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他好像什么都不会呀(2 / 2)

南方一般都是两季水稻,秋季的水稻收割时间是在十月中下旬到十一月份左右。

现如今是九月底,马上就是国庆节了。

因此这个时间点来说,北方的春小麦几乎是已经完全收割了。

但由于北方今年初春的干旱问题,加上粮食种子都被吃了不少,也因此导致耽误了春耕。

不管是什么年代,春耕断然不能够耽误的。

也因此,粮食减产是必然的。

伍先生不说此事,人家赫鲁也是知道此事的。

没办法啊,内地那么多北方工程师,人家会不知道这些情况吗?

毕竟现如今内地跟北方的关系,算不上是蜜月了,但也还是好朋友嘛。

所以含糊一下带过,主要目的还是对方的农业科技。

其实北方那边的现代农业科技是挺烂的,但再烂也没有内地那么困难啊。

能搞点什么拖拉机技术或者什么其他技术,也是挺不错的。

赫鲁闻言,笑着提及了去年的蔬菜大棚和农用地膜的技术,夸赞他们内地这边当真是人才济济。

并且还提出了想要见见这位发明者,因为他听说了,这位发明者还只是一位十八岁的年轻人。

伍先生闻言,微笑着说好,只不过他需要跟上面汇报申请一下。

“为什么?”赫鲁顿时大吃一惊,一个十八岁年轻人罢了,他还见不了了不成?

想到他在北美那边吃的闭门羹,来到小弟这里,居然还要继续吃闭门羹?

霎时间,赫鲁的心情便十分不美了。

都不等伍先生回应,接着说道:

“既然不方便,那就算了。”

他当成了是伍先生对他的不尊重,以及长波发射站主导权的不满,因此他现在直接回敬了回去。

伍先生见状,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只能是找机会,等下再提这件事了。

转过天,会谈正式开始,但谈了许久,还是无法达成共识。

双方的点,太纠结了,互相都不可能妥协,于是便僵硬住了。

国庆节前夜,翠花胡同,陈家。

今晚的陈家,来了不少客人。

最近陈家的大门都被客人给踩踏到掉了一层色了。

只因为最近陈国华的事儿,客人是真的络绎不绝,每天都有人过来。

而今晚来的人,却不是来看陈国华的了,而是老陈的战友。

“哎哟,你们来就来嘛,怎么还带肉和酒了呢?还有花生?你们这是多瞧不起我啊?”

陈恭禄满面笑容,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嘴巴上的那两排大黄牙,都掉了好几颗,看着就很有喜感。

他的老战友们从全国各地而来,按理说今天不应该来找陈恭禄的,毕竟明天就是国庆节了,还能擅自离队?

当然不是了,他们这些都不是来参加国庆阅兵的,而是来看阅兵式的。

准确来说,是被邀请来的,所以行程的安排上,相对自由了很多。

否则的话,给他们十万个胆儿,他们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来陈恭禄家的。

十几个老兵聚一起,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陪酒的陈国华,一直都没怎么说话,就听着他们在吹牛逼了。

“老陈,我是真羡慕你啊,你说说你啊,都快六十岁了,还这么能喝.”

“国华是吧?你今年才十八岁啊,就从北大毕业了?你是怎么做到的?跟你娘亲一样,脑子好使”

“后天结婚是吧?大红包我都准备好了,就等你这杯喜酒了”

一群老不修的,还好没骂娘吐脏话,要不然今晚这团聚估计更热闹。

估计是陈国华在,又是初次见面,为了维护形象,所以没有说脏话吧。

不管如何,陈国华就只是一直陪着喝酒便对了。

家里存着的酒也有不少,加上这些老兵,几乎都自备酒水了,所以完全够喝。

之所以要自备酒水,这很正常,因为粮食和猪肉的份额都下调了。

在统购统销的政策下,谁家也没有余粮啊。

如果只是一两个战友过来,那绝对没问题,空手来就行了。

可是十几个战友一起来,到时候喝得不爽,那才是遗憾呢。

一群人吃吃喝喝,直到十点才结束。

好在他们住的招待所就在城里,而不是城外,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转过天,国庆节,全国都放假。

几乎全国上下都是一片红色的欢庆气氛。

其实从前几天开始,京城的各大主要街道上,就已经插上了鲜艳的红旗。

裹上红装的京城,看着就更加喜庆了。

大清晨的京城,伴随着黎明的到来,在整齐一致的脚步声中,仪仗队踏步而来。

陈国华和于沫离他们站在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台前,庄严肃穆地看着这些仪仗队。

等待的群众,几乎都是激动、喜悦的心情注视着升旗的这一刻。

只因为今天是十周年国庆日的清晨,这一天的升旗仪式,格外的不同。

为了不留遗憾,陈国华自然带着美少女、三小只她们一起过来了。

连他七姐也在,胡萍姑也都跟着来了。

只有老陈和云婉裳他们老两口,年纪大了,走不动,熬不住,所以没来。

排了几个小时的队伍,等待了许久,才终于等到了黎明。

在众多人的注视下,国旗缓缓升起,响亮的歌声也跟着响起,大家都跟着哼唱了起来。

看着这一幕,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直到国旗升到顶,热闹散场,陈国华心中的激动,也久久不曾散去。

“国华哥,我有些理解了你那句话的含义:长在国旗下,生在春风里”

于沫离轻柔的话语,把陈国华拉回了现实。

“大嫂我不理解,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捣蛋鬼陈小敏来了一句,顿时收获了她大哥的一记摸头杀。

“大哥,不许你再摸我的头了.”

“前两天不是还让我摸吗?”

“前两天是因为我可怜可怜你,可是我没想到你得寸进尺,哼,我以后再也不理你了”

小家伙哼哧哼哧地跑前面去了,于沫离莞尔一笑,跟着追了上去。

只有陈国华翻了个白眼:小伎俩!

回到家里吃过早餐,然后大家又带着小马扎,继续前往长安街这边,准备看阅兵式。

半个月前,陈国华还在做梦,自己有没有可能被邀请到天安门城楼那边看阅兵式。

结果没有想到,现在连做梦的资格都没有了。

那些写举报信的人,真是害人不浅呐!

特么的!

排着队的陈国华,一边跟于沫离她们闲聊,一边想着这件事,一边还看向四周。

阅兵式要十点才开始,但实际上,刚才他们回来吃早餐的时候,附近几条街,就已经为热情的观众,给围得水泄不通了。

众所周知,这可是十周年国庆阅兵仪式啊,搞得十分隆重。

南池子大街这边,整条街都被封锁了,因为这边有不少部队在这边等候阅兵呢。

“好热啊!”

刚到九点,太阳当空照,秋老虎再次袭来,顿时让陈小梅两个小家伙忍不住喊了起来。

陈国华变戏法似的,从斜挎包里掏出了两把扇子。

“哇,大哥你居然带扇子了,真是太好了”

不仅两个小家伙惊喜连连,便是于沫离和陈小月她们也都十分吃惊。

“弟弟你到底带了多少东西啊?不沉的吗?”

旁边的陈梨花也忍不住惊讶地问道,胡萍姑和陈援朝母子俩也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周边其他排队的众人,也都投来了羡慕嫉妒的目光。

十月的清晨,原本是有些凉快的,但九点这个时间,就已经不那么凉快了。

因此,准备不充分的人,现在可就惨了。

“不多啊,我力气还是挺大的,没关系。”陈国华呵呵一笑,心说只要你们不检查,那就不会知道我这个包里面装了啥。

别说扇子,即便是大肉包、馒头、烤鸭等等,他都能拿出来。

只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他从空间里面拿出来的。

有了扇子,稍微减轻了一下秋老虎的症状。

而所谓心静自然凉这句鬼话,是不能够相信的。

因为现在四周都是人,风都吹不过来,除了被头顶的大太阳吃烤炙烤之外,哪里还有其他变凉快的办法呢?

只能祈祷阅兵式快点开始,然后早点结束。

时间慢慢走,在大家千呼万唤的期盼中,阅兵式真的开始了。

跨坐在她大哥肩膀上的小家伙,兴奋到手舞足蹈。

“大哥,有大车,哇,手掌好!”

听着小家伙的呐喊声,陈国华的视线,越过前面乌漆嘛黑人头,也依稀看到了一个人头飘过。

虽说是有点恐怖片的感觉,可实情就是如此,因为人太多了。

长安街两旁,乌泱泱的一大片人,几乎是看不到边。

整齐划一的部队,一队队喊着口号,走过了天安门。

对于陈国华来说,这样的阅兵仪式,肯定是看不到很震撼的阅兵队伍了。

只能是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了。

如果像后世那样,有电视直播,那就爽了。

只可惜,现如今的内地,电视机都没多少台,更别说什么电视直播了。

国庆阅兵结束之后,大家回到家里,还是讨论这件事。

十周年国庆呀,太热闹了。

而阅兵式过去之后,对于陈国华和于沫离两人来说,就要准备明天的婚礼了。

下午的时候,于沫离就跟她父母回家去准备了。

而厨师他也带着帮厨来到了翠花胡同这边,开始准备食材。

为了明天的婚宴,部分食材是需要提前准备的,不可能是等到明天才准备。

由于考虑到宾客的时间,所以婚宴是中午而不是晚上。

其实按照正常来说,或者按照以前的惯例,那都是傍晚举办婚礼拜堂成亲,晚上的宴席。

但结婚这件事,哪有那么多讲究呢?

自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提前一天开始准备食材,就不怕第二天的婚宴会出现什么意外。

转眼第二天,十月二号,农历九月初一。

从去年十二月二十六号订婚,到现在十月二号,都过去十个多月了。

然而即便是摆酒了,陈国华和于沫离两人却没办法去领证。

只因为陈国华目前也才十八周岁了,于沫离也才十七周岁。

两人都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真的跑去街道办事处去登记的话,肯定要被赶出来了。

当然了,他们两人也不会去登记,因为胡萍姑就在街道办工作,对《婚姻登记办法》再熟悉不过了。

这是一九五五年颁布实施的婚姻登记办法,关于婚姻登记工作也从各区民政科转移到了街道办办事处。

到了五九年的今天,婚姻登记已经有了成熟的体系,自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一大早,陈国华就开始洗漱了。

就换上干净清爽的中山服便可以了,头发嘛,是昨天下午去理发店剃了干净的寸头。

这个时代,也没有所谓的发型,反正好看就行了。

“老陈,你今天可真帅!”

七点多,罗峰、王学国、马秉裕等人就已经到了。

今天是国庆节,全国都是两天假,而王学国不一样,他直接请了一周的假期。

因为他想参加陈国华的婚礼,对于远在哈工大的王学国来说,只能是请假了。

冯悦和梅丽华两人还在魔都。

她们俩倒是想请假来着,学校没批假,也没有火车票,逃课都逃不了。

最后只能是前天下午拍了电报过来,说明情况,同时祝福陈国华和于沫离两人。

就因为这件事,罗峰他们几人还在私底下打趣陈国华:你结婚的消息,不知道让多少少女伤心难过呢。

“我当然知道我很帅啊,你们都很有眼光。”

陈国华臭屁了一下,被胡先勋一脚踢了过来,罗峰他们也跟着扑了上来。

打闹过后,吴礼义、钱振鹏、李寿同他们几人也都到了。

没错,今天的接亲队伍可不算小,来了十多人,他们全都有自行车。

在这个时代,能骑着十多辆自行车来接亲,这排面已经足够了。

只可惜,半个月前,陈国华被人陷害了,导致现在都没有了配车,真的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走走,出发了!”

人齐之后,大家伙全都出发去接亲了。

到了于沫离家里,她那边也来了不少新娘团成员,几乎都是她的高中和大学同学。

双方都是年轻人,聚一起可就好玩多了。

而且都是大学生,因此玩诗歌背诵等活儿,那是真的不少。

还有快问快答、成语接龙等,几乎都是他们这些大学生才能玩得起,其他人可真的玩不起。

毕竟换做是农村的接亲,谁敢这么玩?

现在的农村,大部分都是文盲居多。

别说什么扫盲教育,那玩意儿只能够持续一阵子,最后很多人也就是知道如何写自己的名字,仅此而已。

甚至有些人,到了几年之后,连自己的名字都忘记怎么写了呢。

文盲到这样的程度,玩成语接龙?

这不是开玩笑嘛!

很快,通关之后,陈国华他们也终于接到了新娘子。

一群年轻男女,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逛了一圈,这才回到翠花胡同。

而此时的翠花胡同,已经变得十分热闹了。

原本准备了二十桌的酒宴,现在看来,根本就不够坐啊。

陈恭禄和于世勋赶紧去找邻居帮忙,借凳子、碗筷,还有就是去国营饭店买饭菜。

没办法,来的客人有点超乎预料。

王树迎、熊玉坤、吕进雄和张逢时等领导都来了,罗峰他们几个家长也都在。

还有就是段云平、薛亚军等北汽制造厂的领导。

北大那边的薛晋权他们几十人,全都来了,不过他们一看这场面,直接放下贺礼给门口收礼的陈梨花、三小只她们,然后就溜了。

不溜不行啊,人太多了。

他们六七十人呢,咋可能坐得下?

除了他们这一群人,还有裴益民、马云禄、王宝柱等材料科研所的研究员、技术员,也都在看见这么多人之后,同样丢下贺礼就逃了。

热热闹闹的婚宴,对于陈国华和于沫离两人来说,只是感受到它很热闹,但高兴的同时也是非常累。

忙忙碌碌的一整天,最后都忘记了是怎么睡着的。

就在婚宴过后,一场关于粮食危机的事儿扑面而来,并且瞬间引起了整个京城的议论。

ps:凌晨的这一章,遇到审核了,还好终于通过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