芯。

因为这玩意儿就是一种重要的存储元件,使用磁性材料制成。

其具有易编程、可擦除、仅需电源供应即可保持数据、耗能低等优点,所以陈国华很想提前进行语言编程。

之前他可是已经完成了程序语言的设计,但并没有完成编程的。

而现在,既然已经出来了这东西,那么他肯定要想办法提前给搞出来啊。

结果,华罗庚院士说了,不行!

不行就不行呗,那我自己造!

气呼呼的陈国华,转身就离开了。

看着他小孩子一样的背影,华罗庚院士摇头失笑了一下。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