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紧急任务(求订阅)(2 / 2)

但没想到,对方的言辞会如此激烈。

而且,针对他刚才提出来的火箭弹,除了刘志刚提出了质疑之外,京城航空学院的吴荣林、工业学院的石超礼、钢铁学院的叶枫培等教授也都纷纷开口附和刘志刚的话。

“陈国华同志,你知道火箭炮有多么难制造么?”

“而且火箭炮的成本有多高,你又知道多少呢?”

面对众多教授的质疑和提问,陈国华一直很淡定从容地微笑着。

等他们提问结束之后,这才开口一一反驳。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如何在减少更多成本的提前下,让更大范围内的干旱地区达到人工增雨的目的。”

“从国外传进来的航空兵增雨,我不是不认可这种方式,而是它太耗费资源了.”

“我们本来就没有这么多的资源去耗费,所以最大程度节约成本才是我们大家坐在这里的主要原因”

“我提出来的三点,高射炮、地面烟炉和火箭弹这三种方式,不管哪一种方法,我相信它的成本都比开着飞机去撒播催化剂要低得多,大家都认可这一点吧?”

会议室内,众人默然。

主持会议的气象局领导汤元存也不由点头。

吕进雄的内心也是有些小吃惊,陈国华的成长可真快。

明明后者也只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少年,可面对刘志刚、吴荣林、石超礼他们这些教授的时候,却依然头脑清醒地逐一反驳。

有理有据,很是后生可畏!

“我说的这三种方法都是互相配合,互为一体的增雨办法,成功率会高达百分之九十”

“地面烟炉是固定在迎风坡上地势较高的地方,点燃催化剂,使得粒子通过这些烟雾,顺着上升气流进入到云层当中.”

“高射炮的范围是进入到四五百米到一两千米的高度”

“火箭弹的三千米到七千米这样的高度.”

“三位一体打击之下,效果绝对比飞机要强一万倍,而且成本也很低.”

嘶!

听到这里,吕进雄等几位有过打仗经历的领导,全都猛吸了一口气。

如果高空中那些云层是敌人的话,按照陈国华这样的说法,这些云层还真是无处可逃啊。

难怪他会说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那么多催化剂柔和在一块,加上是从三个方位攻击的,直接把中间的那些飘着的云层变成夹心饼干了。

所以,吕进雄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

“小陈,你说的这三种情况,或者说这三种技术,什么时候能实现?”

“领导,这个就要取决于我们的技术员了.”

陈国华闻言,直接坦言说道。

“也就是我刚才来得急,段书记早早把我拉过来这边,我还没来得急写技术资料和图纸呢.”

“你已经有技术图纸了?”

刘志刚惊声问道,吴荣林、石超礼、叶枫培等教授们也是瞠目结舌。

窝草!

你特么都有技术了,干嘛不早拿出来啊?

害得他们刚才还以为陈国华只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年轻,可以随意拿捏呢。

毕竟,技术这东西,哪有那么容易啊?

“昂,我刚才想到的啊,怎么了?”

陈国华闻言,很是坦承地说道。

“嗐,还以为你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呢,没想到只是刚刚想到的,白高兴一场.”

刘志刚等人顿时松了一口气,吕进雄、汤元存等人也是略微有些失望。

见他们这副模样,陈国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但他还是希望能尽一份力。

只不过,刘志刚他们已经没有了刚才的兴致勃勃,反而是想着赶紧结束这个会议,他们还想继续搞自己的研究呢。

很明显,他们对陈国华刚才说的‘技术’,并不感兴趣。

或者更准确来说,他们觉得陈国华就是在开玩笑,太儿戏了。

连汤元存也有些失望,草草地结束了这场会议。

尽管这次的会议,陈国华提出来的观点,给了大家新的研究方向。

可没人会相信陈国华的技术,暂时来说只能是这样了。

陈国华跟在吕进雄身后,后者也挺无奈,心里也有些失望。

“领导,您相信我,我的技术绝对是可行的.”

“小陈,我知道你的心思,也明白你迫切的心情,但你要明白,搞科研不是想当然”

吕进雄十分有耐心地解释着什么,陈国华听着更加无力。

算了,还是回北汽制造厂,自己折腾去吧。

坐在段云平的吉普车上,陈国华一言不发。

老段也是有些生气和不忿,为什么领导就不相信陈国华呢?

生气之余,他有些心疼陈国华,一边让警卫员开慢一些,一边还不忘让安慰陈国华几句。

后者听了一会儿,突然开口道:

“领导,您能不能帮我搞来一些材料?”

“啊?”段云平没有反应过来,便又听陈国华继续说道:

“他们不是不相信我的技术么?我还不相信他们呢!”

“既然他们那么死板,那我就偏要做给他们看,哼!”

“我是年轻人怎么了?年轻人不气盛的话,还叫年轻人么?”

段云平目瞪口呆,开车的警卫员也忍不住瞥了一眼后视镜,心说陈国华可真是傲气冲天啊!

“小陈,你真的有把握么?”反应过来之后,段云平开口问道。

“领导,您也不相信我么?”

“你先告诉我,你这次需要多少时间?有多少把握?”

咬了咬牙,段云平如是说道。

想要功劳,那也是得抓得住机会,敢于冒险啊。

否则的话,机会摆在面前,也是白瞎。

有些人能成功,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会来事儿,而是人家真的善于观察,也懂得审时度势,更敢于去行动。

而不是天天幻想、空想,计划定得很好,却从不行动,哪有个屁用啊。

“领导,给我五名八级工人,十二名七级工人和三十名六级工人,还有相应的材料、设备,五天,我只需要五天就可以了!”

陈国华闻言,咬咬牙说道。

今天在会议上面,那种无力感,真的让他感觉很崩溃。

他也只是想做点事儿,仅此而已。

可他以为凭借自己之前的一些小发明,多多少少会让这些教授、研究员重视自己。

结果是他想太多了!

外面的世界,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多了。

北汽制造厂这个小天地,也就是段云平和薛亚军这两位领导,格外重视他罢了。

可离开北汽之后,讲真的,他就只是一个小天才罢了。

没遇到事儿的时候,大家都会奉承他陈国华几句。

一旦真的遇到事儿了,那他陈国华就是一个屁,没人会惯着他。

每个人都是有傲气的,或许陈国华自己觉得他的技术很牛逼,因为那是得到过验证的东西。

现在只是重新制造出来罢了。

然而,除了他自己有这样的自信,别人压根儿不可能有这样的自信啊。

毕竟别人可不像他陈国华一样,有挂!

“你敢立军令状么?”

段云平闻言,也是满脸严肃。

很显然,他也是很想支持陈国华的,但一想到北汽制造厂里的大小派系,加上吕进雄、张逢时这些领导的‘批评’。

他便只能谨慎一些,想再多确认一下,看看陈国华到底有多自信。

“领导,我可以立军令状。”

陈国华闻言,也是肃然起敬,认真地点头。

“好,既然这样,那我就陪疯狂一次!”

段云平如是说道,他也豁出去了。

开车警卫员,握方向盘的手,都忍不住抖了一下。

好家伙,一把手这会儿是真的要疯了么?

汽车回到厂区之后,罗树江这位保卫科的科长就第一时间被喊过来办公室了。

“罗科长,你现在安排人去把十一号仓库给清理出来,务必保证明天早上八点之前,完全清理出来”

“好的段书记,没有问题。”

罗树江闻言,顿时激灵了一下。

平日里,段云平都是喊他老罗的,现在喊罗科长,显然是正事,所以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行。

“还有,等下去通知了第一、第三、第六和第九车间的主管过来一趟,我有事需要安排一下。”

段云平吩咐完之后,罗树江这才离开了。

就在段云平安排事情的时候,配件研究车间内,陈国华自己的办公室里,他也没有闲着。

他准备今晚之前,把技术全都给写出来才行。

“陈组长,我”

李寿同刚敲响办公室的门,就听见陈国华的话:

“我现在没空搭理你们,你们自己先商讨着解决问题,如果实在解决不了,明天再来找我。”

现在是人工增雨项目更加紧急一些。

不争馒头争口气,这一次,陈国华说什么也要作出点成绩,给刘志刚、吴荣林他们那些教授们看看:年轻人是怎么做事的!

听到此话,李寿同愣了一下,但还是赶紧退了出来。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陈国华这么紧张的时刻。

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

看来,陈组长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呀。

当天晚上,陈国华回到家之后,也在编写技术,同时画一些图纸。

这些图纸和技术,都不是给他自己看的,而是给那些工人们看的。

总不能到时候,全部事儿,都由他自己亲自指挥吧?

技术肯定是要拿出来的,而且也必须要让工人熟悉技术之后才开始行动,否则的话,很容易出事儿。

“国华哥,已经九点了,早点睡觉吧。”

门口,于沫离提着煤油灯进来了,陈国华好像是没有发现,但又好像是发现了什么。

“我知道了,茉莉你先睡吧,我还剩下一点点,很快就完成了.”

他从纸张中抬起头,给了她一个大大的微笑。

然后又低头继续工作了。

尽管她已经住在隔壁的小跨院有好几个月了,但陈国华还是遵照约定,并没有去动她。

这个时代是非常看重洞房花烛夜的,何况她都直接住进来了,也是他名义上的未婚妻了,用得着那么猴急么?

于沫离温柔笑了笑,但还是放下煤油灯,小手放在他的肩膀上,给他按摩放松。

陈国华却是惊讶了一下,忍不住回头,“于沫离同志,你这是在逼我犯错啊!”

“你别这样,你写你的,我不看你,我就是想帮帮你而已。”

“那不行,你要是想帮我,就赶紧回去吧”

她要是在这里,反而会让他分心呢。

低头的时候,于沫离察觉到了他的异常,顿时忍不住俏脸一红,转身就跑了。

再不跑,她怕真的跑不掉了。

“你急什么呢?”陈国华也低头看了一眼某些‘抬头势力’,笑骂了一下,摇摇头,继续干活。

转眼第二天,他带着手稿回到北汽制造厂,第一时间就去了印刷厂。

现在就是要第一时间把这些手稿印刷出来,然后发给那些工人。

十一号仓库里,一头雾水的罗树江,按照段书记的命令,搬迁着众多的仪器设备。

不少设备都是直接从配件研究车间、其他生产车间那边拆卸之后,就转移到了十一号仓库这边。

而此时的其他车间主任,一个个都已经要疯掉了。

段书记又要在他们身上动刀子了,直接是切割在大动脉之上啊。

几乎是每个车间,都要走了一个八级工、两个七级工和好几个六级工人。

好家伙,要这么多工人,想干嘛呢?

这个月虽说刚刚才开始,因为今天是四月一号,但生产任务指标可是非常重的呢,一天都不能少。

可现在这些工人都被喊来了十一号仓库,还运来了这么多设备,到底想干嘛呢?

不多时,段书记、薛亚军、陈国华等人陆续出现了。

众多工人也都出现了。

“同志们,今天把你们聚在一起,是需要执行一项紧急的秘密任务”

“时间非常急,你们只有五天的时间,五天时间一到,不管成不成,你们都会被解散,然后回到原本的工作岗位上”

“我旁边这位是陈国华,想必你们大家对他都不陌生吧?”

“没错,这一次的任务将由他来领导大家一起执行该项任务.”

在段云平发表讲话的时候,陈国华也没闲着,他直接把资料全都发了下来。

发完之后没一会儿,段云平也讲完话了。

薛亚军鼓励了几句,便轮到陈国华了。

后者也没有废话,就只说一句:

“技术资料已经发给你们了,我给你们一个上午的时间,完全熟悉这些资料,下午我们就直接开始干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十一号仓库就被封锁起来了,陈国华离开了一会儿,去了一趟配件研究车间和纤维科研所。

前后待了不少一个小时,很快就回到了十一号仓库。

中午,食堂那边直接把饭送了过来,并不需要工人们去打饭。

连带着陈国华也是同样如此。

下午开干之前,陈国华再次开口:

“我给领导下的军令状是五天的时间,但我给我自己安排的时间是两天两夜。”

“所以,只要你们认真配合,我相信很快就能结束了。”

“我没有给大家准备舒服的床,有的仅仅只是二十张行军床”

“开始吧,同志们!”

就在陈国华带着众多工人们,在十一号仓库里,猛干的时候。

北汽制造厂的工人们,已经议论纷纷开了。

好家伙,大家是完全没有想到,段书记居然这么猛,还那么偏心。

由于任务紧,加上也保密,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这个项目到底在忙碌些什么。

大家只知道是五天的任务时间。

食堂里,不少工人在吃午饭的时候,还议论纷纷。

第二设计部一组的吴梦雨等人,也是议论着此事。

“陈组长真是越来越牛逼了,现在直接干起了这样的任务,好家伙,五天时间啊,这五天时间能够干啥啊?”

“谁知道呢?”

“感觉陈组长怕是要不了多久,就不是我们组长了”

“可不咋地,现在一天到晚都很少见得到他”

“按理说他不是已经从北大毕业了么?中科院那边也去得少了,咋还这么忙呀?”

他们聊着聊着,话题很快就歪了。

马云禄、周德龙、李寿同、钱振鹏他们也在聊这些事儿,但他们的关注点,反倒是此次陈国华搞的科研任务。

“我猜是跟最近的干旱天气有关,前几天我还听陈组长在讨论这件事呢.”

“这跟干旱天气有什么干系呢?难不成还能让老天爷降雨?”

“我之前听说过,好像是可以人为进行干预降雨的,对,干冰不就是可以么?”

他们几人都是大学生,讨论这些的时候,很快就聊到了这些知识点上面。

食堂的另一处,裴益民等人也都聚在一起。

各自的小圈子,就是这么来的。

“陈所长还真是年轻有为,段书记对他也是足够信任啊.”

“嗯,听说是安排了五名八级工人,十二名七级工人和三十名六级工人,可真是非常了得.”

“同样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哈哈,同人不同命呗?”

在气象局这边,刘志刚、吴荣林等教授也关注到了这件事。

听说陈国华立了军令状,五天之内解决火箭弹、高炮弹、地面烟炉这三个增雨项目。

刘志刚他们都冷笑了一下:不可能!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