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生病(求订阅)(2 / 2)

赵菊生这边的情况又不太一样。

他家是蚌埠那边的山区,地地道道的农民之子。

是他老母亲生病了,还挺严重的,只不过没去看病。

老家并没有给赵菊生发电报,而是他跟他妹妹的书信往来时,被他察觉到的。

情况就是他老母亲不让他妹妹说家里生病的事儿,但那张书信上面,有眼泪掉落,导致字迹变形。

然后被赵菊生再三追问,这件事才被他得知。

身处山区,去县城看病是不现实的,因为交通不便。

因此,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赵菊生在京城这边尽快安顿下来,把他一家人都接来京城这边。

所以,赵菊生只能拼了命地往前,因为他身后有他需要扛起来的重责。

陈国华听完他们两人的事儿,整个人都沉默了下来。

或许这就是伟大的父爱母爱,也是这个时代最为真实的现状吧。

而且相比较之下,赵菊生和章济川两人背后的家庭,还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无法改变这样的现状。

五十年代的内地,总人口大约是五亿左右,但是农民却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甚至是更高。

“你们,唉!”

看着章济川和赵菊生两人,陈国华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

“我知道这件事了,是我之前对你们的关心不够,也怪我太粗心了。”

“关于这件事,我会跟领导们商量一下,尽快拿出解决办法来.”

“你们放心,只要你们还待在科研所的一天,那么你们的事儿,我就会管到底。”

“还有,关于你们两人想要提前毕业,尽快出来工作这件事,我也会尽量给你们安排一下,当然了,想要让我放水,那是不可能的事儿.”

“行了,你们就先好好休息,养好病之后,再回来继续干活。”

安抚住他们两人之后,陈国华跟薛亚军两人就先离开了卫生院。

前往一把手办公室的路上,薛亚军便跟陈国华讨论起了这件事。

暂时来说,陈国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总不可能拿项目资金发给章济川他们吧?

这肯定是不能够这么蛮干的!

其实这样的情况,也只能是在科研项目完成之后,跟上面申请更多的奖励,到时候按照各自的贡献进行分配。

至于说让陈国华自己私人出钱给他们,也不适合。

先不说陈国华自己有没有那么多钱,就算有,也不能够这么干。

而且章济川和赵菊生他们不要自尊的吗?

之前章济川宁愿找同学们借钱,也不乐意让陈国华知道这件事,不就是因为他想着凭借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件事吗?

身为北大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当然是非常强烈的。

所以陈国华肯定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一把手办公室内,薛亚军和陈国华坐在段云平的对面,后者此时正皱眉地思考着事儿。

很明显,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事儿,也确实是一个拿下章济川他们这些北大学生的好机会。

五十名在他们北汽制造厂兼职的北大学生啊,如果全都拿下的话,那他们北大这一波,绝对是赚翻了。

然而,不管是段云平还是陈国华,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儿。

但,如果能够把章济川他们这十位超学神都留下来,那也赚翻了。

按照陈国华的说法,章济川他们这十人的能力都是最好的,对他的科研所,也是帮助最大的。

所以,能拿下来的话,绝对不能够含糊。

相关方案就由段云平和薛亚军他们这些领导去完善了,陈国华先回来车间这边了。

临近下班的时候,陈国华把几个车间的研究员都喊到了一起。

“最近大家都很努力地工作,我都看在眼里,但部分同志的科研精神并不值得我们学习”

“就在今天,章济川同志和赵菊生同志,他们两人因为连续几天专注科研,导致用脑过度,住进了卫生院”

“虽然我很心疼他们,也感觉很愧疚,因为我没有及时发现这件事,是我的失责.”

“但是,往后我不希望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在保证科研进度的情况下,多锻炼身体,注意休息”

“循序渐进才是最好的,不能够盲目追求速度,反而降低了效率”

“今天跟大家说这件事,就是希望大家注意保重身体,同时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来找我,我不仅能够解答你们在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样能够解决一些你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简单开了一个会议之后,陈国华这才解散了众人。

纤维研究小组和配件研究车间这边,陈国华是不担心的。

他们这些人基本上都已经在京城安定了下来,唯独是晶圆制造和芯片制造这两边,他们的人员构成相对复杂一些。

因此,陈国华需要更加关注他们这边。

只不过,忙忙碌碌中,这一天也已经过去了,有什么事儿,明天再说吧。

转过天,之前高级单反照相机的奖励也终于是到位了。

于是陈国华第一时间就把大家给召集了起来,把这个奖励给发了下去。

该说不说,高级单反这东西,很符合目前的市场需求,解决了很多单位在工作上面的一大痛点、难点。

因此,上面发下来的奖励,也是非常丰厚的。

“老章,老赵,你们二十五人,还有隔壁晶圆制造小组这边的二十五人,吃过午饭之后,就给我回学校休息去,别再搞什么研究了”

发完奖励之后,陈国华就把章济川他们拉到一旁,叮嘱着说道。

他们一个个都喜笑颜开,对陈国华的话,自然是没有什么不乐意的。

反倒是陈国华来到隔壁晶圆制造车间的时候,薛晋权、董建昌、钱元兴、杨宇和他们顿时就投来了幽怨的表情。

特别是杨宇和,借着提问技术问题的时候,跟陈国华吐槽了一下:

“老陈,为什么隔壁是全员一起解决照相机的问题,我们这边就全部打散?你看看,咱们现在什么都没完成呢”

制造晶圆的设备有四种,其中三种是需要抓紧时间赶工弄出来的。

也因此,钱元兴、薛晋权和杨宇和他们三人分别领导了一个小组,就是针对切片机、清洗机和镀膜机这三种设备的研制工作。

而这样的设备,想要研制出来,难度系数当然很大啊。

并且他们是人员分散的状态,并不像隔壁芯片制造车间全员一起上的‘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状态。

也因此,现如今,章济川他们拿到了奖励,而且是非常丰厚的奖励,饶是杨宇和等人也无法保持淡定了。

“老杨,你居然急了,这可不像是你的作风啊.”

陈国华呵呵笑着打趣对方道,不等对方恼羞成怒,他又接着正色道:

“好了,你们也别嫉妒,我对你们的安排,绝对是最合适的”

“晶圆制造的技术,相对来说容易很多,难度更大的还是在芯片制造层面.”

“你们也看过相关技术资料了,对这些肯定也不陌生,所以你们搞掂了晶圆制造的三件设备之后,后面我肯定会有其他的安排.”

光是十月份之后,就会出现不少大事儿,陈国华当然很清楚啊。

所以,必然要抓紧时间才可以。

很多时候,当外界影响到了科研所这边的时候,说实话,已经晚了。

安抚住杨宇和他们这群人之后,陈国华又跟他们说了下午给他们放假的事儿。

然而,午饭之后,章济川、赵菊生、薛晋权他们五十人,全都跑过来办公室这边,把他堵在了门口。

他们都想知道如何提前毕业这件事。

面对大家的热情,陈国华不得不把他们喊到十七号仓库这边,给他们好好聊一聊这件事。

十七号仓库是刚收拾出来的,因为过两天就要跟物理研究所二部进行合作了,所以肯定要收拾出来了。

“关于提前毕业这件事,我自己是今年三月份之前,把大学四年的所有课程的考试都考完了,老徐的要求是全部科目都要满分才行”

“所以我的经历,并不能给大家当做参考,因为我知道你们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我这样的程度。”

哗!

听到陈国华的话,薛晋权他们全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好家伙,还真是全部满分啊?

老徐的要求也太高了吧?

看着陈国华臭屁的样子,大家虽然恨得牙痒痒的,却也不得不承认,前者的水平确实是高。

“所以,想要提前毕业的话,只能够另辟蹊径,比如论文期刊.”

“想要刷论文的话,对我自己来说,还是蛮简单的,对你们来说的话,唔,应该也不会太难”

“过两天吧,到时候我会整理出一部分论文题目,给你们挑选,然后给你们列出参考书单,到时候你们想要写论文的话,就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挑选论文题目就可以了.”

伴随着陈国华开口,大家全都瞠目结舌了。

薛晋权他们这些超学神的话,倒是不会缺乏论文题目的,特别是章济川和赵菊生两人,昨天回去北大图书馆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找书了。

反倒是杨孝如、白玉林、陈礼明、邹文启他们这些普通学霸,对陈国华提出来的这个建议,根本无法抵挡这个诱惑啊。

直接挑选题目,还能寻找书单,几乎是写论文当中最困难的起始阶段问题,已经解决掉了。

至于说后续论文如何写,格式等等之类的,对他们来说,反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而成时若、曾抗生和余德词他们这些中间层次的学神,却有些纠结。

一方面很想直接接受陈国华的安排,如此一来,绝对是真香了。

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想直接躺平,总感觉自己还能再挣扎一会儿。

不理会纠结万分的众人,陈国华安排好之后,就赶他们去坐车回学校了。

不要他们不待在北汽制造厂这边,那就可以了。

接下来两天,物理研究所二部的研究员和设备陆陆续续进场了。

总共被王树迎协调来了一百三十名研究员、技术员等人才,设备更是弄来了一大半。

原材料嘛,则是北汽制造厂和二部各出一半了。

陈国华拿出了技术资料,首先要改进的是晶体管制造设备,其次是运算器、控制器、电路等相关元器件的制造设备。

为了加快进度完成,陈国华更是让马云禄、周德龙、华居佐他们这个配件研究小组的所有人,都丢进了这个团队当中。

至于说原本的机床研发工作,只能暂时停下来了。

“小陈,我可是等着你说的这一千万次每秒运算速度的计算机呢,可不要让我失望.”

随着最后的设备和技术员也进场了之后,王树迎顿时把陈国华拉到一旁,再三叮嘱了一遍。

后者自信一笑,道:“领导,您就放心吧,我办事儿,绝对没有问题,不过他们的后勤保障工作,可就要靠你们了.”

技术员也好,研究员也罢,他们肯定是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脑细胞,因此必须得保证他们的营养才行。

“这是小事儿,你不用担心。”

王树迎大手一挥,豪气冲天地说道,陈国华却严肃道:

“好的,只要领导能保障这些,那我也能确保在年底之前或者明年一月份结束之前,把这台每秒千万运算速度的计算,给您造出来.”

现如今,运算速度最快的是物理研究所二部的那一台,每秒四十万次。

但想要再快,却做不到了。

运算器内的磁芯板,就算再增加到千万字节的程度,也无法提升更多的运算速度。

技术落后,并不是提升中央处理器的性能就可以带动整台计算机的整体运算水平的。

它肯定是全方面的提升才有可能做到,否则的话,只会是死机或者出现短路等情况。

因此,想要作出突破的话,还得从集成式计算机入手。

就在北汽制造厂跟物理研究所二部忙着合作的时候,在北大计算数学教研室这边,夏培肃、闵乃大、王传英等人都跟徐献瑜坐着聊天。

由于陈国华跟中科院的关系不太好,所以闵乃大他们也不去找前者。

即便是夏培肃也不得不被迫站队,毕竟他还得在中科院这边生存呢。

“老徐,你应该知道最近有人在搞什么集成式计算机的研发项目吧?”

闵乃大第一时间开口,徐献瑜轻轻皱眉,满脸好奇地询问:

“谁?”

其实他心里已经有猜测了,毕竟如此急着上马集成式计算机这样的项目,绝对是年轻人。

而目前整个内地,有资格单独弄起一个科研项目的年轻人,有且仅有一人,那便是陈国华。

尽管中科院这边的很多教授、专家,对此并不太看好陈国华,但人家有物理研究所二部的帮助,加上上面的领导也对他多有偏爱。

所以这件事当然能够成功了。

“还能有谁?老徐你跟他那么熟悉,他还是你的得意门生,你会不知道?”

闵乃大没好气地说道。

“最近我们中科院下面的不少研究所,都被调走了不少人,一个个都唉声叹气的”

“原本我还以为他们是去了北汽制造厂那边呢,没想到并不是,他们都去了二部那边”

“老徐你跟他关系好,能不能让他别再嚯嚯我们中科院了?”

听到闵乃大的话,徐献瑜瞪大了眼睛,吃惊地说道:

“你以前还是他的领导呢,你为什么不去跟他说?”

得罪人的事儿,让他来干?

把他当成什么人了?

早知道有今天,当初就别搞得那么僵硬咯。

还把人家陈国华踢出项目组,排挤人家,现在好了吧?

现世报来得可真是够快的呢。

夏培肃闻言,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老徐,现在的情况你不知道有多严重,就麻烦你了”

“我说老夏,陈国华好像还是你的硕士研究生吧?应该也是关门弟子,你自己不说?”

徐献瑜闻言,演技更加爆表了。

之前八月份的时候,陈国华跟夏培肃的事儿,尽管是冷处理了,但徐献瑜还是听说了这件事。

因此,当时他都别提有多震惊了。

但伴随着陈国华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多,而且质量也是一篇比一篇好。

所以徐献瑜也知道,夏培肃还真教不了人家陈国华。

从三月份开始,夏培肃还因为收了陈国华这样的学生,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

只不过,好景不长,陈国华自己的事儿非常多,而且陆陆续续被拉过去搞什么增雨三件套等科研项目。

哪有什么时间听夏培肃讲课啊?

别说讲课了,就算是他自己的科研项目,陈国华也都没有参与。

为什么?

去年十一月份成立的晶体管计算机项目,陈国华就加入了夏培肃领导的机械结构工艺设计、电路设计、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等项目组。

然而,这些设计项目,对陈国华来说,非常简单。

三月份之前,陈国华自己的项目设计工作部分,就全部完成了。

所以说夏培肃对陈国华的帮助,几乎是没有的。

至于说硕士生的这个名头,对陈国华来说,哪有什么用呢?

正好也因为七八月份的这些事儿,陈国华连硕士也懒得读了,自己来发表论文算了。

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些,可徐献瑜跟夏培肃的关系又还不错,不好直说什么,只好装傻了。

听到徐献瑜的话,夏培肃叹了一口气,闵乃大等人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唉,陈国华这小子,真是害人不浅呐!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